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老市民

    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请你讨论长江经济带协同能力与随州软环境建设

       关闭 [复制链接]

    128

    主题

    111

    回帖

    6221

    积分

    五级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221
    发表于 2016-9-21 09: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软环境建设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针对存在的问题全力改进和完善服务。1、抓好思想道德培育、文明素质养成等工作, 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建设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整体提升城市发展品质。2、着力改善居住环境。大力拓展绿色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治理,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3、旅游是城市的名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产生着影响。重视本土风情,发扬随州文化,例如寻根节、花鼓戏、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力推广桃花节,兰花节、银杏节等各种能宣扬随州名气的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53

    回帖

    1697

    积分

    二级队员

    Rank: 2

    积分
    1697
    发表于 2016-9-21 11: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增强市民的家乡荣誉感,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素质。随州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浓厚,适宜居住的鄂北大市,不论是它的历史、现在还是未来,都有足够的资源让本土人热爱和骄傲,充分合理利用宣传、教育等方式不断向社会向市民展示这些资源,不断提升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市民的家乡荣誉感,进一步加强市民参与文明建设的荣辱感,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带动市民全面素质的提高。
    第二,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引导。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加强网络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能力建设,唱响网络主旋律,传播网络正能量。掌握媒体传播特点,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壮大网上主流舆论,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净化网络环境。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第三,形成道德文化制度,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自觉行动能力。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文明建设的道德文化制度,构造全社会的“自律体系”,让态环境保护和文明建设的理念融入人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57

    回帖

    1483

    积分

    二级队员

    Rank: 2

    积分
    1483
    发表于 2016-9-22 09: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容环境卫生局:
              随州市协同能力指数排名第43,比去年跃升47位;在湖北省排名第4,比去年上升3位。这传递给我们的是个多么振奋的信息,说明我市从地理位置和城市建设、文化底蕴上都有着很强的实力和竞争力!
        面对如此好的形势,结合我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我局认为:     一是要将城市建设纳入统筹规划,要着眼于长远,避免重复性建设和“拉链”、“豆腐渣”工程。
         二是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力度,有许多街道的人行道与主次干道的路沿石或路的结合处破损严重,造成自行车、摩托车和行人通行不便,许多小巷的道路破损严重长时间得不到维修,形成坑凹,雨天积水,比村村通公路还差。
         三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引导和力度。现在开发小区的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矛盾很多,影响了小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安定团结工作。有关职能部门不能坐视不管不问,推诿和“踢皮球”。要强力推进《湖北省物业服务和管理条例》的落实工作,只有将小家建设成民主、文明、和谐,随州这个大家才会彰显它的神韵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99

    回帖

    2690

    积分

    三级队员

    Rank: 2

    积分
    2690
    发表于 2016-9-22 09: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赌博之风盛行。大街小巷的晃晃馆随处可见,餐厅饭馆甚至很多私家买的都有麻将机,麻将打法年年都跟上时代潮流变换。相关部门应该打压赌博之风。最近听说好多麻将馆都被查封了,做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8

    主题

    70

    回帖

    9913

    积分

    铁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913
    发表于 2016-9-23 16: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寻根节”、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的开展,随州近些年“软实力”的提升有目共睹,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能力指数大幅提升即是“软实力”的彰显。如何保持这样一个良好状态呢?我个人认为以下需要努力:
    一、加强城市管理,重点针对群众关心的垃圾倾倒、占道经营、餐饮区油渍难除等现象
    二、增建公园、广场、健身设施等休闲场所,开展“周末大舞台”、戏剧巡演、读书日等活动,丰富群众的娱乐生活,扭转随州赌博成风的不良习气。
    三、积极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加强文明交通和遵守公共秩序教育,无闯红灯、乱穿马路、随地吐痰、公众场合吸烟等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74

    回帖

    7398

    积分

    五级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398
    发表于 2016-9-23 17: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快速回复#区域竞争归根到底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在今年2月15日我市召开的决战“十三五”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刘晓鸣强调,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既要重视发展硬支撑,又要增强文化、生态软实力。文明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是城市发展、群众得实惠的最好诠释。但是同提升硬实力相比,提升软实力更为艰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从以下几点加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升城市软实力: 一、注重城市精神的培养。城市精神是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城市的品位与魅力不仅仅表现在摩天大厦和繁华的街面,更在于它的文化、历史、文明程度。因此要着重培养人们的绿色生活方式,充分尊重生态环境,重视环境卫生,确立新的生存观和幸福观,倡导绿色消费,以达到资源永续利用,利于世世代代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注重规章制度和建设。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人们从理念上认识其重要性、必要性,同时需要从政府政策导向、法律保障制度、文化自觉机制等方面多管齐下、共同努力。要加大信息公开,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加重文明建设在政绩考核中的比例。  三、注重多方力量的发动。创建文明城市不能单靠政府唱“独角戏”,要发动市民、依靠市民,群策群力谋发展,同心同德搞创建。要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汲取群众力量和智慧,多开展一些“志愿者”服务活动、“献爱心”活动等活动,大力争取社会的力量和民间的力量参与建设工程,最大限度争取市民对创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四、注重长期创建的积累。提升软实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不大容易在短期内出“显绩”,需要埋头苦干而不急功近利,注重点滴积累而不追求轰动效应。应该把“创建文明城市”改成“建设文明城市”,这样会让人感觉文明城市创建具有长期性、可持续性,这样可避免群众对创文是暂时性和阶段性的误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主题

