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水水水水

    道德自律

      [复制链接]

    540

    主题

    1万

    回帖

    19万

    积分

    总干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210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7 19: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91,孟子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崇高的人生品德,并以亚圣的智慧德性。激发了廉洁者的崇拜。林则徐的十无益格言中说;‘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林则徐劝诫世间学者,必须注重德性的修养。以道德准则来鞭笞规范自身的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0

    主题

    1万

    回帖

    19万

    积分

    总干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210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7 19: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92,客观地说,一个民族的繁荣富强,取决于发展経济为核心前提。而一个民族的昌明伟大,则来之于恒固的道德文化为軸心主体。而如何做到发展経济与崇尚道德相辅相成的不偏不倚的平衡发展,两者不相抵触而并行不悖从而恰到好处,关键在于明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0

    主题

    1万

    回帖

    19万

    积分

    总干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210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7 19: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93,复兴道德文化,对于当代人而言,仁重道远而刻不容缓。严肃地说,若不重建道德于今时,借着忧患意者的倡议,把被遗弃的道德找回来,恐怕后代人再也找不回来。今人应该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当动而从。复兴道德文化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使命。也是当代人责无旁贷的天职。使丧失的道德文化再现于今时后代,以德兴邦之昌。此乃忧患意识者的共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0

    主题

    1万

    回帖

    19万

    积分

    总干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210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7 19: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94,《墨子》云;“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殊知,儒家文化价值的回归,是精神伦理的需要,是建设文明社会的需要,是强大昌明而伟大的中华民族的须要。更是世界和平的须要。英国哲学家,汤恩比,在一次国际学术会上作宣言;“解决二十一世纪的所有问题,唯大乘佛法与中国的孔孟之道。”古今中外的所有明人大德都希望以德和谐人类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0

    主题

    1万

    回帖

    19万

    积分

    总干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210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7 19: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95, 当人们尽情地享受着二十一世纪高科技的物质文化的同时。则忽略了道德绳墨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道德文化被时代的潮流抛之于九霄云外。殊不知,沦丧了道德,就一味着贬斥了文明与和谐。因此,导致了道德危机而引发了一系列不和谐的社会现象。人们的价值观在彻底的倒错。要知道,人的价值是以道德准则而衡量的,人的价值在于奉献。而非倒错之荒谬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0

    主题

    1万

    回帖

    19万

    积分

    总干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210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7 19: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96,德与不德的人生价值观是截然同的。德者以无私的施舍为人类社会谋幸福为己任,出污泥而不染。果不德,必以自私的贪婪而欲取,从而贪财昌贿而堕落。扬万里·民政云;“罪驱之于后,功啖之于前;虽欲不与民为仇,不可得也。”因为自身缺德故,又处于被物鞭笞和追逐功利的环境,在功利财色的诱惑下,从而陷入无法自拔的困扰。可以说,即使想不犯罪都不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0

    主题

    1万

    回帖

    19万

    积分

    总干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210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7 19: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97,必须知道,德是人之本,人若无德,则无法无天,无父无君。无所不恶其极,从而危害社会的安定与文明。人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免一刑。一刑息安于家,万刑息安于国。倡导全民以德规范自身的社会风尚。以德调化社会时弊而构建和谐文明社会,乃务实之大本。不可待乎。《礼记》云;“富润屋,德润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0

    主题

    1万

    回帖

    19万

    积分

    总干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210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7 19: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98,《荀子》云;“仁义德,常安之术也。”道德的感召力形成了全民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绳墨规范准则。以五伦:“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无常:“仁·义·礼·智·信。”的伦常为民族的核心法要广而行之。昌导全民族以润德为高尚的社会风尚。《左传》云:“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0

    主题

    1万

    回帖

    19万

    积分

    总干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210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7 19: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99,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悠久的古国文明历史。而维系延存古国悠久历史的唯一法宝,乃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文化。《淮南子·祀沦》云;“国之所以存在,道德也。”是的。这是无可置疑的不争事实。是以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的凝聚力为軸心主体,而支撑运转古国中华民族的存在。因为,德能兴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0

    主题

    1万

    回帖

    19万

    积分

    总干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210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7 19: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100,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和谐。而如何才能世界和谐?孙中山说;“佛教是科学之母。”“佛教为救世之光。”“佛教是哲学之母。”其言妙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