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乡村九哥 于 2015-7-30 23:44 编辑
“放心肉”是如何产生的
——区消委会关注“放心肉”消费体察侧记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市民都希望在逛菜市场时,能买到“放心肉”。
何谓“放心肉”?一般指在检验检疫部门监管下屠宰上市的牲口肉物,无注水、无病毒感染,并加盖了检验检疫部门的印记,可以放心食用。
“放心肉”是如何产生的呢?
6月18日凌晨,笔者随区消费者委员会关注“放心肉”消费体察活动团一行,全程目睹了生猪屠宰、流通、加工流程。
屠宰场:层层检疫
凌晨3点40分,夜色笼罩着大地,市民还沉浸在睡梦中。此时的长信肉类加工有限公司屠宰车间却灯火通明,笔者在现场看到,滑动铁杆上挂满了一排排去毛洗净的整猪。工作人员、检疫人员忙碌着。被宰的猪刚被倒吊着从车间出来,一位身穿白色工作服的检疫人员用工具扒开猪头,仔细察看其颈部是否有变异的淋巴结。“这是生猪检疫的第一步——头部检查,看颈部淋巴是否充血,以断定是否有病。”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申长学介绍。
长信肉类加工有限公司是市政府确定的定点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公司拥有机械化屠宰生产线一套。“目前,每天实际屠宰的有80头,如果满负荷生产,班宰生猪800头,日宰生猪2400头。”申长学边走边向体察团成员介绍,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驻场检疫人员有7人,其中入场监督检验检疫员3人,宰前宰后检疫4人。
“所有进场的生猪必须佩挂统一的耳标,倘若发现病猪,有电子耳标,就可以源头追溯。进场生猪还必须持有有效期内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必须健康合格。”申长学补充道,检疫人员对进场生猪进行随机抽检,并取样尿检,尿检主要检查是否含有瘦肉精。一旦发现病猪,当即进行无害化销毁处理。
会看的看门道,“如何辨别母猪肉和普通猪肉?”体察员辛天英对此非常关心。
“在市场上,母猪肉要挂牌销售。”面对体察员的疑问,申长学解释道。
流水线上,肥猪屠宰放血、烫洗、脱毛、解剖……车间流水作业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3点58分,检疫人员从清洗干净的猪体上割下小块猪肉,带到专门的工作室里面,用专业的仪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正常后,在猪背上分别盖上检疫印章和肉品检验合格印章。
4点50分,等候在屠宰车间外的货车依次排开,商贩们按照编号,将一爿爿检验合格的猪肉往货箱里装。
养殖场:规模养殖
肉猪屠宰企业上联生猪养殖场,下接零售终端,是“放心肉”生产环节中的重要一环。那么,处在“放心肉”生产基础环节的养殖场的情况又如何呢?
7点50分,体察团成员来到位于曾都经济开发区龚家棚村龙潭畜牧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一提起养猪场,人们第一感觉往往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但走进龙潭畜牧有限公司养猪场,尽管是炎炎夏日,厂区内弥漫着栀子花香,黄瓜、豇豆等时令蔬菜挂满枝头。
体察团成员径直来到饲料加工车间,只见工人们将玉米、麸皮等按照配比正在进行加工。“饲料中有没有添加有害添加剂?”体察员王玉环开门见山地问道。
“我们的饲料不添加任何有害添加剂。”工人介绍道。
18栋标准化猪舍比邻而立,五位体察员代表穿上防护服,在消毒室消毒后,走进猪舍,1000多头生猪有的在进食,有的在酣睡。公司负责人冯茂军说,为了保证肉质的安全,给猪喂食的饲料,全部要经过检验合格后才投放到猪舍,确保安全、无公害喂养。区畜牧局防疫员会按时上门免费防疫,传授技术。
走出养殖场,不远处,一栋崭新的房子跃入体察员眼帘。冯茂军打开院子大门,带领大家走进房间。“这是去年7月,投资30万元建成的一座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场。”冯茂军介绍,这台有机废弃物处理机可以对病死猪进行分切、绞碎、发酵、杀菌、干燥,并添加专用微生物菌,最终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无害有机原料,实现批量环保处理,消除病原菌的功效。
看到体察员半信半疑的目光,冯茂军打开墙角的一个袋子,袋子装着黑色粉末,一些猪毛清晰可见。“这些废物如何处理?”面对体察员的疑问,冯茂军回答道:“处理后的废物可以用作鱼饲料或有机肥料。”
市场上:价稳量升
市场作为“放心肉”流通环节中的最后一环,联系着千家万户。“放心肉”在零售终端的情况如何?