    280

    回帖

    8293

    积分

    铁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8293
    发表于 2016-9-24 09: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1、由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对城市环境、秩序、服务、功能等方面的调研,研究和解决我市市民素质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调动全体市民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的积极性。开展多种意识教育,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市民的整体意识、自觉意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市民的参与意识和归属感;培养和提高市民的集体感和凝聚力,使市民自觉意识到自己是城市的主人,自己有责任维护城市的形象,使创建文明城市氛围日益浓厚。进而准确提炼出符合随州市实际和发展要求,得到广泛认可的城市精神。
    2、加大宣传力度,围绕“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这一主题,大力营造创建文明城市的氛围。运用公益广告牌、宣传画、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的社会宣传。市直各类新闻媒体要开设专题、专版、专栏,采取跟踪报道的形式加强对文明行为的宣传。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应加强针对市民文明教育的内容,广泛进行正面引导,宣扬好人好事,同时对不文明、缺乏公德的行为进行曝光。
    3、整治随州街头巷尾打麻将的陋习,引导民众培养良好兴趣爱好,加强对麻将馆的日常检查及常态化打击违法行为加强宣传引导,在营业性的麻将馆醒目处张贴悬挂禁止赌博等警示标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42

    回帖

    5280

    积分

    四级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280
    发表于 2016-9-25 10: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州有华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炎帝神农故里,古乐编钟之乡,因此,发展软环境是个很大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当前随州要在软环境建设上抓好以下的主要问题:
        1、加强教师队伍的道德文明建设,抓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认知认同的文化氛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为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巨大贡献。
         2、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近年来,随着文明单位的不断评选,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呼声,各地区都进行了装修和改造,市容市貌明显好转,这无疑凝聚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文明办的功劳,我们将更加努力的工作,尽心尽力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随州的建设增色添辉,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3、加大对软文化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种节假曰,举办具有随州文化气息的各种活动;重视本土风情,发扬随州文化,例如寻根节、花鼓戏、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力推广桃花节,兰花节、银节等各种能宣扬随州名气的,让随州走出湖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74

    回帖

    7398

    积分

    五级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398
    发表于 2016-9-26 08: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区域竞争归根到底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在今年2月15日我市召开的决战“十三五”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刘晓鸣强调,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既要重视发展硬支撑,又要增强文化、生态软实力。文明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是城市发展、群众得实惠的最好诠释。但是同提升硬实力相比,提升软实力更为艰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从以下几点加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升城市软实力:
        一、注重城市精神的培养。城市精神是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城市的品位与魅力不仅仅表现在摩天大厦和繁华的街面,更在于它的文化、历史、文明程度。因此要着重培养人们的绿色生活方式,充分尊重生态环境,重视环境卫生,确立新的生存观和幸福观,倡导绿色消费,以达到资源永续利用,利于世世代代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注重规章制度的建设。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人们从理念上认识其重要性、必要性,同时需要从政府政策导向、法律保障制度、文化自觉机制等方面多管齐下、共同努力。要加大信息公开,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加重文明建设在政绩考核中的比例。
        三、注重多方力量的发动。创建文明城市不能单靠政府唱“独角戏”,要发动市民、依靠市民,群策群力谋发展,同心同德搞创建。要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汲取群众力量和智慧,多开展一些“志愿者”服务活动、“献爱心”活动等活动,大力争取社会的力量和民间的力量参与建设工程,最大限度争取市民对创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四、注重长期创建的积累。提升软实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容易在短期内出“显绩”,需要埋头苦干而不急功近利,注重点滴积累而不追求轰动效应。应该把“创建文明城市”改成“建设文明城市”,这样会让人感觉文明城市创建具有长期性、可持续性,这样可避免群众对创文是暂时性和阶段性的误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64

    回帖

    6240

    积分

    五级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240
    发表于 2016-9-26 10: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协同发展是实现我国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不同城市之间在资本、人员、产业、技术等方面交流与合作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市要建立综合立体交通走廊,需通过创新驱动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形成市场体系统一开放、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流域管理统筹协调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与“一带一路”战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等国家重大战略对接,推进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方案的衔接。推进区域人才、资本、信息流网络建设。提升核心城市对临近城市、城市对临近乡镇的高端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随州市各区域主体在产业、人口、生态等方面的互动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