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唐县镇二小有一位老教师,快接近内退年龄了,仍然战斗在教学第一线,并且担任着班主任工作。他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爱,在教师这个光荣而神圣的岗位上任劳任怨一干就是36年,当了36年班主任,他就是我校六﹙2﹚班班主任敖胜光老师。他常说,既然选择了教育,选择了当教师,就要有高尚的师德,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精神,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老师这个光荣称号。30多年来,他工作一贯认真负责,甘于奉献,关爱学生,用优良的品质、高尚的人格履行了一个教师应该履行的职责。 一、班级管理 德育为先 30多年来,敖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卓有成效。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经验特别丰富。30多年来,他所管理的班级从来都是德育工作好,学生纪律好,学生学习成绩好,班级安全管理好,学校满意,家长满意,社会评价高。他的班级管理在以下几方面做得尤其突出: 1、 循循善诱 以德服人。 敖老师当班主任很有亲和力,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对学生多讲模范英雄人物,多讲身边的典型事例。学生是单纯的,只要你有耐心,方法得当,学生是会感动的。敖老师还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以德服人,亲近学生,和学生交朋友。一贯发扬民主,有事同班干部商量,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模范、领导作用。这样,班主任工作就事半功倍。每个学期学校都要举行几次大型活动,他总是精心组织安排,基本上都会获得很好的名次,很好地培养了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班级凝集力特别强。因此,他们班每学期的班级管理量化打分和学生考试都名列前茅。 2、工作认真,一丝不苟。 敖老师从早到晚紧跟学生,及时发现班上的各种问题,哪个学生违纪敖老师都随时找他谈话,哪个学生病了,敖老师及时送学生到医院治疗,哪个学生有思想情绪,敖老师马上进行心理疏导,总是能迅速解决处理各种问题。 3、关心学生,细致周到。 若天气快要转凉,他提前检查教寝室玻璃是否完好;天气热了,学生寝室有蚊虫叮咬,他天天为学生们打灭蚊药,或者点蚊香;学生成绩下降了,总是耐心地帮助学生找原因,然后想千方设百计提高学生成绩。 二、心系学生 无私奉献 “人不能爱一行干一行,但必须是干一行爱一行”。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学生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能时时刻刻想着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敖老师虽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业绩,却能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不迟到,不早退,从来没有因为私事连续请两天以上的假。特别是近几年来身体一直不够好,胸闷气胀,走路腿发软,经常吃药。有一次医生建议住医院治疗,敖老师只好办了家庭病床,也不愿意耽误学生的课,拔了吊针又回到学校上课,总怕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敖老师的3个孩子,都在外地上班,老伴常在子女那边,因此常年都是敖老师一人在家,生活十分不方便,有人劝他提前退休,孩子们也支持他过去,他怎么也不肯,不愿意离开可爱的学生,不愿意离开挚爱的三尺讲台。这种对教育的挚爱真是令人钦佩! 三、老骥伏枥 甘洒余热。 2010年8月份中心学校下文件要求三中派两名优秀教师到黄庙小学支教,敖老师得到消息后第一个报了名,他的个性就是哪里有困难他就到哪里,况且黄庙学的孩子们还眼巴巴的望着支教的老师们早日过去呢,他能袖手旁观吗?领导考虑他态度坚决诚恳也就只好同意了他的请求。那里生活条件、工作条件都要比原单位差,但他没有丝毫怨言,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着。那一年里,他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和两个班的语文课,还负责学校的通信报道工作。一年的支教工作结束,他所教的两个班语文课在全镇名列第一名和第二名,且有两名学生在作文竞赛中获奖,该校领导和老师们非常满意。他在支教工作总结中这样写到︰“重温自己的支教生活,虽然平淡,却受益非浅,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人生道理,开拓了眼界,锻炼了能力,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1年10月湖北省教育厅下发了广大教师课外访万家活动的通知,家访的精神刚刚传达,敖老师就毫不犹豫参与其中,骑着一辆旧自行车“爬山涉水”不辞辛苦挨家挨户走访学生,利用一个月全部的双休日走访了本班的40多名学生,人虽然很疲劳,却很值,因为他为学校和社会之间架起了一道道五彩缤纷的心灵彩虹。 近几年电脑教学网络教学走进课堂,为了适应新的教学需要,敖老师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巨大的耐心坚持学习电脑。年纪大了,眼睛不好,手又笨,他总是多花时间,经常向年轻的同志请教,还向自己的子女请教。通过不懈努力,他现在在电脑上查资料、备课、下载资料、传送文件都没有问题,还建立了班级博客,在博客上为学生布置作业,查看学生的作业等,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总之,敖老师老骥伏枥,甘洒余热的精神感染着我校的师生们。 育人师德在先,奉献催人向前,敖老师虽已年近六旬,但他用自己那博大无私的爱深深的感染教育每一个孩子,用毕生的心血滴洒在孩子的心田,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新一代的“人梯”和“铺路石”,做生活强者。同等年龄的别人已退居二线干点杂事,他却在教学的最前线用满腔的热情,用园丁的品质,春蚕的志向,蜡烛的风格,孺子牛的精神,为教育事业奋斗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