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悲恸声声迎英魂 ——李春潮英魂回乡现场直击 李春潮遗像和遗物 回来了,回来了,我们随州的英雄回来了,我们随州的好儿子回来了!7月9日下午4时33分,伴随着悲沉的汽笛声,晚点13分钟,载着李春潮遗像遗物和亲人的D5245动车在大家的期盼下,缓缓停在了随州火车站。 自发地来到火车站迎接李春潮英魂的市公安局、市交警队有关领导、湖北警官学院的校友和随州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等一行数十人排着整齐的队伍,眼含泪花,面露悲痛,迎接李春潮英魂回乡。 “我兄弟被安葬在了他工作的地方,但我们要把他的魂灵接回家乡。”手捧着李春潮遗像的大哥悲痛地说。 7月9日晨,昨天还是晴好天气的江苏省淮安市,突然下起了小雨。5时20分,李春潮生前所在警队的22名战友一起来到李春潮父母下榻的淮安迎宾馆,为李春潮父母和兄弟送行,他们双眼含泪,紧紧握住李春潮父母的手齐声表示:我们这22人都是您们的儿子,都是李春潮的兄弟,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照顾好李春潮的家人和儿子并去看望老人。他们希望老人能够经常到淮安来玩。 早晨六点整,李春潮父母和兄弟在江苏省淮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三大队副大队长潘献发和淮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一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王志国的陪同下,带着李春潮的遗像和部分遗物赶回随州。 随州火车站,市交警四大队二中队队长张祥接受记者采访时,泪水在他眼里不停地打转:“在人生的生死关头,李春潮把生的机会留给他的同事,留下了年仅十三个月大的儿子和年轻的妻子,上面还有年迈的父母,我们一定要学习他这种舍己救人和敬业的精神,同时我们要力所能及的帮助李春潮的家属,做好他们的善后工作,希望英雄一路走好,向英雄敬礼!” 心连心志愿者协会的余登科悲痛地说:“李春潮是我们随州人骄傲,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我们这个和谐社会传递正能量的楷模。他的英雄壮举和英雄事迹,我们将永远铭记。” 下午4时39分,迎送李春潮英魂的车缓缓从随州火车站开动,驶向英雄的家乡——广水市余店镇,一个小时的行程,车里除了李春潮母亲低低的泣声外,空气好像凝固了,大家坐在车里,一脸的严肃,默默地注视着车的前方。 下午5时33分,大家顺利到达广水市余店镇。 李春潮,你看见了吗,这是你的故土,这是生你养你的地方,你看,你看看啊,道路两侧站满了前来迎接你的人,余店镇镇委、镇政府的领导来了,余店镇派出所的干警来了,你的大学老师来了,你的小学老师来了,你的发小来了,你的亲戚朋友都来了,来迎接我们的英雄,迎接离开家乡18年的英雄,你,终于回来了。 哭声震动着大家的心灵,悲声飘荡在余店镇的上空,整个余店镇都在为李春潮致哀。余店镇不愿透露姓名的党委副书记不停地用手抹眼泪:“为李春潮父母有这样英雄的儿子而骄傲,也为我们余店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余店镇将号召全镇人民向李春潮学习,让李春潮的英雄事迹家喻户晓,让李春潮的精神在余店镇世代传承。” 朱凯芝是李春潮大学时的老师,看到关于李春潮的英雄事迹报道和获悉今天回家的消息后,她专程从武汉赶到李春潮家,“来送李春潮最后一程。”朱凯芝老师清楚地记得,“李春潮当年可是我们班的优秀学生,我这一辈子都记得李春潮英俊潇洒的样子,更忘不了他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当问到有什么话要对李春潮说时,朱老师禁不住泪如泉涌:“我为失去这样一个优秀的学生而痛心,也为我们学校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将把李春潮的事迹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宣传,号召全校师生向李春潮学习,学习他在生死关头把生的机会留给别人的那种舍己救人的大无畏精神。” “他从小就是个听话的孩子,学习认真,做事乖巧,团结同学,善于帮助别人。”回忆李春潮读小学的那段岁月,他的小学老师段宏泉感概万千,“可惜了这孩子……” 王志国,李春潮大学同学,现任江苏省淮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一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他和李春潮在读大学时同系同专业同宿舍,上下铺,工作后同支队同大队同中队同宿舍,“我们共同学习和工作了18年,从18岁开始我们就没有分开过,18年来,我们亲如兄弟,从没有争吵。生活中,他经常照顾我,工作中,我们一直互相支持,没想到18年的兄弟和战友,他没有留下一句话就这样离开了我们,是那么的突然。”王志国不由得痛哭起来。 与王志国一同护送李春潮英魂回家还有江苏省淮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三大队副大队长潘献发,他向我们讲述了李春潮牺牲时那生死的一瞬间,“7月1日上午9点16分,在京沪高速淮安段一辆失控的面包车撞向正在执行公务的交警李春潮、辅警胡乐。生死的那一瞬间,李春潮不顾个人的安危,奋力推开胡乐,喊出了人生最后一句话:“快跑,向外跳!”自己却被车撞飞了4米远,随后送医院急救,当晚23时他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最悲伤的莫过于李春潮的母亲张巧玲老人。老人一边哭一边告诉记者,7月1日中午12时许,63岁的张巧玲老人得知儿子“出事”的消息后,和老伴带着老大老二两个儿子从老家湖北赶到淮安,等他们赶到淮安,看到的却是已经永远离开他们长眠的小儿子。“做梦都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张巧玲老人抺着泪说,儿子从小为人正直,是个大孝子。也是兄弟三个最能干、最聪明、最帅气的一个。“参加工作13年来,和我们相聚的时间只有一两个月,每年春节都是因为忙于工作,都不回家。回家最近一次,是今年清明回家祭祖。”谈到儿子的牺牲,母亲张巧玲坚强地说:“这是他应该做的。他做得对!”最让老人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三(李春潮,笔者注)走的时候身上盖着党旗,这是我要求的,因为他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 英雄走了,他把他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他最热爱的职业,生命最后的时刻站立在他的岗位上,他的行动彰显了他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在异乡的土地上,李春潮用他那宽博无私的精神,振奋了所有的人,向英雄致敬! 采访结束,记者站在李春潮的遗像前,向这位英雄深深鞠了一躬。英雄,一路走好! ——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人物档案】 李春潮,男,汉族,中共党员,湖北省随州广水市余店镇横山村人。1979年10月生,2002年4月参加公安工作,淮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二中队二级警员。 从警以来一直在南北交通大动脉——京沪高速公路上默默耕耘。13年来,他办理各类治安刑事案件18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人,查处交通违法行为22万余起,无一受到投诉;先后从交通事故现场救出60名伤员,挽救群众生命13人,为群众做好事120多件,资助困难群众2万余元,为灾区捐款近4万元。 13年来,他多次立功受奖,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执法标兵。 李春潮战友王志国(右)和潘献发 李春潮的亲人带着他的遗像回到随州 母亲和亲朋痛哭 吴店镇政府领导(右)慰问李春潮家属 湖北警官学院老师朱凯芝(左)慰问李春潮家属 李春潮邻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