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141|回复: 90

    《孙子兵法》

      [复制链接]

    23

    主题

    601

    回帖

    1万

    积分

    铜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427
    发表于 2016-1-5 00: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孙子兵法》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孙武兵法》,孙武撰。孙武,生卒不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从齐国流亡到吴国,辅助吴王经国治军,显名诸侯,被尊为“兵圣”。

      《孙子兵法》是现存最早的兵书,凡十三篇,每篇皆以“孙子曰”开头,按专题论说,有中心,有层次,逻辑严谨,语言简练,文风质朴,善用排比铺陈叙说,比喻生动具体,如写军队的行动:“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军争篇》),既贴切又形象,且音韵铿锵,气势不凡,故刘勰称“孙武兵经,辞如珠玉”(《文心雕龙·程器》)。想来以作战的缜密思维为文章谋篇布局,对孙武而言如烹小鲜矣。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军事理论 ,把政治作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归纳出战争的原理原则,举凡战前之准备,策略之运用,作战之布署,敌情之研判等,无不详加说明,巨细靡遗,周严完备,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二千年多来一直被视为兵家之经典,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毛泽东对《孙子兵法》推崇备至,而孙子所主张的智、信、仁、勇、严则成为中国军人的“武德”。

      该书迄今最早的传世本为1972年山东银雀山出土的汉墓竹书《孙子兵法》,惜为残简,不能窥其全貌,经汉简专家整理小组整理,于1975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现存最早的刻本为南宋孝宗、光宗年间的《十一家注孙子》本;又有《武经七书》本《孙子》,1935年中华学艺社影印。其注本以曹操注最早,《平津馆丛书》所收影宋本《孙吴司马法》中有《魏武帝孙子》。此后注家颇多,如清孙星衍的《孙子十家注》、朱墉的《武经七书·汇解》、夏振翼的《武经体注大全会解·孙子》,近人杨炳安的《孙子会笺》,今人吴九龙的《孙子校释》、吴如嵩的《孙子兵法新论》等。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601

    回帖

    1万

    积分

    铜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4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00: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计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601

    回帖

    1万

    积分

    铜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4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00: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601

    回帖

    1万

    积分

    铜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4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00: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601

    回帖

    1万

    积分

    铜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4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00: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601

    回帖

    1万

    积分

    铜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4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00: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601

    回帖

    1万

    积分

    铜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4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00: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601

    回帖

    1万

    积分

    铜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4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00: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601

    回帖

    1万

    积分

    铜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4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00: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601

    回帖

    1万

    积分

    铜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4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00: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