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60|回复: 0

    [诚实守信] 在乡村振兴路上“筑梦”的“司法蓝”

    [复制链接]

    167

    主题

    13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381
    发表于 2022-7-15 12: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乡村振兴路上“筑梦”的“司法蓝”
    --记随州市曾都区司法局驻村工作第一书记孙强

            孙强是随州市政法系统选派干部队伍里年龄最小、下派驻村时间最长的,并是主动续期驻村工作的第一人。孙强平均每年驻村220天以上。先后帮村筹措发展资金近60万元;发展产业项目7个;帮村化解债务80万元。目前,两个驻点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已初见雏形。驻点村“两委会”班子团结向上、有战斗力。涢潭铺村蔬菜种植发展基地在全市规模最大,成功注册人民公司。沙门铺村丁家湾美丽乡村已经省检查验收,进入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指日可待。涢潭铺村和沙门铺村正在打造“清廉村居”。

        “舍小家顾大家”,以“乐于奉献”的精神,践行党员品质
        曾都区司法局经机构改革后,职能扩大,人少事多成定局。单位仅有22个公务员编。分配基层司法所11个编制。机关8个科室。有的年龄偏大不能驻村,有的身体原因不适合驻村,有的年青人刚来不熟悉基层不想驻村。拥有乡镇13年的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孙强同志主动请缨,挥泪离开舒适的机关,忍痛割爱离别温馨的小家庭。可孩子还要准备高考、夫妻双方年迈多病的父母还需要人照顾呀?曾遭到家人反对、朋友劝告……但孙强“我行我素”,任凭“傻子”风格,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义无反顾踏上乡村振兴征程。曾“三过家门而不入”,老家母亲住院没有请假长时间陪同,孩子读高三也来不及陪读,自己还放弃考法律资格考试……一待就是两三年。虽然对家人倍感愧疚,但是为了不影响工作,孙强同志也从未向单位和组织反映过家里的困难。

        “吃小苦赢大安”,以“不怕牺牲”的精神,践行党员誓言
        去年8月和今年4月,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孙强闻令而动,听令而行,积极谋划,精心安排部署,率先成立党员志愿突击队。他不畏风险,带领村“两委”和志愿者冲锋在抗疫一线。不忘入党誓言,不忘党员义务,在“防疫”中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全村筑起一道击不垮的坚强“战斗堡垒”。协助做好疫情科普宣传、舆论引导、心理疏导、卫生保洁检查、消毒消杀、核酸检验等工作;带头开展逐户排查、卡点执勤、疫情宣传、督导。声音嘶哑还得坚守,群众不理解还得劝阻,居民生活困难还得主动给捐款2000元援助。始终和群众一起坚守“疫”线,守护群众安危,深受群众信任,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最感人的是要疫情期间连续13天吃快餐面,连续24天没回家。他用真心动真情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以“特别能吃苦耐劳”“特别能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引领着驻点村“两委会”干部更好的服务群众,促使驻点村的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最终实现驻点村“零感染”。向党组织交上一张满意的防疫“答卷”。

