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55|回复: 4

    重温经典 论语11

    [复制链接]

    5247

    主题

    2万

    回帖

    179万

    积分

    执行干事

    Rank: 8Rank: 8

    积分
    1797633
    发表于 2016-11-13 07: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红菱 于 2016-11-13 08:00 编辑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评析】

      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47

    主题

    2万

    回帖

    179万

    积分

    执行干事

    Rank: 8Rank: 8

    积分
    179763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0: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温经典,温必有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494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5583
    发表于 2016-11-13 20: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温经典,温必有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47

    主题

    2万

    回帖

    179万

    积分

    执行干事

    Rank: 8Rank: 8

    积分
    179763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0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是终生的行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47

    主题

    2万

    回帖

    179万

    积分

    执行干事

    Rank: 8Rank: 8

    积分
    179763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5 16: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说:人性本来都是善良的,做出某些不善的行为,都是由于不仁的念头造成的。如果人心都能一心向仁,克服自己的私欲,恢复自己天然的本性,即使一时之间不能精纯,行为实践还不熟练,也可以确保不做恶事。天理和人的私欲是对立的,如果心中专注于天理,又怎么能放纵自己的欲望而泯灭了天理呢?
        这一句和上一句在一起,有另一种解释。仁者不是要去讨厌谁,即使对方不合天理,为非作歹,也不会去厌恶他。因为在一个仁者的眼中,所有的人都是仁者,只有在小人的眼中,所有人才都是小人。在仁者看来,每个人天生都是善良的,只是因为后天的熏染,才染上了各种毛病,只是因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导,才使私欲放纵。放纵私欲的后果必然会损害自己的身体、精神和声誉,只能得到一时的快乐,却换来长久的痛苦。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才会用自己的身心健康来换取瞬间的快感,是真正可怜的人。仁者对待一切人,都向对待仁者一样,对于恶人也没有一丝的厌恶之情,只希望他们能够翻然悔悟,找回自己的天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