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30|回复: 33

    教育名人名言

      [复制链接]

    11

    主题

    611

    回帖

    1万

    积分

    铜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858
    发表于 2016-1-11 22: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顽强的回忆是一种劳动,这种劳动有时也是相当艰巨的;但是必须使儿童逐渐习惯于它,因为 遗忘的原因往往是懒于回忆被遗忘的东西;因此,对记忆痕迹漫不经心的恶习就根深蒂固了。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说那些当学生稍有遗忘就急于提示而不耐心等待的教师,是在损害着儿童的记忆。

    ——[俄]康·德·乌申斯基:《乌申斯基全集》第10卷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611

    回帖

    1万

    积分

    铜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85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22: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把课堂变成问答会。……但是,只要学生能提问题,这就是重要的条件之一,它有利于形成和巩固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单纯地听教师讲课不能充分发动学生的精神力量。正象我们在第一次谈话中所说的那样,只有当学生自己发觉在对教材的理解上还有这样或那样的衔接不上的地方时,他们求知的渴望才会产生和增长起来。当某些不相符合的地方引起学生的警觉,当他们感到还缺少某些成分才能使知识相互“吻合”的时候,这就是好事。

    ——苏]列·符·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第50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611

    回帖

    1万

    积分

    铜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85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22: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达到透彻领悟的材料,特别是达到概括性领悟或理解程度的材料,会变成个人的个性结构的一个持久的部分。或者如果教师们很理解有关的基本心理学原理,那么,所有学校的学习就可能具有这种性质。

    ——[美]莫·L·比格:《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611

    回帖

    1万

    积分

    铜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85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22: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 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2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611

    回帖

    1万

    积分

    铜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85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22: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使学生找寻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运动是由上而下进行的;在第二种情况下,运动是由下而上进行的。前者是学生由顶峰开始,努力走向基础;后者是从基础开始,学生站在基础上面,然后进到终点,升到顶峰 。

    ——[德]阿·第斯多惠:《第斯多惠教育文集》,摘自达尼洛夫《教学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611

    回帖

    1万

    积分

    铜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85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22: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验证明,小学首先应当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小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授予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能力包括一系列与掌握知识有关的技能:会谈、会写、会观察周围世界中的种种现象、会思索、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形象地说,这些技能是工具,没有这些工具就不可能掌握知识。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将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611

    回帖

    1万

    积分

    铜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85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22: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应当以语文为,还是应当以科学的专业教育为主呢?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照我的见解,这一切都是次要的。如果青年人通过体操和走路训练了他的肌肉和体力的耐劳性,以后他就会适合任何体力劳动。思想的训练以智力和手艺方面的技能锻炼也类似这样。因此,有个才子讲得不错,他对教育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

    ——[德]阿·艾因斯坦:《论教育》,《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第70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611

    回帖

    1万

    积分

    铜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85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22: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人生不外乎意志;人与人互相关系,莫大于行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顾欲求行为之适当,必有两方面之准备:一方面,计较利害,考察因果,以冷静之头脑判定之;凡保身卫国之德,属于此类,赖德育之助者也。又一方面,不顾祸福,不计生死,以热烈之感情奔赴之;凡与人同乐,舍己为群之德,属于此类,赖美育之助也。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第174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611

    回帖

    1万

    积分

    铜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85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22: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人的世界观统帅着他的思维、感觉、意志、活动等一切精神生活领域时,知识就变成了起作用的东西。在创造性劳动中培养思维,这是教学技巧的重要表现,凭借这种技巧,教养使人变得聪明起来。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论个性的全面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611

    回帖

    1万

    积分

    铜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85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22: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礼记·学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