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76|回复: 0

    听课随笔

    [复制链接]

    11

    主题

    14

    回帖

    837

    积分

    一级队员

    Rank: 2

    积分
    837
    发表于 2016-5-18 10: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年级语文公开课已听了高老师、李老师、陈老师三位老师的同课异构《荷叶圆圆》一课。前面已谈过两位老师的听课感受,今天回过头再好好的将三节课进行品析,这三节课各有千秋,心里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与困惑。
          一、共性
         总的来说,三位老师的设计与课堂教学都做到了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因为对于人教版一年级的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识字量大,如果在教学中机械地读、抄、写,学生从精神到肉体都会感到疲倦、厌烦,影响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而在这点上,我们的三位教师都做的很好,越是在低年级,越是在学龄初期,越讲究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三位老师都很善于组织儿童学习,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三节课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是热情而主动的!
        二、异点
        1、识字教学。高老师课前以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学生识字,并提醒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记生字;李老师将识字环节安排在前面进行,后面还设计学生写字的指导,还让学生说说最让你难记(写)的字是哪一个,大家来帮帮你,以此来加强对难写字的教学与指导(赞);陈老师的安排更是将识字教学一路进行到底,课前检查生字,课中加强识记,课后巩固识字。
         2、拓展训练。同课异构对于第一位上课的老师来讲虽然选择的空间比较大,但我们都知道,从三位老师课堂的设计,我们发现三位教师都选择了仿照课文句子进行“说话与写话”训练,可结果各异。高老师是第一个讲,以首段为内容进行“给句子换个说法”的训练,由于所提供的说话对象是“荷叶”,因此,学生基本是围绕着课文的内容进行填写;而第二节课李老师就很容易的避免了这个问题,另辟途径先以“我是——,我在——。”进行说话,然后再次放开,以“荷叶是——的——。”句式对孩子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如学生的回答:“荷叶是(小蝴蝶)的(床)……”思维也更加开放了;到了最后一个主讲的陈老师时,她在将前两位老师的很好的拓展进行综合之后,加入了看图说句子:(     )是小兔子的(    );(    )是小蚂蚁的(     );(     )是小熊的(     )……学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富,语言也更加生动了。由此可见,多听别人的课更有利于取长补短。
       三、思考与困惑
        开题到现在已经一年了,在这一年的实验中,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在“经典诵读与语文课堂整合”的路上跋涉, 三位老师也各自拿出了自己课堂与经典进行渗透的精心设计,经过一年的实验与总结,我们发现中、高年级在经典渗透方面比较容易,无论是内容、写法、作者都可以进行相关的渗透拓展。可以说可供选择的内容很宽泛,切入点也是很灵活,但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就比较单一了,如何开辟低年级课堂教学的经典渗透的广度与深度,这的确是我们在今后的实验中需要重点思考的。 dAoBAAAAAAAA&ek=1&kp=1&pt=0&bo=gAJVAwAAAAAFAPc!&su=0197088657&sce=0-.jpg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