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69|回复: 35

    道德故事

      [复制链接]

    2001

    主题

    3万

    回帖

    40万

    积分

    执行干事

    Rank: 8Rank: 8

    积分
    408092
    发表于 2015-3-27 17: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春秋无痕,大德无语。
    一个个道德故事,就是一粒粒善的种子,穿越历史,跨越国界,在心的原野上生根发芽,绽放出艳丽的花朵;一个个道德故事,就是一盏盏明灯,默默守护着人类最珍贵的本质,引领、照亮人们向上向善向美之心;一个个道德故事,就是一抹抹春风,将美德的情愫播洒到世间的每个角落,等待我们去收获朴素和温暖的人生。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1

    主题

    3万

    回帖

    40万

    积分

    执行干事

    Rank: 8Rank: 8

    积分
    408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7: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芦衣顺母



    孔子的弟子闵损,年幼丧母,父亲闵公后来给他找了个继母,刚开始继母待闵损还好,等到她自己生了儿子后,情形却逐渐改变了,她只慈爱自己所生的骨肉,对闵损开始冷落,处处看着不顺眼,而且家中所有的脏活累活全叫他干。九岁的闵损不但乐意去干一切脏苦累活,而且从无怨言。

    一年冬天,父亲带上兄弟俩赶着马车去拉货,一路上迎着凛冽的寒风,闵损冻得身体缩成一团,父亲看他穿着厚厚的棉衣,斥责说:看看弟弟穿的比你少,也没有冻成你那样,太没出息啦!说着便顺手抽了闵损一鞭子,闵损的棉衣被打破了,突然从破洞处露出的芦苇花洒了一车,父亲一看愣住了,刹那间明白了一切:原来后娘竟如此狠心待儿子,气得当下掉了眼泪。

    回到家,闵公立即写了一纸休书,令其妻快快回返娘家!妻子吓得跪地磕头,盛怒的闵公只说:你心太狠了,是绝不可原谅的。这时闵损开口道:“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家里是不能没有母亲的,请父亲饶了母亲这一回。”说罢与弟弟叩头不止,这时闵公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罢了,罢了,你们都下去吧。两个儿子赶紧扶起母亲,这时如梦初醒的母亲,激动地抱着两个儿子失声痛哭,她万万没有想到大儿子竟然原谅了他。从此,被感化过来的母亲对大儿子又敬又爱,处处待他胜过自己的亲生儿子,弟弟对兄长更是敬重有加。

    从此,闵公的家,成为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

    道德感悟:闵损对继母做到了以孝为先、以德报怨,这是一种多么宽广的胸怀!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对自己不友好的人,甚至对手、仇家,怎么办?记仇?报复?怨怨相报何时了?即使我们达不到闵损以德报怨的高尚境界,但如果能宽容待之,就一定能化干戈为玉帛,收获和谐幸福的美好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1

    主题

    3万

    回帖

    40万

    积分

    执行干事

    Rank: 8Rank: 8

    积分
    408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7: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者许衡曾跟很多人一起逃难,经过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时,由于长时行路,天气又热,十分口渴,同行的人发现道路附近有一棵梨树,树上结满了梨子。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摘梨来解渴,只有许衡一人端坐在树下,连动也不动。大家觉得很奇怪,有人便问许衡:“你怎么不去摘梨来吃呢?”许衡回答说:“那梨树不是我的,我怎么可以随便去摘来吃呢?”那人说:“现在时局这么乱,大家都各自逃难,这棵梨树,恐怕早已没有主人了,何必介意呢?”许衡说:“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别人丢失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如果不合乎道义也不能接受。”

    平日,凡遇丧葬婚嫁,许衡一定遵照风俗礼仪办理,全乡人士都受感化,乡里求学的风气也逐渐盛大。每当树上的果实成熟,掉落在地上,乡里小孩从那边经过也不看一眼,乡民都这样教导子弟,不要有贪取的心理。许衡的德行传遍天下,元世祖闻知,要任用许衡为宰相,但是许衡不慕荣利,以病辞谢。

