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清水秀,岸绿景美。村美人靓,一步一景。
近日,记者来到曾都区府河镇白河滩村,映入眼帘的是宽阔洁净的通村公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在宽敞的文化广场上,老人聚在一起唠家常,孩子们则嬉戏玩耍。“水泥路、文化广场、太阳能路灯,城里有的,俺村也样样有。”村民张猛高兴地说。
这些年,我市因地制宜造美景,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生态+理念在绿水青山中缔造“绿富美”,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家园,让美丽乡村留住记忆、记住乡愁。
因地制宜,彰显特色
蓝天做幕,绿野为席,田园美景尽收眼底。漫步在广水市武胜关镇桃源村,柿树婆娑,石屋古朴,风景秀丽,人和宁静,让人不禁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桃源村作为全国的“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我市对其修旧如旧,石屋予以精心修缮、维护,2万多株柿树妥善保护。“改造就是要保持它原有的风貌,实现功能现代、产业有机、文明复归,打造我们的‘世外桃源’。”桃源村主任汪金科说。
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我市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实施“宜居村庄”提升工程,围绕中心村、特色村、培育村,不整齐划一、不千村一面,根据各村的自然条件、区位特点、发展基础、人文环境和农民意愿,以山水丰满躯体,以人文增添灵韵,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