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2|回复: 1

    历史人物:明玉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 16: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明玉珍
      (1331~1366)
      元末大夏政权的建立者。湖北省随州人,家世务农。至正十一年(1351),农民战争爆发,明玉珍集乡兵千余人屯青山,结栅自固。十三年冬,参加徐寿辉领导的天完红巾军,任元帅。十七年春,由巫峡引兵入蜀,克重庆,被授为陇蜀右丞。次年,克嘉定(今四川乐山),逐渐占有川蜀全境。二十年夏,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明玉珍不服,不与相通,自称陇蜀王,立徐寿辉庙于重庆城南,四时致祭。
      二十一年夏,以元进士刘桢为参谋。次年三月,受刘桢等人拥立称帝。国号大夏,以恢复汉族王朝的统治为号召,纪年天统,都重庆。仿周制,设六卿,以戴寿为冢宰,万胜为司马,张文炳为司空,向大亨、莫仁寿为司寇,吴友仁、邹兴为司徒,刘桢为宗伯。置翰林院、国子监。府置刺史,州置太守,县为令尹。设科举,策试进士。去佛、道二教,专奉弥勒佛。定赋税,十取其一。
      二十三年冬,遣万胜等领兵攻云南,败元梁王孛罗帖木儿。不久,梁王联合大理土官段功反攻,万胜孤军无援,退回。二十五年春,改六卿为中书省枢密院,以戴寿、万胜为左、右丞相,向大亨、张文炳为知枢密院事,邹兴、吴友仁等为平章。同年秋,遣使与朱元璋(即明太祖朱元璋)通好。二十六年夏,病故,遗嘱臣下固守川蜀,勿进取中原。子升继位,改元开熙。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遣使劝降,明升不从。四年春,朱元璋遣汤和、廖永忠、傅友德等领兵征蜀,夏军败溃。六月,明兵抵重庆,明升出降,夏亡。次年明朝户部统计,四川民户总共八万四千余户,其中二万三千余户被大夏官员占为庄户。
    分享到: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 16: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常遇春,字伯仁,回族, 安徽怀远人。。貌奇体伟,勇力过人,猿臂善射。原来当过土匪,在和阳地方后归顺了明太祖朱元璋。
      相传,常遇春
      率训队进驻九华山时,适逢天旱无雨,士兵饮水困难。于是,他亲自带领将士在九华山下寻水,忽然在五溪桥南边挖出了六股泉水,解决了部队饮水的困难。这六股泉水泉水是否为常遇春所发现,无从查考。但是常遇春结寨六泉口,大战九华山却是千真万确的。后人有诗可证:
      偏仄旁山行,溪流咽不呜。
      何年留古砦,犹复说开平。
      据史料记载,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初,朱元璋令常遇春与另一名大将徐达率重兵镇守池州防备。陈友谅统其兵众,部署袭取池州。徐达侦悉陈友谅的行动,令常遇春率精兵万人,设伏于六泉口。陈友谅兵至,全力猛攻池州城,徐达率领守军开城出击,常遇春伏兵掩其后,大破陈友谅军,斩首万余,擒捉三千,陈友谅败走江州(九江)。
      这次战役不仅恢复了皖南军事要地太平县,也使汉军龟缩于武汉不敢再犯。论功行赏常遇春功劳最大。朱元璋夸赞他说:“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
      常遇春当年设伏的地方就在今天九华山的大古岭、凤凰岭一带,并在百丈潭前留有诗文:
      赤汗透征袍,何如孝隐高。
      结庐亲冢侧,只为报劬劳。
      可惜,常遇春只活到40岁,就病死于柳河川。一生为将未曾败北。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人每称他为“天下奇男子”。死后,被追封为“开平王”,故六泉口又有“开平寨”之称。当地村民为纪念常遇春智勇过人,还在大古岭下的在百丈潭侧建庙祭祀,当时称将军庙,庙址所在村落因此得名将军村。该庙规模壮观,翘檐飞角,庙内塑有常将军全身像。抗日战争中庙宇为日军焚毁,但村民仍保留“拜将军年”的旧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