    道德感悟:“我心有主”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坚守做人的基本准则。这种坚守是一种自觉行为,并不是在外力约束下被动地执行,也正因如此,这种坚守才永远值得我们仰望和追随。当今时代,我们周围充满了许多诱惑,常常面临许多选择,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我心有主”,就能够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1

    主题

    3万

    回帖

    40万

    积分

    执行干事

    Rank: 8Rank: 8

    积分
    408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7: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为五斗米折腰



    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四十一岁的大诗人陶潜在彭泽县(今江西湖口县东)当知县,一个月领五斗米的官俸。腊月将尽的一天下午,陶潜办完公事,换上便衣,回到内衙翻看过去的诗作。突然,一名小吏从外面闯进来禀报:“九江李太守派督邮张大人来县巡察,请老爷赶快更衣迎接。”“哪个张大人?为什么非要穿官服不可呢?”刚来彭泽县不到三个月的陶县令不解地问道。小吏解释说:“那督邮张大人是我县富豪,一向讲究排场,眼下又是李太守的亲信,在礼仪上要是稍有不周,恐怕对老爷的前程不利。”生性耿直的陶潜本来已十分痛恨官场黑暗,想离开这个肮脏之地。现在听说这个督邮就是本县的富豪,靠精于吹牛拍马得到太守宠爱,竟然也成了自己的上司,还要叫自己去隆重迎接他。想到这些,陶潜不禁长叹一声,愤然说道:“我不能为五斗米的薪俸,去向一个低能无知的小儿弯腰行礼!” 说罢,便取出知县的印信交给小吏,说:“你把它交给督邮转呈太守,就说我陶潜告病还乡,不当这个知县了。”然后收拾行装,昂然归隐而去。

    道德感悟:陶渊明的一生,充满了对人生真谛的渴望与追求,后人有“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之誉。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操守为重,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趋炎附势,不奴颜媚骨,不为名利浮华所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1

    主题

    3万

    回帖

    40万

    积分

    执行干事

    Rank: 8Rank: 8

    积分
    408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7: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诺千金” 免遭祸殃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一向说话算数,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件事气恨不已,要通缉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要夷灭三族。
      这时不少人敬慕季布为人,都在暗中帮助他。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周家说:“汉王朝悬赏重金捉拿你,追踪搜查的人就要到我家来了,将军您能够听从我的话,我才敢给你献个计策;如果不能,我情愿先自杀。”季布答应了他。周家便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把他放在运货的大车里,将他和周家的几十个奴仆一同卖给鲁地的朱家。朱家知道是季布,便买了下来,安置在田地里耕作,并且告诫他的儿子说:“田间耕作的事,都要听从这个佣人的吩咐,一定要和他吃同样的饭。”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道德感悟:黄金有价,诚信无价。践诺守信意味着面对诱惑不为其所动、不为其所惑,意味着答应别人的事再苦再难也要做到。一个人诚实守信,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赖,自然得道多助。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失信于朋友,则得不偿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1

    主题

    3万

    回帖

    40万

    积分

    执行干事

    Rank: 8Rank: 8

    积分
    408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7: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诚实的晏殊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宋真宗。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题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呆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很不服气,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威信,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道德感悟: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诚实相比,谎言和欺骗便是道德上的洼地,人一旦坠入其中,就如同坠入深谷,很难爬上来。因为人们鄙夷的目光、谴责的话语,就足以像厚厚的土石将他埋进谷底。无论是诚实的益处,还是不诚实的教训,都无一例外地告诉人们:诚实是赢得别人信任和尊重的法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1

