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追寻真谛 于 2017-1-3 18:43 编辑
自从农村实行农田到户以来,农民的日儿子过得真仔实,年年过年前杀年猪成为农民家家户户的一大亮点。 开始的那几年,村里的屠夫(随州的人叫屠户)成为村里香饽饽,一到年关,总是排队式的受请,从冬月初到腊月底,两个月的时间,屠户们就不在家吃一顿饭,还混个年货不愁买单(有条件的有猪杀的家给他们送烟、送肉、送酒、送年货)。 村里的余老头就是一个,他年青时小伙子也不错,个头有个头,就是不想下田干活,就跟着师傅学了一门杀猪宰羊的手艺,不仅讨得一房媳妇,养育了一群儿女,还成了远近几个村的香饽饽,一到年关将近,他成了红人,排队请他杀猪的都得看他的脸色,这家请了那家来,还要低头哈腰地给他说说好话,让他用心点,把猪肉搞干净点、白漂点。余师傅长余师傅短的叫个不停,他简直不亚于大干部风范。 前不久,回到老家,父母杀年猪,老妈不像往年杀年猪那样生火忙碌了,我还以为请屠户到家来忙碌,老爸说,不用了,在村头一个杀猪点去杀。 村头设了个杀年猪点,24小时排队杀,谁家把年猪牵来就下锅。杀好了,肉到切块了各自拖回家。到是农户家家省事了,不烧水,不支台岸子了。屠户也省事,不需要跑路了,不在杀猪家吃肉喝血花汤了,三两人尽力地杀一头又一头,杀猪户一手拖肉,一手给辛苦费走路,回家招待亲朋好友,推杯送盏。 老余头现在老了,退休了,在一旁钓着烟指挥着徒弟们杀。问他现在杀猪这活怎样,他叹息地说:“现在屠户不吃香了。就是年关冬月间几天杀段时间,也没往年时间长了,主要是娃娃们都到外打工去了,养猪的人少了,只有很讲究和勤快的家庭为了给在外娃子们打点年货才养猪子”。 老余头接着说:“虽然一天能捞上几百块,几天下来几千块,可没有往年各家各户去杀猪的人情味强了,也不热闹了,也没有以往的成就感了。望着别人把猪肉拖回家美味在一起情景,我们屠户也觉得很有失落感,有钱没人情了。以后可能在乡下农村很少有屠户学杀猪了这门手艺了。” 农村杀年猪的风俗和景象逐渐退出市场好与坏不足为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