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1-25 16: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说:人性本来都是善良的,做出某些不善的行为,都是由于不仁的念头造成的。如果人心都能一心向仁,克服自己的私欲,恢复自己天然的本性,即使一时之间不能精纯,行为实践还不熟练,也可以确保不做恶事。天理和人的私欲是对立的,如果心中专注于天理,又怎么能放纵自己的欲望而泯灭了天理呢?
这一句和上一句在一起,有另一种解释。仁者不是要去讨厌谁,即使对方不合天理,为非作歹,也不会去厌恶他。因为在一个仁者的眼中,所有的人都是仁者,只有在小人的眼中,所有人才都是小人。在仁者看来,每个人天生都是善良的,只是因为后天的熏染,才染上了各种毛病,只是因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导,才使私欲放纵。放纵私欲的后果必然会损害自己的身体、精神和声誉,只能得到一时的快乐,却换来长久的痛苦。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才会用自己的身心健康来换取瞬间的快感,是真正可怜的人。仁者对待一切人,都向对待仁者一样,对于恶人也没有一丝的厌恶之情,只希望他们能够翻然悔悟,找回自己的天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