    主题

    3万

    回帖

    40万

    积分

    执行干事

    Rank: 8Rank: 8

    积分
    408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7: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能输血者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某地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敌人被打退之后,几个受伤的八路军战士被送进白求恩同志主持的医院,其中有一个因为流血过多,已经昏迷过去。眼看着这个伤员没法再救了,大家都很着急。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见此情状,知道只有给伤员输血才能保住他的生命。他果断地对身边的同志说:“这个同志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英勇战斗,几乎流尽了自己的鲜血,我们必须也用血来援救他,这个同志一经输血,很快就会好转的。”

    他一边讲着,一边把自己的上衣解开,将一只胳膊伸了出来,准备抽自己的血给伤员。有的同志劝阻道:“白求恩同志,您年纪大了,还是让我们来输吧! ”他回答说:“前方战士为国家为民族可以流血牺牲,我献出一点点血来,有什么不应该的?再说,我的血是O型,我是万能输血者,可你们还不知道自己的血型呢! ”

    白求恩同志用极为熟练的动作迅速将抽血针插进自己的静脉血管里,当血抽到二百毫升的时候,他把针拔出来,输进伤员的血管里。

    就这样,一个加拿大共产党员的鲜血,流进了中国革命战士的身体里。

    道德感悟:历史穿越黄尘古道,总有一种精神历久弥新,这种精神就是无私奉献。白求恩无私奉献的精神穿越了国界,超越了信仰,正如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所说的:“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一切都缘于他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和仁慈博爱的人性光辉。也许,我们无法干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但可以对自己的岗位怀有一份热爱与敬畏,可以用自己的爱心去做一些细微的、但有益于人民的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1

    主题

    3万

    回帖

    40万

    积分

    执行干事

    Rank: 8Rank: 8

    积分
    408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7: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卸任总统的诚信



      1879年5月,美国卸任总统格兰特到天津会晤李鸿章时,携带一根名贵手杖,手柄处镶嵌着一个拇指大的钻石,小钻石环绕四周,璀璨夺目,华丽漂亮。李鸿章看到后非常喜欢,反复把玩,不忍释手。格兰特见此情景,知道李鸿章的心意,就通过翻译向李鸿章说:“中堂既然喜欢这根手杖,我本当奉赠。只是这根手杖是我卸任时,全国工商各界赠与我留作纪念的,它代表国民的心意,不便私自送人。等我回国征得大家同意后,当奉寄致赠。”

      1896年,李鸿章在纽约访问时,格兰特早已过世,李鸿章特地探望了格兰特的遗孀朱莉娅。朱莉娅设宴款待李鸿章,并邀请工商界名流百余人作陪。席间,朱莉娅把丈夫的手杖立于台上,向出席者讲述丈夫与李鸿章的交往和这根手杖的故事。她告诉李鸿章,格兰特回国后,一直记着手杖的事,因琐事繁杂,一直没有机会和各界商量,但生前特别嘱咐她帮助他实现当年的许诺和愿望。然后,朱莉娅向大家说:“今天适逢李先生来访,现特请问诸位,是否同意将大家赠与我丈夫的手杖转赠李先生?”满堂的出席者一致鼓掌赞同。于是,朱莉娅当众双手举杖,赠送给李鸿章。李鸿章深受感动,回国后视同至宝,带在身边,须臾不离。

    巴尔扎克曾说,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讲究诚信的格兰特,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摘自中原网)

    道德感悟:格兰特像捍卫荣誉一样信守承诺,这种精神和力量超越时空,跨越国界,赢得尊重,值得学习。中华民族素有“一诺千金”、“一言九鼎”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优良传统。承诺不是戏言,不是随意的许愿,不是大话空话,不是虚情假意。承诺必须守信,必须出于真心,出自善良,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去践行兑现。信守承诺是人类文明花园里一株最美丽的花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1

    主题

    3万

    回帖

    40万

    积分

    执行干事

    Rank: 8Rank: 8

    积分
    408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7: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将军喝了洗手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德高望重的英国将军举办了一场大型庆功酒会。来宾既有王公贵族和社会名流,也有一批骁勇善战、浴血杀敌-的士兵。

      酒会隆重开始,大家兴高采烈,席间弥漫着洋洋的喜气。

      可没有料到,一位从乡下入伍的士兵因为不懂得酒会的规矩,端起手边的一碗供洗手用的水喝了,顿时引来了达官贵人和小姐夫人的异样眼神和嘲笑,席面有些骚动,仿佛在责问:如此高雅的酒会,怎么会有这样不懂礼仪的乡巴佬呢?

