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
第一个问题,是教育部门的逻辑和家长的逻辑,是两套逻辑。
首先,“损有余,补不足”,是在全国范围内说的;但就每个当事的省份来说,家长都不觉得自己“有余”。
比如江苏这样的高考大省,大家本来已经觉得很难了,从小学开始拼到中学,各种奥赛、补习班、学区房,你现在又来这么一出?类似的心声可以推到很多地方:河南说,谁敢跟我比考生多?河北说,你们知道全省唯一的211在天津的感受吗?山东说,我就笑笑不说话;广东说,诶我们看起来学校很多啊为什么一本录取率只有百分之5点多…… 其次再退一步讲,这些地方报名人数下降,本身就说明了计划生育执行得好啊。如果名额不变,本来是享受政策红利的时刻(人少了但照的人数不变录取率自然上升),但现在又人为加上了一道难关(相对于录取率不变,自然是录取率上升更好)。
同时,虽然录取率看上去很多地方都接近90%甚至超过,但是大家关心的还是优质的资源:本科乃至一本。在这一数据上,各地差异极大。看看下表就知道:
高的如北京,本科录取率达到71.8%;而同期的广东、山东,还不到40%。如果看看一本的录取率,差异就更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