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7-30 18: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缺乏“求真”意识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其实写作最需要的就是求真。古今中外的名篇名章大多都是情感真挚,感人肺腑的,令人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又或者是论据精确、论理严密的篇章,让人陶醉于真理的沐浴当中。写作应该是胸中有所想,将所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写出来的自然是真正的意义上的文章。至于想写出好的文章,经过生活的多观察、多阅历、多看书、多思考方能做到,这也是不能勉强。只要是真的文章,自然就是好文章,我们的教育又何必教孩子“安全的模仿”呢?孩子读书时期正是智育成长的关键时期,“安全的模仿”不仅引导孩子不诚实,还导致孩子思维僵化,造成思想的懒惰,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
分数诚可贵,“求真”价更高。缺乏“求真”,我们的孩子又怎么能够“求善”和“求美”,不能感受“真善美”,又怎么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因“安全的模仿”我们或许会得高分,但丧失了教育“求真”的初心,可以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尝失。让我们的教育重拾“求真”的初心,还孩子一个真实的敢说真话的生活环境,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走出一片新天地。(苏健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