      那个士兵看到齐刷刷投来鄙视的目光,其中还夹杂了同事埋怨他太鲁莽的表情,脸上霎时飞起层层红云,窘态万分,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空气也在尴尬中迅速凝固了。

      此时,只见将军慢慢地站起来,端着自己面前的那碗洗手水,面向全体贵宾,声如洪钟地说:“我提议,为我们这些英勇杀敌、拼死为国的士兵们干上一碗。”言毕,一饮而尽。酒席先前的骚动戛然而止,众人脸上的嬉笑变成了一片敬意,凝固的空气也开始流动了。

    接着,大家一饮而尽。(摘自小故事网)

    道德感悟:声名显赫的将军竟然喝了洗手水,因为他不想让士兵感到尴尬。善解人意是一种美德。如果我们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对窘迫的人讲一句解围的话,对自卑的人讲一句振作的话,对痛苦的人讲一句安慰的话,对颓废的人讲一句鼓励的话……这些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无管紧要的话而对需要帮助的人来说,就是雪中送炭,就会如沐春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1

    主题

    3万

    回帖

    40万

    积分

    执行干事

    Rank: 8Rank: 8

    积分
    408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7: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跋涉者的鞋带

        松下幸之助在没有成名之前,一直跟他的老师迈巴先生学习。迈巴当时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日本企业家,还是一位知名的演讲家和励志大师。

        有一次,演说要开始时,主办方的工作人员来到休息室邀请迈巴起身上台,就在迈巴快要走出休息室时,“眼明”的松下幸之助快步挡住了老师。“老师,您的鞋带松开了”。迈巴感激地朝松下幸之助点了点头,然后蹲下身子,把鞋带重新系好,这才大步流星地走出休息室。松下幸之助觉得自己的提醒真是太及时了,否则老师上台后肯定会出丑的。

        可就在距会场大门还有一两步远时,迈巴突然蹲下身子,把刚才系好的鞋带又重新解开了。这一幕让引领他的工作人员大惑不解:“迈巴先生,您这是为什么呀?”迈巴微微一笑,说:“我上台演说的题目叫《跋涉》,松散开的鞋带是我演说时的道具呀!我要扮演的是一个历经千山万水的跋涉者。”工作人员有所顿悟,接着又问:“那刚才您为什么不和您的学生解释这一切呢?”

        迈巴依旧面带微笑,回答道:“为什么要向他解释呢?我只不过是蹲了一次,站了一次,然后又蹲了一次,站了一次,和他给予我的爱和关心来说,这简直是太微不足道了。我要真诚地感谢他,而不是作无用的解释。”

        在迈巴看来,如果有人提醒和批评你,哪怕这种提醒和批评完全是多余的或干脆是错误的,你都应该觉得无比荣幸,并且懂得珍惜和感恩对方,因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爱你、关心你的人。

        这件事后来传到松下幸之助的耳朵里,松下幸之助大为感动,并且将老师的这段话牢记在心,即便后来他成为松下电器的总裁,也常常对身边的人说:“谢谢您的提醒和批评,请您以后继续对我提醒和批评,因为只有这样我才会与众不同。”(摘自龙源期刊网)

    道德感悟:对于门生“错误”的提醒,老师故意“闭上一只眼睛”,他不仅向门生道了谢,而且立即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老师“视而不见”其错,不是糊涂,而是清醒,是睿智,是感恩,是对别人的尊重,是洞明心灵世界和教育真谛的若愚大智。一个人只有学会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才能和别人共同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