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着说,衡量一个地区的文明,学术界有三个最重要的标准,一是人口规模是否达到5000人以上,二是有没有专门的精神文化活动场所,三是文字。如果现代文明也借用这种判别标准,随州城市是没有文化的,因为整个城市没有一个专用的精神文化活动的场所。特别是企业改制,大量产业工人开起麻木增加收入,于是出现了一辆麻木养活一家人的“麻木理论”执政理念。这种理念影响和制约着随州的城市建设。这是正在传说朱总理批评武汉市是中国最大的农村,面对这种传说,很多人觉得随州市城市就是一个大乡湾子。这时若进行这种城市建设,就是随州市真正成为城市的一个里程碑。 李红云市长扭头对曾都区的区长说:增能,我的朋友说这件事是做得的。我的心咯噔一下,有些发凉。我感到自己太冒失,呼呼啦啦就烂说一通。李市长的这一句话,让我感到,他们之间有不同的认识。我仿佛听说过,市区两级在建神农公园上意见有分歧。其中的详情我没弄清楚,好像是几千万的拆迁成本,要曾都区出,曾都区区长感到负担不起。 为了弥补自己的冒失,我说:市长,居住在神农公园核心区域的,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的人生经历十分坎坷,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疏散城市人口,他们被城市以各种理由抛弃。不管是什么理由,他们离开了自己最熟悉的城市生活环境。被城市抛弃的人,农村社会也未必能很好地容纳。可以想象,他们在农村生活状况应该是十分恶劣的。当落实政策允许他们回城的时候,城市没有能力接纳他们。他们只好在城市的一角搭个棚子栖身,你看到的这些砖瓦房,很多都是从棚子转变过来的。每一个家庭的经历,都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其中的艰辛苦难,都会叫人潸然泪下。拆建的过程中,如果财力许可,多给拆迁户一点补偿,仅靠曾都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我觉得城市的光亮是需要成本和代价的。 市长告诉我,困难的住户,在50平方米以内只是象征性地交点钱就可以入住。好在曾都区的区长杨增能也是个文人,他并不在意我说的这些话,不仅没找我的茬,在神农公园的建设上,和李红云市长有了更多的共识。这让我对杨增能区长有了更多的敬意,和他成了一生的朋友。 这次交友活动让我感到了李红云是个想做事的市长,作为他的党外朋友,帮不了他什么忙,就写一篇文章吧。回家后我写了一篇《重铸古城之魂》的短文,发在《随州日报》上。李红云市长看了文章之后,专门召集市里的和公园建设有联系的相关单位开会,叫我去讲了一通。我记得自己先从解释屈原《离骚》中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开始。一个人有高贵的人品,就必须天天清晨饮用木兰上的露滴,夜夜用菊花残瓣充饥。随州人要高贵起来,就要用随州文化的优质文化元素,转化成形象点缀在这个公园,朝夕来养护每个市民的心灵。 我讲了神农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核心元素,对于提高城市的品位具有重大意义。神农和编钟是随州被评为历史文化名城重要因素,这个公园表现好这两个因素,就是在城市的核心位置为城区的30万民众构成一个绿幄翠帐遮掩的宫殿,一座精神和灵魂的驿站。让民众在消闲中看到公园里炎帝神农元素,比方:“刑天舞戚”、“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等神话故事都发生在炎帝神农部落。我记得自己特别强调了炎帝神农与音乐的关系,炎帝神农的乐工刑天创制了最早的音乐作品《扶犁》,音乐是一个民族情感的流泻,是一个时代精神的张扬,是审美意蕴和想象力的标志。由《扶犁》到曾侯乙编钟,是一座城完整的音乐链条,随州成为音乐之城是一种历史必然。还有许多随州历史文化名人,可以让我们找到一个城市的文化自信,这是多么绝妙的决策!这决策本身就是仁者的襟怀,智者的深邃,贤者的旷达,勇者的强悍!我认为这是在为古城重新铸魂。古城有了这次铸魂,就有了生气,就有了灵秀,就有了博大,就有了壮美! 随州神农公园在建设过程中,我曾多次绰到公园建设指挥部去,希望能为公园的建设添一点文化色彩。指挥部的同志也觉得公园要文化,但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职责,没有人来统筹思考公园的文化氛围,有最重要的文化之名,没有文化之实。你在那儿说一会儿可以,说多了,你就有卖弄的嫌疑,落一个好为人师的名声。眼睁睁地看到这个公园只成为市民云集锻炼娱乐活动的一个所在,没有很好运用随州的文化元素,即使运用了那么一点,也没花气力认真解读,没有一个正确的解读,就不可能有很好的认同,没有认同就不会接受,更不会去吸收其中的精神营养。作为一座新兴城市,市民也必须有这样的空间,只是贴近人们心灵的随州文化,无法很好地融入随州人的内心世界有些遗憾。 尤其那尊神农雕像,显然降低了整个公园的品质和质量。炎帝神农文化的核心温暖慈祥,宽厚平和,想到这位老祖先,就有一股暖流,滋润自己的心灵。中国重要的历史文献中,《易》、《礼》、《春秋》等经典从来没说过炎帝神农是“牛首人身”的妖怪,宁夏彭阳有个叫皇甫谧的人,杜撰出炎帝神农乃非人非兽的妖怪。“人之形岂得以与禽兽类?又况圣人哉!”随州知州杨侯说:“妄述古先,以渎圣人,此皇甫谧之过也,吾不可以不革。”不要以为皇甫谧写过几篇文章,懂得一点医道,就一定有文化。 其实文化是内心的爱与善良,一个人连自己的老祖先都亵渎,就丧失做人的良知良觉。今天有许多这样的人,有很高的学历,但文化上是白痴,叫高学历的文盲。比方那些电子杀人过关游戏的软件的设计者,为了利益,诱导幼小的孩子,去杀人如麻,在杀人中寻找快感,这样的人学历再高有文化吗?再比方今天的社会,进步中有不足,就有一些人,从来看不到进步,只能看到不足,这种人心里实际上少的是爱与善良。有这样一批只问小课题,不问大问题的人,在小问题上很是精通,在大问题上就是白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