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25|回复: 3

    [关注未成年人] 为什么叫他们“留守儿童” 你别假装不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4 22: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他们被称作“留守儿童”。全国妇联2014年发布的报告说,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102.55万人,前一年的数据还显示有3581万儿童在城乡之间流动。这种生活的长远影响几乎无人得知。与父母长期分离,对这些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听上去,这是要求长期跟踪并设置对照组的社会研究课题。有这样的课题吗?既有文献有什么发现?
    不,等一等,等一等,好像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我们正熟练地把将近35%的中国孩子变成研究对象,以便拉开心理距离,好像他们是冬天里迁徙或留在本地的鸟类。
    “留守儿童”这个称呼很难理解。他们留在哪里?守着什么呢?很难说这些孩子是留在自己家里。那要看我们怎么定义“家”:家是房子,还是家人(特别是父母)的照料。最滥俗的电视剧里也能听到这样的台词:在一起就是家。他们能守得住什么呢?土地?房屋?还是年老多病的祖父母?一次次意外事故、性侵案和走失后默默的死亡给出了部分答案。

    分享到: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4 22: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谁会注意“留守儿童”这类不恰当的命名?这不是抠字眼。要指出的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不管一件事多么不合理,只要短期内看不到解决的希望,人们就会倾向于适应并接受现实,或假装问题不存在。几千万孩子的日常生活被压缩成“留守儿童”四个字,停留在报告里,隐藏在公文里,通往学术研究的深渊,偶尔在媒体上一闪而过。这就是全部了。如果你不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如果亲密朋友中没有这样的家庭,如果你不是一个已经长大的留守儿童……没有这些如果,在黑暗里发生的事情,绝大部分也停留在黑暗中。
    区别悲剧的性质有时候是困难的,在那些因为特别惨烈而得到报道的案例里,经济贫困、家庭问题和政府失职毫无意外地交织在一起,偶然和具体的诱因里潜伏着制度性的风险。
    没有针对性的民政政策。超过6000万留守儿童和在城乡之间流动的3581万儿童,显然被看作是既有社会结构即城乡二元体制的一部分,在政策层面则属于与农民工有关的户籍、就业和社保政策的分支。
    零散的规定分散在各省为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的实施细则里,但所谓细节,也大多是原则性规定。教育系统处于这个问题的核心位置,实际上唯一明确的进展是大量寄宿制中心校的出现。不断报道出来的学龄前儿童和失学、辍学儿童的生存状况,只是作为痼疾出现在政府报告的但书里。对了,2013年,全国妇联发起针对“留守儿童”防止性侵害的专项行动,主要内容是印发两本知识手册,分别供家长和孩子阅读。
    整体上,这个社会假装不知道问题的严重程度。理由看似很充足:涉及人数太多,情况太复杂,城乡二元体制的高墙太难逾越,特大城市的户籍歧视愈演愈烈,相比较而言,个人的力量又过于微薄……没人能真正对此做什么,最好或只能选择假装不知道。
    面对问题,别假装不知道。这是很小的一步,也是必经的一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4 22: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越来越发达,农村却在走向贫瘠。
    两极分化的加剧,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只剩下孩子和老人,形成农村386199部队。
    这其中,最可怜、最无辜的莫过于孩子。可是孩子能去哪里?是跟随父母走进城市,学着融入另一个世界,还是留在乡村孤独的守候?
    但城市人以及城市的制度真的能接受他们吗?他们又是否能够适应城市生活并享受公平的待遇?
    这些都是问号,问号的背后,是藏不住的绝望与死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74

    主题

    605

    回帖

    9885

    积分

    铁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885
    发表于 2015-6-15 14: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打酱油 发表于 2015-6-14 22:13
    城市越来越发达,农村却在走向贫瘠。
    两极分化的加剧,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只剩下孩子和老人,形成农 ...

    听到这些,真的很难过,难道钱真的比亲人还重要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