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正月初一的环卫工人 “我早晨五点半就开始清扫路面了,昨晚放炮竹,垃圾太多了!”正月初一上午八时许,正在青年西路清扫路面鞭炮纸屑的环卫工人张大伯告诉本网编辑说。 今年69岁的张大伯来自农村,现在在擂鼓墩小区居住,从2015年3月开始,他便承包了青年西路从擂鼓墩大道与青年西路交界处的红路灯至擂鼓墩小学附近,全长约600米路段的清扫工作。每天天不亮,他就第一个来到这里清扫路面,“这里是进入城区的第一站,也是城市的‘脸面’,不打扫干净有损城市形象。”老人说。 据老人介绍,他的身体还行,以前在农村做农活习惯了,虽然搬到城市居住,却闲不住,所以主动要求“找点事做。”他说,趁现在还能动弹,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既能为城市环境卫生做点贡献,也能为家庭减轻负担,还能锻炼身体,一举多得。 在和张大伯交谈的过程中,小编得知,在他的工作中仍然有诸多的困难,譬如说他曾经要求有关部门在这里放置一到两个垃圾箱,这样便于将垃圾集中处理和运走,但至今还没有得到解决。因此,现在他的劳动强度相比而言有点大,“除了清扫路面,还要把垃圾拉倒一两里外的曾都一中去,拉去了人家还不一定让我倒,几乎每天都为垃圾没地方到着急,有时候还要跟人家说好话,甚至扯皮。”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协调一下,在他工作的路段放置一到两个垃圾箱,既方便他集中收集垃圾,也方便附近居民,可以避免因为垃圾没地方堆放而随意乱扔,给当地环境带来影响。 当小编问及“正月间就不休息一会儿”的时候,张大伯笑着回答:“不能休息,我要是在家里休息了,这些垃圾就在路上‘休息’了,它们在路上‘休息’,我在家里就休息不下去。” 对于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张大伯说,现在年纪大了,走亲访友都是年轻人的事,如果家里来客了,我打扫完路面就回去陪陪,不耽误事,也不耽误陪客,反正我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你这样做儿女们都理解吗?”小编问。 “这有什么不理解的,要是他们不理解我也不可能出来做(打扫路面卫生),正是有了它们的理解和支持,才能让我坚持下来。”张大伯乐呵呵地说。 早晨的太阳照在大地上,也照在张大伯的身上,看着张大伯边清扫边远去的身影,笔者不由感叹:正是有了这些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才换来我们洁美的随州城。在此,向那些节假日仍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环卫工人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