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报道打消借款戒心 在获得一系列荣誉后,余某又尝试成立“阳光教育安置基地”。 据当地媒体2014年报道:“余某作为曾经历坎坷的‘老大哥’,想帮扶每一个‘走进高墙,重新改造’的‘同伴’。去年年底,余某投资800万创建了占地40亩的阳光教育基地,如今厂房也开始搭建,今年年底可完工,可吸纳500多人就业,阳光大门向每一个想重拾人生的刑释人员敞开。” 以“阳光教育基地”为名,余某与数十名随州市民接触,以谋求借钱。据借款人李某某介绍,2013年3月份,余某将她带到“阳光教育安置基地”拟建场地上参观,希望能借给他钱用于工程建设。余某声称:“省市两级某行政机关即将为自己的‘阳光教育安置基地’拨款数百万至千万元,但款项尚未到位,为不影响工程进度,希望借钱先行开工,待政府拨款到位后,立即连本带息归还。 余某还向李某某出示了政府机关授予的牌匾、新闻报道等,并将自己的房产证作为抵押。李某某觉得对方具有官方背景,值得相信。2013年3月至当年9月份,李某某总共借出260万元,除部分是自己的积蓄外,大都是从家里亲戚、邻居等处借来的,还借了五六万元的高利贷。 杨某某称,“阳光教育安置基地”挂牌时,当地司法局的确有领导参加,他本人也因此加深了对余某的信任。 “当初余某以司法局拨款暂时未到,开发工程需要短期垫资为由,向我们寻求帮助,并承诺‘我会用生命护卫你们对我的信任!’”借款人周某称,虽然自己当时心怀戒心,也建议拒绝,但她爱人姜某曾是当地一家媒体记者,曾与余某有接触,被余某扶贫济困和各级媒体的报道所惑,一次次对她说“我相信他的人品!”最终,周某与丈夫姜某合计被骗90万元。 除了姜某,当地还有一位记者被余某骗去数十万。南都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已经至少有31人被骗,合计被骗金额超20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