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45|回复: 1

    嘉木古树寄乡愁

    [复制链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发表于 2014-12-4 09: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文摘自《领秀随州》杂志,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嘉木古树寄乡愁
    ——从古人咏随诗中嘉木的情思说起
    刘永国
        乡愁,对家乡的怀想、纪念、赞美,丝丝缕缕,入心入肺,挥之不去,如影随行,无疑是一种美好的人文情怀。
        近年,乡愁一词频频出现,几成幸福指数内涵之一,足见乡愁与幸福与愉悦,密切相关。
        乡愁何从寄托,忽闻几位朋友之言。
        朋友甲:“我老家门前的那棵万年青,没见影儿了……哎!”
        朋友乙:“我家屋侧边的一棵树疙瘩,大概是樃树,谁把它锯去卖了,那树比我年龄都大……”
        悠悠地,愤愤地,想家就想娘老子啊,怎么想起树来了?乡愁与树木相关吗?
    塞西何处寻猿啼
        唐诗宋词。唐人把好诗写尽了,宋人无法,只好填词。沈括却不然,他写散文(如《梦溪笔谈》)也写诗,而且把诗写到随州来了。且看:
    登汉 东 楼
    沈括
    野草黏天雨未休,
    客心自冷不关秋。
    塞西便是猿啼处,
    满目伤心悔上楼。
        沈括原本是京官,一不小心,大领导不高兴了,有关部门便把他调整到随州,给了个闲职,自然心中郁闷。秋日登临咱随州鼎鼎有名的汉东楼,原是想解闷,不成想竟是“满目伤心”;谁惹起的愁绪?野草,秋雨?沈括是个直爽人,他说“不关秋”,不是秋风秋雨惹的祸,是因“塞西便是猿啼处”,几声猿啼,一片愁绪,乃至“伤心”。
    塞西猿啼,想必塞西有连绵起伏的大森林,林中有嘉木。大森林大到什么程度?大到群居而喜嬉闹的猿可以生存、繁衍。
        沈括《登汉东楼》是好诗,一是情景交融,以景寄情;二是有科学信息含量,读斯诗,吾人得知宋代随州城西是大森林,而且这森林里有猿。
        今天的人们会问,宋代的随州城西,有大森林吗?有猿啼吗?
        且看其他诗人的吟咏。
        唐刘长卿任随州刺史,他的《登迁仁楼》有句:
    春芜生楚国,
    古树过隋朝。
        宋人梅尧臣《使者自随州来》有句:
    所居虽非居,
    有树即嘉树。
        唐人刘长卿,还有李白、王维,宋人梅尧臣、沈括,都写到了随州的古树、嘉木、大森林,明清诗人如李充嗣、宗彝、何操敬的笔下,我们同样可以读到“绝岭松风”,“苍茫树色”,甚至有“下山径转幽,猿鸟屡惊避”(州人何操敬《登大洪山》)的景致。
        何操敬是明清之际的随州人,贡生,他笔下的“猿鸟屡惊避,“猿鸟”作何解?有这种鸟吗?或作“猿”和“鸟”解?
    清代诗人写随州,写大洪山,笔下还有“猿”出现,宋代的随州城西有“猿啼”、有猿生存繁衍的大森林,是可能的。只是,今天我们上哪儿去寻这“猿”,这大森林?
    绿化丛中几嘉树
        当然,今天不必一定要有“猿啼”,我们要追求的是猿能够生存繁衍那种宽松、深远的生态环境,那古树,那嘉木,那真正树木挺立、苔藓漫生的大森林。
    随州的绿化,成绩是显著的;森林覆盖率,也很高;随城园林绿化,领秀汉东。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历史文化名城,大洪山、桐柏山、中华山,自古是名山。故里有故里的景致,名城有名城的年轮,名山有名山的派头。今人来随州,或寻根谒祖,或古城寻幽,或登临名山,放舟河湖,很多游人称赞随州山青水秀,神韵悠然。随州的绿化,森盖覆盖率应该受到称赞。
    但也有不同评价。
        “炎帝神农故里,是老祖先出生的地方,数千年的老地方,古洞映日月,老树护乾坤,想象中的随州,应该是古树森森,名木遍地。可是,你们、你们把老树弄到哪儿去了?”说这话的,当然是专家,他们认为老树是一座城市、一个地方、一个村庄、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文化年轮。
        “我不是第一次来随州,几十年前,你们有许多老村庄、老祠堂、老戏台,这些老建筑的房前屋后、两侧,多半有老树,有的高高大大,有的疙疙瘩瘩,它们都是一种记忆,一种怀想。那五大三粗的树疙瘩,好像不久前还在那儿,现在……你们把它们弄到那儿去了?”啊呀,这大概是社会学家,他们看中的是人与老树的情感、心绪,其实也就是乡愁了。
    老树、嘉木、乡愁,其实在本土随州人的叙谈中也有浓烈反映,很多人惋惜家乡的大树失踪、古树疙瘩被毁,以致乡愁无所托,记忆无所系。
    看来,绿化与森林覆盖率还大有讲究。
        绿化,是植绿,北方荒漠,能种上草,也很不错。绿化非树化。森林覆盖率,大约是树化了,即便这“率”里面没有以绿充树,百分百的树,人们还要看树的大小,品种的优劣,甚至还要老老的年轮。绿可以植,树可以种,年轮一年就是一年,没有那么多年的岁月,就没有那么沧桑的老树嘉木。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09: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嘉木老树系乡愁
        嘉木、老树何处有,村前屋后山深处。随州人爱树,山坡有松栎枫,村前屋后的品种则比山上丰富得多,名贵得多,如银杏、桂花、泡桐、柿、枣、桃、李、槐杨、榆榔、万年青……这些树,有的亭亭玉立,如树中贵族;有的枝繁叶繁,护佑一方,如同树妈妈;有的馨香十里,泽润乡党;有的年年有信,岁岁果熟,老人、小孩、还有汉子和媳妇可以享受甜蜜的馈赠。