        “施小窍门聚大智慧”,以“敢于担当”的魄力,践行党员本色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孙强想当地百姓之所想,解当地百姓生活之所困。发挥自己基层工作经验长处,广泛调查研究,深挖村民民意。以小策略、小窍门撬起群众大智慧。斩荆棘,勇担当。
        举贤人当家,斩断支部班子按部就班的“荆棘”,担起改革创新的大任。驻村调研后,亲自抓换届,顶着压力,力挽狂澜,坚决改选了村“两委会”。推荐蔬菜发展大户且能带动群众致富的带头人、示范人姜伟同志当涢潭铺村“班长”。坚持对村“两委”建设“参与不干预、引导不领导、督办不包办”的思想,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优势。“清村村居”落户到涢潭铺村。换掉两村“主帅”后,人心凝聚了,班子团结了,工作效率提高了。
        举能人治理,斩断了环境脏乱的“荆棘”,担起改换新颜的大任。沙门铺丁家湾有好几个房产建筑商老总。孙强带领村“两委会”想尽千方百计,费尽千辛万苦,“招商引资”投入600万元,翻建50余户危房,修建乡路、湾路6公里,建立文化广场一处,安装20盏太阳能路灯,建起集党建、乡村振兴、法治为主题的文化宣传墙、栏等13处。乡村环境大为改观。
        举富人带动,斩断生产落后的“荆棘”,担起造血振兴的大任。孙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带动村民发展十里蔬菜经济带;根据当地水源特点推广养殖黑斑青蛙、甲鱼、龙虾等50余亩;根据山场特点,发展养牛、养羊。村有养猪大户杨某,让他带动群众精养黑猪。在村党支部谋划下,拉长从种植、养殖到加工的产业链,形成“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新建涢潭铺人民公司一个,新发展专业合作社12个。输血不如造血,产业发展覆盖了村集体、脱贫户、剩余劳动力、致富带头人等多个层次,逐渐形成了村民全员参与、社会整体联动、内涵外延并重的乡村振兴模式。产业集群现创造年产值10万元以上。驻点村集体收入由“0”逐年递增到现在的近10万元,曾经两村各欠债20万元、60万元,如今全部化解完毕。

        “筹小资金壮大产业”,以“真抓实干”的韧劲,践行党员使命
        两驻点村,无工厂、无企业。没有产业带动群众致富。“七山一水三分地”倒逼一部分群众外地靠自身强健的劳力赚钱。还有一部分群众只能留守在村。162户脱贫户还需要以产业来巩固。孙强到处筹措小资金发展壮大产业,让惠于民。一是紧紧抓住产业奖补政策,动员脱贫户再发展种植、养殖项目。孙强动员机关干部职工15人包保42个脱贫户,每人必须出资搞产业。送猪、送羊、送鸡苗等,确保户户有小产业。曾都区司法局每年年关时节投资2万元开展慰问活动,促使家家有稳定收入。二是想千方设百计筹措资金建立光伏发电站。关注原发改局在沙门铺驻过村,多次申请促成发改局投资36万元建成50千瓦光伏发电站,如今每年有近7万元收入分红给部分农户。三是筹措20余万元扩宽乡村道路,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同时,促成招商引进了紫草(石见穿)种植。四是动员群众入股建立人民公司,目前,已筹措群众入股资金102万元,流转土地10亩,建成10个钢构大棚,正在进行安苗生产环节。

        “发挥小职能振兴大作为”, 以“亲民爱民”的情怀,践行党的宗旨
        孙强依托曾都区司法局法律服务资源,利用司法行政独特优势,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在法治政府和法治乡村建设中的保驾护航作用,以党建为引领,探索“红色律所”助力乡村振兴,让党建引领下的法律服务成为助力乡村振兴路上的“红色引擎”,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能”。
        立足党建引领,当好乡村振兴的“护航员”。带领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到驻点村建立“党建共建共学点”。坚持政治引领,思想先行。先后邀请工作人员讲党课五次,为深入推进基层村庄治理、提高村民的自治和法治意识起到激励作用。立足法律服务,当好乡村振兴的“助力员”。两驻点村法律顾问每月到村集中办公一天,充分发挥律师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化解社会矛盾、参与社会治理中“排头兵”的示范引领作用,给村民提供法律意见、法律咨询等更多精准化、精细化的法律服务。提高村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和能力。立足乡村治理,当好乡村振兴的“调解员”。建立网格化机制,创新“三合一”调解员模式,配合村综治协管员、村专职人民调解员和村辅警员,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措施,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先后调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13起,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保障乡村和谐安定。
    如今,驻点村变了,景美了,路宽了,人富了,心齐了,留守儿童、妇女、老人们的笑声更是在山谷间久久回荡……
        “要把个人成长和理想追求高度融合到乡村振兴工作中。现在从事的这项驻村工作带给我的快乐是能体会到老百姓的幸福感,看到家乡群众的笑容让我坚信这事做对了,再苦再累都值得。”孙强动情地说。
    乡村振兴永远在路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驻村第一书记不懈追求,群众满意就是驻村工作最大的快乐。

    曾司轩(0722-3233976)
    (2022年7月9日)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