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572|回复: 20

    人民日报炮轰教育部,高考减招,北京,你咋不上天咧? !

    [复制链接]

    184

    主题

    833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205
    发表于 2016-5-24 17: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人民日报炮轰教育部,高考减招,北京,你咋不上天咧? !



    2016-05-22
    来源:公众号“侠客岛”

        导言:人民日报旗下公众号“侠客岛”发表了这篇文章,这是官媒对一次对高考减招政策提出强烈的批评,为这篇文章叫好,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公平的教育。以下是全文。

    高考一事,最近沸沸扬扬。4月25日,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给各地教育部门发出了一则通知: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这份通知有4个附件:一,2016年各地、各部门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二,2016年“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实施方案;三,2016年部分地区跨省生源计划调控方案;四,2016年分学校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报送表式。

    其中的第三个表格,引发了湖北、江苏等地家长们的愤怒。

    事件

    我们先试着厘清事情的经过,也试着厘清教育部门的逻辑。

    按照教育部的这份计划,12个省区市要进行“生源计划调出”,10个省区进行“生源计划调入”。生源计划调出,就意味着本省的省属高校在招生时,要在生源调入省份投放更多的名额。

    调出的是: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湖北、陕西、青海;调入的是:山西、江西、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640.webp.jpg

    在调出计划中,最多的是湖北、江苏两省,分别是4万个和3.8万个。
    为什么会这么做?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833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205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7: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逻辑

    教育部、江苏和湖北两省的教育厅已经分别出来回应过这件事。其逻辑归结起来就是:调出生源计划的名额,是因为这些省份的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升学压力较小,因此,为了缩小一些录取率低的省份同全国平均水准的差距,就需要进行调拨。

    换句话说,这一调拨,是一种“平衡”:平衡各地的高考“压力”。在教育部门看来,这种压力主要体现在“录取率”上。

    去年全国的录取率是多少?74.3%(包括本科和专科)。其中,各地则有高有低。比如2015年,山西的整体录取率是77%,江苏则是88.8%,湖北87%,有些地方也可以达到90%以上。

    教育部此次举动的主要遵照,是2014年国务院的一份促进教育公平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到2017年,争取全国录取率最低的地方,也跟全国平均水准之差不超过3个百分点。而在2010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达到15.3个百分点。

    现在,每个省份的教育资源基本是固定的;要提高某个省份的录取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其他省份的高校招更多本省的人。而那些报考人员减少的省份,即使拿出一些名额,也可以保持录取率相对恒定。这应该就是教育部门此举的基本逻辑。简单说,就是“损有余,补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833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205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7: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我们看到,被拿掉4万名额的湖北,从2013年到现在,报名考生下降了8.8万,今年比去年少了1.8万;同期,江苏则减少了9.1万考生,今年比去年下降了3.3万。

    640.webp (1).jpg


    这也就是为什么两地的教育部门在回应社会关切时说,即使名额拿掉了,也不会降低录取率的基本逻辑。

    但这个逻辑遇到了两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833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205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7: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矛盾

    第一个问题,是教育部门的逻辑和家长的逻辑,是两套逻辑。

    首先,“损有余,补不足”,是在全国范围内说的;但就每个当事的省份来说,家长都不觉得自己“有余”。

    比如江苏这样的高考大省,大家本来已经觉得很难了,从小学开始拼到中学,各种奥赛、补习班、学区房,你现在又来这么一出?类似的心声可以推到很多地方:河南说,谁敢跟我比考生多?河北说,你们知道全省唯一的211在天津的感受吗?山东说,我就笑笑不说话;广东说,诶我们看起来学校很多啊为什么一本录取率只有百分之5点多……
    其次再退一步讲,这些地方报名人数下降,本身就说明了计划生育执行得好啊。如果名额不变,本来是享受政策红利的时刻(人少了但照的人数不变录取率自然上升),但现在又人为加上了一道难关(相对于录取率不变,自然是录取率上升更好)。

    同时,虽然录取率看上去很多地方都接近90%甚至超过,但是大家关心的还是优质的资源:本科乃至一本。在这一数据上,各地差异极大。看看下表就知道:

    640.webp (2).jpg


    高的如北京,本科录取率达到71.8%;而同期的广东、山东,还不到40%。如果看看一本的录取率,差异就更大了:


    640.webp (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833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205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7: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看出,湖北、江苏两省的统招录取率与本科录取率虽然很漂亮,但一本录取率却并不乐观。湖北的一本升学率并不算高,江苏更是全国倒数——甚至还不如生源调入省云南。而我们知道,这两个省份的省属高校中,有不少在本省以一本批次招生。如果这些省属大学减少了在本省的招生名额,那么本省考生想考一本不是更难了吗?

