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07|回复: 2

    “互联网+”在农村仍然遭遇发展瓶颈

    [复制链接]

    2005

    主题

    2万

    回帖

    89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898454
    发表于 2016-1-26 09: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网速慢 经济差  缺技能
    “互联网+”在农村仍然遭遇发展瓶颈

        以 QQ、微信、微博为主的新网络媒体作为新形势、新常态下宣传的载体和平台,对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借助于现代信息化传播平台,微博、微信、QQ、微视、手机短信等新兴传播方式突飞猛进、立体开花,新媒体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直至影响着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刻变革。
        互联网诞生的数十年来,互联网企业以“互联网+”的方式改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行业,唯独在农业的上的进展不大。原因在于农村的生态系统更为复杂,本质上,农村资源与社区资源类似,但是又有区别:社区资源的大部分都是消费者与用户,部分参与进去的是商家;而农民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城里人需要的商品他们也需要,农作物既可以在集市上直接供给终端消费者,又可以卖给商家。这使得供应链进一步下沉与延长,同时农村与商家之间是一种双向的供需关系。
        通过调查发现,“互联网+”在农村仍然遭遇发展瓶颈。
    网速慢,网页卡,干着急。
        农村地理环境复杂,居住也不集中。据调查,当前农村绝大部分乡村只有电信的ADSL有线虚拟拔号接入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就在于需要固定有线电话网络。因受条件的限制,通信网络线路基础建设难度较大,架设网络线路成本相对较高,有的村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装上电话。
        即便是这样,网速慢的现实广受村民的诟病,在随县新街镇某村,记者发现,有一个村民小组以前牵了网线的村民,现在几乎都自愿“断网了”,家中的电脑成了摆设,甚至蒙上了厚厚一层灰尘,这些村民断网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网速慢。在该组仅存的还在上网的杨姓村民家里,记者打开电脑,随便打开一个网页,竟然需要八分钟的时长,“你们说说像这样的网速,叫我们如何上网?别说互联网+了,就是随便上个网浏览一下网页都困难。”
        像这种情况并不是发生在这一个地方,在我市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这几乎是一个通病。诚然,互联网在现代传播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只有当互联网能够为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发挥作用时,它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技术工具。农村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整体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中国互联网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因此,在农村普及互联网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问题的关键之一就是如何提高农村网速,解决农村网速慢的问题。
    经济差,买不起,用不起。
        电脑是互联网接入最主要的终端设备。在农村家庭的年均纯收入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有的只能够买一台配置低端的台式电脑或根本买不起一台台式电脑。这是制约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提高的最主要硬件因素。虽然农村居民的收入和电脑拥有率在增加,但这一点仍旧是农村互联网发展的瓶颈,是制约农村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买不起电脑,高昂的上网费用也让农民承担不起,据了解,以电信四兆网速为例,城市年费仅需要600元,而农村则需要720元甚至更高,有关单位给出收费高的理由很简单也显得有些无奈:线路太长,成本过高。当然,牵网线上网对于住在边远地区的农民来说几乎是一种不敢想象的奢望。
        曾都区洛阳镇某村,这里曾经是随州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走进村里,几乎看不到村里有电信部门的网线,记者调查时,村民的回答几乎是异口同声:“买不起也用不起。都(指电脑和牵网线)太贵。”
        农村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为了让信息技术和服务惠及农民群众,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电信和互联网发展的扶持力度,只有这样,互联网+在农村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并惠及千家万户。
    缺技能,不会玩,玩不转
        虽然互联网在中国已经发展20多年,但是在农村,互联网仍然是相对较高学历人群的工具。互联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虽说互联网的简单应用不需要高深的编程知识和强大的英语功底等。但理论基础知识是不能少的,这就需要科学系统的学习培训和灵活多变的动手操作能力。
        2015年10月,记者在万和镇某村采访时发现,一位50岁左右的刘姓大哥正在网上斗地主。“你怎么上网斗地主?”“我就只会在网上斗地主,不会搞别的。”
        通过调查了解,目前农村绝大多数人(80后出生的除外)根本就不会上网,他们甚至不懂上网的基础知识,如打字、搜索等,更别说让他们在网上搞经营了。他们所谓的上网就是靠儿女们回家下载几个游戏软件,在无聊的时候玩玩游戏打发时光而已,要想让他们真正学会上网,并利用网络搞经营,就目前来说还不现实。
        因此,各级政府小积极想办法聘用电脑教师对农民进行培训授课,主要讲解电脑的基本操作、WindowsXP系统操作基础、文本处理、常用的软件安装、互联网的基础及应用、网络病毒的防护、常用农业网站介绍等知识,老师的讲解内容应切合农民实际需要,操作容易上手快,只有这样,学员们的学习兴致就会提高,培训效果也会明显。
    抓发展,促服务,缩距离。
        由于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起步时间不长,因此关于农村生产和生活的信息内容不够丰富,不能真正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对信息的需求。所以,一方面是各大运营商要根据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结合中国农村居民的结构特征,通过简单易行的操作方式,有针对性地提供生产和生活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农村的基层领导干部要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特征,配套整合农民切实与农民相关的信息,积极推动农村基层网站建设,将互联网对农民生产和生活有益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
        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手机下乡”来缩短城乡的“二元结构”,给广大农民搭建有效的信息获取平台,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切实改善农民生活、帮助农民致富。“手机下乡”不仅仅是终端设备在农村的普及,更强调的是基于手机下乡的信息下乡。信息下乡的涵义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通过“村村通工程”和“手机下乡”等信息服务,更好地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一条“信息高速路”。二是针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征,结合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提高农民使用手机获取信息的意愿,切实有效地让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所搭建的信息获取平台,让互联网+真正惠及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载2016年第二期《领秀随州》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0 金钱 +40 贡献 +40 收起 理由
    双人鱼 + 40 + 40 + 4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4050

    回帖

    4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42089
    发表于 2016-1-26 11: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脑操作和信任,是比较大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9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259225
    发表于 2016-1-26 11: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村这个口子网不住是我们发展的一条差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