        当然,名贵的嘉木在深山之中。曾侯乙作古用了许多粗大笔直的楠木,有专家说是出自大洪山中。如今大洪山中仍有楠木,还有更珍贵的紫檀、拱桐。但毕竟那楠木比曾侯乙所伐之木小了许多,嫩了许多。
        名木、果树的保护,似有共识,还好;可怜房前屋后那些杂木老树,这些年惨遭伐戮,喂了一张“钢铁大嘴”,有明白人云:“那些树疙瘩是乡村的文化记忆,却被廉价吞食,做了老农的油盐钱!”殊不知,维系村庄文化记忆的年轮,十倍百倍的金都是买不回来的。
        在老树价值的认知上,房地产开发商显然比“钢铁大嘴”聪明一些,他们给一些老树搬家,请它们进城,给新开发的居民小区增绿色、增文化氛围。“大树进城”是有争议的,反对者曰“掠夺乡村”,赞成者曰“物质不灭”,总比被“钢铁大嘴”吞掉了强许多吧。
        千里故乡千里梦,一树秋意一树愁。
        面对现实,随州的绿化、树化、园林文化,显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绿化要向树化升级,荆棘、柴禾丛覆盖是绿,但却是残层绿。改造、升级,十年树木,让树成林,才是真正的森林覆盖。
        十年树木树成林,还要看是什么林。有山必有林,有城必林,有林必有嘉木。依随州的水土、气候,山山岭岭应有普通松柏杉栎,也应有樟、楠、檀、枣、榆、榔、柿、桂等档次稍高之名木嘉树,让随州的林,品种丰富、错落有致。随州的城镇园林,应是山川植被的样板与精华。
        还有一点,随州要有好林,得赶紧把锯子、斧头收起来,山上的树木不能砍,园林树不能砍,村前屋后的树木也不能砍。村前屋后的树,无论它高挑,还是疙瘩,都是村庄的风景、风水,也是房主人的伙伴和人生记忆。村树三五株,乡愁万里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