9点30分,体察团成员来到中百仓储清河路店。
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货柜,冷鲜肉柜前,市民们正在挑选精瘦肉,超市工作人员头戴工作帽,身着白色工作服,正在为顾客剁排骨。货柜前悬挂着猪肉产地合格证的票据。
“五花肉22元每公斤,精瘦肉27元每公斤。”笔者看到,显眼位置标着当日的猪肉价格。正在挑选五花肉的市民宋瑞与笔者攀谈起来:“在超市里面买的猪肉品质好,价格合理,吃着放心。”
“超市里面的猪肉如何保鲜?”体察员童治平道出了消费者关注的一个问题。
“各位消费体察团成员,请跟我来!”在超市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来到肉制品冷冻库区,尚未走进,一股股寒气扑面而来,工作人员打开冻库大门,白色冷气在空中萦绕。“我们店成品肉购进、储藏、销售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这里是标准化储藏设施。”工作人员介绍说,该店坚持每日公布检疫情况,食药监部门实行包保监管责任制,确保了成品肉安全。
五眼桥市场是城区较大的菜市场,众多的市民习惯到这里买菜。9点50分,体察团成员来到市场猪肉摊前,察看生猪成品肉出售情况。
四个小时之前还在长信肉类加工公司的生猪,此时,已被商贩们分肢解体,分门别类摆放在摊前,供市民们挑选。
“你会辨别病猪肉吗?”体察员陈林与正在购买猪肉的王婆婆聊起来。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要来买一些新鲜肉,买的多了,卖猪肉的店家都熟悉了,他们不会把病猪肉卖给我的。”王婆婆笑着说,食品的“食”字,上面是一个人字,下面是良心的良字,店家都是有良心的人。
正在一旁的店老板接过话茬:“我们经常告诉消费者,看猪肉的颜色来辨别肉质的好坏,合格新鲜的肉一般呈暗红色、脂肪白净。我们出售的都是放心肉,随着端午节的到来,猪肉销量明显攀升。”
后厨里:管理规范
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小炒肉,一盘热气腾腾的红烧肉,一锅香喷喷的排骨汤……当这些美食呈现在食客面前,挡不住的诱惑令食客垂涎三尺。诱人的美食面前,食客们是否思考过:这些美食从何而来?美食在烹制过程中是否干净卫生?
众多的食客在享受美食带来快乐的时候,却忽略了美食加工制作过程。
10点58分,体察团成员来到随食印象后厨。
一尘不染的案板上摆放着各种蔬菜及配料,厨师们身着白色工作服,头戴工作帽,在各自岗位上操作着,偌大的空间,竟然没有一丝油烟味道,干净的的地面找不到一片菜叶,一排大灶前,厨师们精心烹制着佳肴,每个厨师的名字张贴在醒目位置。
切肉、洗净、下锅……一套娴熟的动作在主厨的演绎下,令体察团成员目不暇接,好几位体察团成员纷纷拿出相机、手机,定格下这一精彩的瞬间。
储藏间、择菜间、凉菜间单独而设,储藏室里,佐料货架像超市一样陈列着各种佐料。择菜间里,垃圾当即运走,各种蔬菜洗净后整齐划一地摆放在篮子里。凉菜间里,厨师们制作的凉菜拼盘造型各异。
“平时也是这么干净整洁吗?”体察员黄耀质疑道。
“我们酒店有标准化储藏间,专人负责管理,工作人员持有健康证。”随食印象酒店经理介绍道,厨房各种制度规范齐全,排烟、排气、污水排放管道全部按照标准化设计,各楼层餐厅传菜由传送带传菜,既保证了菜品质量,又达到节省时间、方便快捷的目的。酒店经理边说边演示给体察团成员看。
“以前去酒店吃饭,只知道品尝美味佳肴,今天到后厨一看,心里敞亮多了,以后去酒店吃饭,还是要选择厨房卫生达标的饭店,只有好的环境,才能烹制出干净放心的食品。”体察员陈小波有感而发。(运来 聂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