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十二五”随州林业发展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提出“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神韵随州”、“圣地车都”系列战略。全市林业工作推进实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封山育林、木本油料产业三步走、绿化攻坚、绿满随州行动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一)造林机制实现新突破 一是公司成为造林主体。培育了丰年公司、丰源公司、神农苗圃等一批敢干有为的市场主体,解决了“无人栽树”的问题。全市每年公司化造林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公司造林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力军。 二是城乡统筹成为造林主战场。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林业生态示范县、森林城镇、绿色示范村建设,组织实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十大工程”,重点交通干线通道绿化,“三边三旁”造林绿化等重点工程,实现由单纯荒山荒地绿化向城乡统筹延伸,冲破“无地栽树”的困境 。 三是社会资本成为造林投入主导。通过实施木本油料基地奖励补助、绿满随州以奖代补等政策,运用集体林权改革的办法,鼓励老板上山、资本上山、产业上山。自2012年开始,全市每年以20万亩的速度推动国土绿化,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蓄积量保持稳定增长,荒山荒地大幅减少。2015年,全市完成绿化造林任务27.8万亩,其中随县、广水均突破10万亩,创历史新高;年造林总投入突破5亿元,缓解了“无钱栽树”的瓶颈问题。 (二)资源管理方式实现新转变 一是“关”。自2012年10月来,按照属地原则,采取关、停、并、转等方式,开展小型木材加工厂清理整顿,取缔和关闭无证非法小型加工厂111家,停止审批新的木材加工许可证,资源管理实现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监管转变。 二是“封”。 自2012年9月,经市委、市人大研究同意,下发了三年封山育林令,实行全域性封山育林,除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和非规划区速生丰产林、特色经济林之外,全面实行禁伐,把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资源保护摆在了突出位置,资源管理实现从一般号召向规划保护转变。 三是“严”。 实施林地征占限额管理,强化规划管地,以图管地,科学用地。严格林木定额管理、凭证采伐,从严控制省林业厅下发的林木采伐指标,封育期间,全市年均林木采伐量控制在6万立方米以内,资源管理实现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从普通管理向普通与重点相结合方式转变。2015年,全市林木采伐量5.97万立方米,仅占省厅下达限额37.5万立方米的16%。 (三)产业建设实现新奠基 一是培植样板。自2012年,出台木本油料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标准等文件,引导建成了一批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现代林业示范基地。如尚市万亩油用牡丹基地、丰年公司3万亩核桃基地、蕙兰谷兰花产业园成为全省林业示范基地建设单打冠军,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是扶持龙头。以项目为载体,扶持龙头企业。全市每年争取中央、省级林业专项资金达1亿多元,除了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长防林建设等常态性项目,在低丘岗地开发、林业产业发展等竞争性项目和林业生态示范县、油茶示范县等新增试点项目上也均实现突破。全市共培育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其中2015新增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 三是壮大产业。自2012年,全市每年以10万亩的速度突破性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全市累计改造和新建木本油料基地50万亩,受到省林业厅充分肯定。兰花、蓝莓、花卉苗木等新兴产业逐步成形,林业总产值保持快速增长,现代林业发展基础得到逐步夯实。 (四)依法治林实现新提升 一是简政放权,下放审批权限。积极对市(州)林业部门6大项11个子项的审批目录进行精简,市本级只保留临时占用林地许可、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野生动物驯养和繁殖许可、进入自然保护区开展各项活动4项审批事项,将 “临时占用林地审批”纳入了市(县)并审联批体系。 二是依法治林,持续开展严打行动。相继开展了天网行动、“利剑行动”、“火案侦破专项行动”、“绿满随州保护行动”等,依法打击涉林违法行为。2015年,全市共侦破查处涉林案件655起,打击处理涉林违法犯罪分子703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680余万元,成功侦办了公安部、国家森林公安局交办“8.1特大非法猎捕收售运输野生动物案”,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信息化手段侦破十大精品案件”之一,2个集体和7名民警受到公安局、国家森林公安局记功嘉奖。 三是强基固本,推进正规化建设。抢抓全国森林公安“五化”建设机遇,成功争取到全省唯一地级市森林公安信息化示范单位、国家森林防火三期项目、市级和曾都区森林公安局业务用房等项目,推进森林公安正规化建设。全市森林火灾整体形势平稳,寻根节、兰博会、全省绿满现场会等重大活动安保工作得到有效完成。 (五)林业宣传呈现新气象 一是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2013年和2014年,国家林业局分别授予随州“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市林业局获得市政府通令嘉奖。 二是成功举办第25届中国兰花博览会。2015年4月13日,第25届中国兰花博览会在随州成功举办。通过办展,培育了蕙兰谷、金兰园艺等3个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建花卉苗木基地2万亩,结束了我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滞后的历史现状。 三是成功开展寻找最美值绿护绿人活动。通过开展“寻找最美植绿护绿人”、“爱鸟周”活动,在全市树立了一批“兴绿、爱绿、护绿”的先进典型,营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风尚。 四是成功申报国家级生态公园、湿地公园。随城山国家生态公园被国家林业局纳入全国10处国家生态公园建设(试点);封江国家湿地公园、淮河源省级湿地公园、中华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获得批准建设,搭建了生态建设的新平台。 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们把握了一个大局,既坚持市委、市政府“生态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高举了两面大旗,坚持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创新三大机制,创新造林、投入、奖励机制;用好了四大载体,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封山育林、木本油料三步走、绿满随州行动;抓住了五个关键,改革创新、资源管理、产业发展、林业执法和能力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