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日期:2016年3月22-24日。天气:晴。地点:东城聚奎门学校。活动内容:教学视导。活动总结: 视导评估采取定性评价和量化打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视导组通过“听、查、看、访、评、馈”等方式全面考查了该校的办学思想、教学管理、常规教学、教研教改、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教学评价、教学成果等版块内容。视导组共听课33节,其中小学语文、数学课各6节,小学英语课、品德与生活课、体育课、科学课、艺术课各4节,小学信息技术课1节。查阅教师备课60余本、学生作业300余本、档案资料30余卷。座谈访问师生100余人。观看学生综合才艺展演1场。举行专题教育讲座1场。举行听课评课交流活动7场。
主要成绩与经验:
1、办学目标明确,教学管理规范。
该校树立了“立德树人,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确立了“让每位教师都幸福,让每位学生都精彩”的办学目标。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结合学校实情,开设了特色课程。严格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总量,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总量,期末考试成绩不排名,不对外公布。学校为每位学生建立了素质教育报告册。经随机调查,学校没有打骂或体罚学生的现象。
该校教学管理组织健全,学校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分工明确,学校设有教务处、教研处和电教处,设有语文、数学、综合三个教研组,负责常规教研活动、课内比教学活动、课题研究活动的实施和开展。该校教学管理制度健全,制定了《聚奎门学校备课制度》、《上课管理制度》、《教研活动制度》、《考试和评价制度》、《考勤管理制度学籍管理暂行办法》、《绩效工资发放办法》、《聚奎门学校常规教学检查量化标准》等教学管理制度,有效的强化了教学管理。
2、班子作风务实,教师爱岗敬业。
该校本着“常规抓好,细节抓严,过程抓实”的教学管理思想,坚持校级干部包年级、包学科负责制度,督查年级组和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 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学校干部能真正地深入年级,协调指导,服务师生。校级干部副职都能坚持带课,深入教学一线。副校长刘强、蒋玲、陈立馗、易红兵在本次视导检查中,主动讲授公开课。绝大部分教师工作认真负责,敬业精神强。
3、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该校能严格落实常规教学过程,重视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与通报,并纳入到教学工作考评之中。教务处每学期开学初、期中和期末开展3次常规教学检查,检查情况记载详细,并在教师大会中通报,落实奖惩。学校实行了推门听课和随机教学检查制度,校级干部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并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教学情况随机抽查。学校校级干部推门听课均在20节以上。
该校让教师自由选择备课方式,鼓励中青年教师电子备课,要求每位教师进行二次备课,写出教学反思。语文老师实行电子备课,都有课后反思和旁批。数学教师余兰兰、王祥梅、聂杜娟等实行手写备课,书写工整,内容全面,过程详细。英语教师冯传国、美术老师张敏备课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设计科学。
语文老师张艳超讲课具有干练、沉稳、儒雅的风度,语文教师蒋婷上课语文言凝练,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学老师肖丽讲课体现了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教学风格,数学老师李大娟能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善于表扬激励学生学习,上课富有激情。数学教师彭丹娇运用“四步教学法”来设计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究、展示交流的自主学习方式。英语教师刘傲芹、徐化兰素质高,讲解细致,学生学习热情高,教学效果好。科学教师蒋玲老师主讲的《我们需要清醒的空气》一课,注重学生的探究,让学生人人都参与实验,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在实验中,开窗与关窗细小的提醒,体现了教师挚热的师爱和人文化的关怀。细微显真情。
大部分教师对作业能全批全改,符合批改常规。辅导学生有计划、有分析、有对象、有记录。能严格按照教育局要求统一组织期末考试。能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的在校表现。
4、注重校本教研,提升教研水平。
(1)、该校成立了“教研处”,专抓学校教科研工作。该校依托两个市级课题《大班额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与《经典诵读与语文课堂整合的研究》,探寻小学语文、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为学习他校课题研究经验,该校语文课题组还赴随县部分学校考察学习。
(2)、“同课异构”比教学,提升教学水平。采取同年级“同课异构”的形式研课,每学期每学科举行12次这样的活动。
(3)、探寻语文、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该校语文教师通过集体探索,摸索出了 “五步教学法”,即“导—读—品—诵—展”。通过五步教学,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思”五种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该校数学教师依托《大班额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市级课题实验,摸索出了“情境导入—自主探究—交流反馈—巩固练习”的“四环教学模式”,目前正准备逐步在全校推广。
(4)该校重视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学校将每周五上午第一节课开设为阅读课,开发并出版了低、中、高三级校本教材《童年阅读》,并免费发放至学生手中,供学生每周五的晨读课使用。
