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41|回复: 0

    新生代农民工的困惑与梦想

    [复制链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发表于 2015-12-28 15: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苔花小小 于 2015-12-28 16:00 编辑

    新生代农民工的困惑与梦想
                   文/ 包洁梅
        在我国农民工群体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全国1.5亿农民工中他们占到60%,约9000万人,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农村长大后进城务工,或者随打工的父母在城市长大后也加入进城务工的大军――他们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农民工群体的主力,作为一个特殊的新型群体,他们展现出自身的特质。本文采访了曾都区南郊曾经一个村级小学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都出生在1989年-1990年间,大部分初中毕业后,读了中专或技校便外出打工,如今正是25岁、26岁的年龄,正值结婚、生子、立业之时,以他们的成长为例,他们的遭遇,他们的困惑与无奈可以说当今社会新生代农民工的一个缩影。
         这个班级的学生是1996年入学的(一年级),总共有33人,男生14个,女生19个,他们当中近30人,16、17岁便选择了外出打工,如今已有7、8年,大部分人已经结婚生子,有的婚后继续奔波在大城市与乡村之间,有的开始往随州市内发展,希望能够在随州立足。
         他们之中,有冒着酷暑严寒常年在建筑工地与水泥沙子打交道的打工族;有往返于宿舍和办公室之间,过着相对固定生活的上班族;也有凭着个人胆识,只身奋斗的创业族……他们有自己的困惑,也有自己的梦想。
    conew_1996年该班同学入学合影.jpg
    1996年该班同学入学合影
    conew_2014年春节部门同学聚会合影.jpg
    2014年该班部分同学聚会合影

    职业技能达不到工作难提升
         刚忙完双十二电商活动,在广东佛山一小型电商公司做美工设计的魏建终于松了口气。2015年的工作即将接近尾声,忙完这一段他准备提前回随州陪陪已经怀孕的妻子。
    说到自己的工作,魏建感慨颇多。2008年读完技校,他便跟着同学们一起南下打工。他先是在珠海一家电子厂做流水线工作,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而且还是两班倒,经常熬夜。刚刚十八岁的年纪,没过多久魏建就受不了这样枯燥的工作。
         在珠海熬了两年后,他便回了随州,在父母的安排下跟着亲戚学做不锈钢窗子,每天一天到晚都干着体力活,工资又低,干着,干着他觉得很迷茫。“我在技校里学的是平面设计,可是工作之后,都是干的体力活,我有点不甘心。”魏建说,当时他想既然自己也学了门技术,就不要再干这种“体力活”了。
         2012年,魏建带着梦想,再次来到广东,想找一门设计方面的工作。“哪知,这时候才知道自己在学校学的都是皮毛,想做设计,大点的公司进不去,小公司又觉得太差了。”魏建说,那是才料到自己高不成低不就。
         在广东找了一段时间,他最终进了佛山一家电商公司做美工设计。“这家公司共20人左右,每天八小时工作制,所有的节假日都只休息一天。”魏建说,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先学学技术再说。没想到在这里一干就干了三年多,工资到现在涨到5000元左右,却没有五险一金。
       “以前觉得还无所谓,去年腊月我结婚了,媳妇儿也怀孕马上要生产了,再这点工资就养活不了家了。”说到这,魏建觉得压力山大,同时又有点苦恼。“我也想进像阿里巴巴那样的大公司,但我现在的技能水平达不到。”
        “目前我已经在网上联系了一家培训学校,过完年后我就去进修学习,提高技能”说到之后的打算,魏建还是很憧憬。等孩子生下来后,他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后,他打算和妻子一起到外面再拼搏几年,挣点钱,回随州市内买套房子。
    conew_在电商公司做平面设计的魏建(右一).jpg
    佛山一小型电商公司做美工设计的魏建(右一)


    长期远距离情感孤独无依
        在深圳闯荡了7年,陶俊杰去年回到了随州。当记者问到为什么回随州呢?陶俊杰一脸疲倦地说,“厌倦了外面的生活。”
        “每天从早上七点半工作到晚上七点半,一天工作十一个小时,除了睡觉,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车间里”陶俊杰说,他在深圳一公司做模具数控,厂里包吃包住,一个月休息四天。他说,在厂里除了工作就是工作,跟外面接触很少。每天晚上七点半下班后,回宿舍冲个凉,再吃个饭,有时候去公共休息室看看电视或电影,有时躺在床上玩玩手机、聊聊天便睡觉,生活太无聊了。
    陶俊杰说,回随州也是父母“催”回来的。“和我一样大的同学和朋友都结婚了,家里很急,一打电话就催。”在外面打工,父母不希望他找外地媳妇,网上认识的又觉得不可靠。前两年过年回家时,父母也相继帮他介绍了几个随州姑娘,都因为距离问题而不了了之了。
        其实像陶俊杰这样的不在少数,他们厂里的很多24—28岁之间的青年因为工作空间封闭,缺乏交流,距离遥远等问题都还没有对象。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个班级曾经的19个女孩子,如今已经有13个结婚了。她们中大多曾经在南方打工几年,后经家人介绍相亲,然后回家嫁人,在家带小孩。
        曾经有“班花”之称的李丽便是其中的一个女孩。她读完技校便随着潮流到南方一电子厂打工,后经父母介绍认识同样在外面打工的刘晓强,后两人结婚。怀孕后李丽便回到了随州,生小孩、带小孩,丈夫还是在外面打工。一说到丈夫,李丽脸上充满了思念“他们公司里忙,一年到头才回来一两次。等孩子再大点,我也跟着出去了,可是把孩子丢在家里爷爷奶奶带,我又不放心。”


    压工资、无保险、生活压力大
        相比以上,陈海军的经历就简单多了。他读完中专便在随州市内一机械厂内打工,如今已经7年多了。今年9月份他结婚了,媳妇刚刚怀孕。按说,他的生活相对比较稳定。然而,最近他感到压力山大。
        “最近晚上都睡不着觉,操心啊。”见到记者采访,陈海军揉着头发,满脸焦躁。陈海军说,今年厂里效益不景气,工资都压了8个月没有发了,厂里好多员工都相继辞职了。老板承诺年底会结清工资。如果年底还没有发工资,恐怕年都不好过了。
        去年陈海军在父母的帮衬下,凑了10万元首付,在碧桂园买了一套房子,每个月还要还2千多的房贷。今年结婚,房子装修又找亲戚们借了10多万。如今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厂里却不景气。
        “在这里都干了7年,已经有感情了。工资也从以前的一千多涨到了现在三、千,只要厂里不压钱,我们总不是努力干”陈海军说,厂里曾经还承诺工作两年后就给大家买保险,可是这两年经济不景气,保险也没跟大家买了。
    conew_正在工作的陈海军.jpg
    正在工作的陈海军


    回随州立足是大家共同的梦想
        “在外面呆几年,挣点钱,回随州市内买套房子……”
        “打工不可能是一辈子的事,先存点钱,过几年就回随州开个小餐馆……”
        在采访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在外面发展不是长久之计,都希望能回随州买套房子,做点小生意。
        作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对土地缺乏依恋和对城市生活的认同,他们不甘心回老家种地;可是留在大城市,他们又缺乏充分的经济支撑,并且无法享受到很多城里人同等待遇。既无法退回农村,也无法融入大城市,很多人选择回到像随州这样的四五线城市,希望能够通过在外面学到的技能,通过他们的勤劳,在这个城市留下一席立足之地。
    ——原载《领秀随州》杂志2016年1月刊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