    当我们描述一个省高考有多“难”时,常常会说“同样水平的考生,在这里只能上二本,在XX省却能上一本。”这种说法其实就是在描述此地一本录取率太低。江苏的一本录取率已经差不多是全国倒数了,当家长意识到生源调配政策可能会进一步降低一本录取率时,他们能忍么?
    不仅不能忍,而且你出来怎么保证,家长们都不会放心。

    而更加深刻的矛盾在于,教育部门的逻辑,存在不自洽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833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205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7: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反例

    直截了当地说吧,这个不自洽的反例只需要一个就够了:北京。

    事实上,从2006年到现在的10年间,北京的高考报名人数已经从12万锐减了一半,今年还比去年少了6000人;但超过70%的本科录取率、接近25%的一本录取率,两个最关键指标都傲视全国。

    某种程度上,这可以理解——毕竟全国最优秀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北京。但同样富集资源的上海、陕西、天津、湖北、江苏、广东等地,都在此次计划中或调入、或调出,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而坐在这一链条顶端的北京,却是岿然不动。也难怪有网友表示,这种计划调拨,几乎是在捏“软柿子”。


    640.webp (4).jpg

    所以,大家只是因为此次的政策在反弹吗?只是维护自己孩子的利益?是,但也不全是。更多的时候,大家在宣泄的是“积怨”——基于教育资源、录取名额分配不公平的积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833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205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7: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平

    事实上,类似的名额调拨,往年每年都在进行,因为要保证各地的录取成功——在很多录取率高的地方,省属的专科类学校经常是录不满的,甚至有公立和民营的三批、专科类学校遇到了生存危机。

    教育公平是个非常难解的问题。在古代,朱元璋也因为一张考卷下江浙状元垄断而大怒,设立了南北榜;到今天,这种情形依然没有太多改变。中西部省份教育资源缺乏、基础教育水平确实不如东部地区,甚至连教育投入都没法比:

    640.webp (5).jpg


    在这样一个地区差异极大的国家,教育公平只能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公平,而不可能是一种完全的公平。因此,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大家是可以理解的;让一些招不满学生的学校招到学生,也可以说得过去;但如果一些地方本身资源富集、经济发达同时又占有着明显的优势,那么这种不公平造成的观感,就会抵消很多其他地方朝向公平的努力。

    不患寡而患不均,损有余而补不足,前提就是从真正的“有余”开始。否则,就会宽严皆误,很难服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833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205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你咋不上天咧?!
    君居京津沪,我住川粤豫,同讲中国话,共用教科书,天天喊着高考要公平,夜夜思念你我要平等——现在,教育部终于有动作啦!

    教育部网站发布了《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具体网址:http://www.moe.edu.cn/srcsite/A0 ... 0160504_241872.html),要求高等教育资源丰富、2016年升学压力较小的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市),进一步增加面向部分中西部省(区)的生源计划,具体调整计划见下图。

    640.webp (6).jpg

    辣么多年的高考体制痼疾被调整,想想自己以前高考的艰难劲儿,心情好鸡冻好鸡冻,赶紧冲到教育部网站上查阅相关文件。

    扒拉了半天,我得承认,这的确是一份促进高考区域公平化的文件。但是,最令我吃惊的是,在录取名额调剂中,居然没有包括北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833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205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7: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居然没有包含北京?!
    居然没有包括北京?!
    居然没有包括北京?!
    湖北省调剂出4万个名额、江苏省调剂出3.8万个名额,上海市调剂出5000个名额,连青海省也调剂出2600个名额,但北京市却没有调剂出1个名额。该怎么比喻呢?这就像31个人分蛋糕,拿走了最大、最好1份蛋糕的人躲到一边吃得满嘴都是油,但却要求拿到份额分别第2、第3、第4、第5的人,把自己的蛋糕分给那些份额排名分别是第28、第29、第30、第31的人,也难怪江苏省、湖北省的高考生家长们怨气冲天。
    高考录取率的问题,大家其实一点儿也没有必要担心,即便是人心惶惶的江苏省家长。因为,相比文革后首届高考5%的录取率,现在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都已经达到了75%左右,无论是江苏省还是其他任何省份,只要上了高三,想上大学并没有那么困难。江苏省教育厅也声明,虽然调出了省内3.8万个名额,但因为录取人数增加、参加高考人数减少等原因,江苏省高考录取率并不会因此降低,甚至还略有提高。

    640.webp (7).jpg


    问题在北京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833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205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7: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知道,对现在的家长们来说,上大学并不难,最难的,是让孩子有机会上个好大学!

    所以,高考录取名额要是调整的话,北京应该首当其冲,因为北京是全国名校荟萃之地,高等教育资源最丰富,名校录取率也是最高。

    空说无凭,数据为证,不妨拿高校资源最丰富的北京与2015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最多的省份河南(77万考生)做一个对比就明白:

    截止到2015年,中国39所最具盛名的“985院校”中,北京独占8所,高考人数第一大省河南却是0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