(5)该校重视校本培训,制定了具体的培训计划和措施,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学习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学习提高教学、教育技能。学校每学年都要组织教师培训,今年开学前,学校组织了“新课标”学习,并对教师学习情况进行了笔试和考核。
5、潜心培优育人,创办品牌学校。
学校育人目标明确,在夯实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造品牌学校。
( 1)、每年举办校园“四大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
每年的3-4月定期举行为期一个月的体育节活动,开展“障碍跑”、“扔沙包”、“跳绳”、“仰卧起坐”、“迎面接力”、“拔河”、 “围棋”、“乒乓球”、“武术操、健身操”等项目的比赛,让同学们在运动中领略了体育的魅力,感受体育的美丽,体会运动的快乐。
每年5月举办为期一周的艺术节活动,可谓是:艺术飞扬激扬个性,学子显英姿场场精彩,风采无限放飞梦想,教师展才华届届辉煌。
每年10月举办科技节活动,开展了科幻画、垒纸牌、纸船承重、魔方竞赛、小发明创造、科技小实验、七巧板科技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技节活动,为学校营造了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加强了对少年儿童科技教育和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每年11月举办为期一个月的读书节活动,开展了“征文比赛”、 “优秀图书角评比”、“百科知识游园”、“古诗词考级评定”等系列活动,对在本次读书节中表现突出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进行集中的表彰,并授予“书香少年”称号,对组织工作出色、读书活动开展积极的班级,授予“书香班级”称号。读书节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在校园内、班级内形成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让书香溢满校园。
(2)、该校着力打造“五大校园”,把学校打造成“培养人才的学园,发展个性的乐园,陶冶情操的花园,充满关爱的家园”。一是以安全为基,创建“平安校园”。建立了“干部巡查、教师跟班、学生会干部值日”三级安全管理网络。二是以读书为伴,营造“书香校园”。广泛开展了经典名著读书活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和班级图书角图书资源丰富。组织开展了“师生同读一本好书”、“好书交换看”和读书征文活动,评选了“书香少年”、“书香教师”和“书香班级”。三是以德育为先,构建“人文校园”。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内墙壁上张贴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育人目标。所有教室干净整洁,悬挂名言警句古训,教室门口悬挂班级公约,充满文化气息,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四是以科技为翼,打造“数字校园”。建设校园局域网、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红领巾”电视系统和电子阅览室。建立学校备课资源库、科研资源库和课件资源库。搞好数学化校园的网络系统建设,数字化实验室建设,集编、录、播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室建设,互动教室建设及观摩教室建设等。学校资源库已收集本校教师自主制作的114个课件及优质教案。五是以绿色为本,争创“绿色校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完善校园绿化、净化、美化方案,争创“点、线、路、面”相结合的立体美化校园格局。
( 3)、该校重视学生“六个一”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争做“有一份爱国情、有一个好习惯、有一项运动爱好、有一项艺术技能、有一项劳动本领、有一项小发明”的“六有好少年”。通过开展爱心教育、感恩教育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视导组观察,学生讲究卫生,举止文明,穿戴整洁;学生学习习惯良好,遵守课堂纪律,善于思考,学风纯正;学生才艺特长突出,表演节目精彩,质量高。
(4)、该校扎实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活动,学校结合校园面积小的实际,在上午、下午各开设半小时的大课间活动,经常开展武术操、手语操、眼保健操、健身操、校园集体舞等体育活动,确保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6、师生比翼双飞,教学成果斐然。
2014-2015两个学年,在“五优”评比中,该校有蔡蕻等3人获国家级奖励,有蒋玲等12人获省级奖励,有罗贞贞等4人获市级奖励,有汪黎等5人获区级奖励。《童年阅读》校本教材在“随州市首届中小学校本教材评选”中获一等奖。特别是美术教师蔡蕻在中小学艺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分别获得曾都区一等奖,随州市一等奖,湖北省一等奖,最终在“全国第七届中小学艺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手工制作单项一等奖、综合二等奖,为该区教育增光添彩。该校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优秀率在东城区内所占比重大,小学毕业考试平均分在曾都区名列前茅。在随州市第5届编钟美育节中,该校课本剧《小青虫的梦》荣获一等奖。在省市“长江钢琴杯”比赛中,有1名学生获省二等奖,有1名学生获市一等奖,有1名学生获市二等奖。有在曾都区“首届中小学球类运动会”上,小学女子组陈伟楠获得冠军,朱小玲老师被授予“优秀教练员”称号。在“随州市第三届科技节”上,学校有10人获一等奖,11人获二等奖,8人获三等奖,优秀奖若干,三项发明创意申报国家专利,四名教师被评为“优秀科技辅导员”,学校荣获“随州市第三届青少年科技节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在随州市第十届书信比赛活动中,该校11名学生获奖。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