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红菱 于 2016-11-18 11:28 编辑
奔波在服务企业年报的路上 ——记随县工商局环潭工商所副主任科员梅开银 本网讯(记者红菱 通讯员姜群)这是六月的一天,时针刚指向六点,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 “看来今天又是炎热的一天”,梅开银同志望着天空,低声说道,一边开始整理行李,准备出发,他拿出一支笔在一叠厚厚的环潭镇企业名单上圈注着,“今天要去这些企业看看,据年报结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这还有80多户企业没有走到,得抓紧进度啊”,他自言自语地说着,接着又拿起笔来,圈注了几户要走访的企业。 “老头子,今天是礼拜天啊,又是这么个大热天,你还要出去啊,你不要命了吗……”,他的爱妻从屋里走出来,高声制止着。 梅开银同志是湖北省随县环潭工商所的企业专管员,负责该所的企业年报工作,该所2015年度应年报的企业共有200多户,且分布范围很广。 58岁的他,身患的直肠癌、升结肠癌,常年被病痛折磨得直不起腰,但是仍然冲锋在工商事业的最前线,服务企业年报公示的任务来了,他毫不犹豫地独自承担起来。为彻底地摸清辖区内的企业经营情况,他说干就干,骑着摩托车穿梭在辖区的大街小巷,村村组组。截至这一日,他已经连续工作好几个月了,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高照,他都奔波在服务企业年报的路上,风雨兼程,无怨无悔。 他不顾爱妻的反对,依旧按照计划开始出发。迎着朝阳,骑行了几十里的山路,终于到达今日的第一站——随县环潭镇慧能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生产电脑配件的小公司,梅主任按照公司登记的地址,找过去,却发现该公司已经倒闭了,但是并没有进行资产清算,没有到工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梅主任找到当地的村委会,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几经周折,终于与该公司的负责人取得了联系,经过电话沟通,该负责人告诉梅主任他已经去广州打工,公司没有经营,不再想管这些事了,说完电话就挂断了。梅主任不气馁,又再三拨通他的电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告诉他不年报公示的严重后果,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他立即进行企业年报公示,并抽出时间尽快来当地工商部门办理公司注销登记。最后,该公司负责人终于答应了马上回去网上年报公示,并会在下个月抽出时间回家办理公司注销登记。 梅主任顾不上歇一歇,赶紧进入了另一家公司——随县盛民劳务输出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农民工公司,主要是给一些公司提供劳动力输出,负责人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梅主任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这位老人,公司处在深山之中,没有网络,没有电脑,老人更是从未操作过电脑,梅主任没办法只好整理出一套纸质的材料送过去,手把手地教老人填写,之后再反馈到网上,终于完成了该公司的年报公示工作。 紧跟着来到下一站,随县兴旺木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沉睡两年多的“僵尸”企业,梅主任在当地村委会的帮助下,终于电话联系上了该企业的负责人,该企业经营者反映近年来市场经济不景气,只是暂时关停企业,去外面寻找机会,伺机东方再起。这时,他如同一位循循善诱的老者,给这位勇敢的“探索者”加油鼓气,宣传国家新近出台的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优惠政策,相信改革春风会让他的企业复活,但与此同时,仍要做好企业的维护更新工作,每年的年报公示工作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最后,他又到了随州市盛为户外传媒有限公司,但是却扑了一场空,附近的居民说这里根本就没有这个公司,电话也无法接通。他叹了口气,认真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下了该公司的情况,以便将这些“失联”企业名单一起上报到随县工商局信用监管分局,请求上级部门核实,办理“吊销”登记。 梅主任就是这样一家一家地走访着,奔波着,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骑行两百多公里,终于摸清了辖区200多户企业的基本情况,建立起详细的企业经济户口。对于“僵尸”企业、“失联”企业进行了特别标注,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大大提高了年报公示率,也为辖区内的市场监管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夕阳西下,伴着夕阳的余晖,梅主任仍然奔波在服务企业年报公示的路上。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践行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