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追寻真谛 于 2017-1-6 09:33 编辑
随州论坛讯 过去的五年,随州经历了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城市建成区面积、人口、道路、高楼、公园绿地等实现了翻番,相当于再造了一座新城。
城市经营步入良性轨道,五年实现城建融资111.28亿元,比三次党(人、政协)代会时的11.58亿元增长了9.6倍;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3亿元,比三次党(人、政协)代会时的233亿元增长了1倍多;城市框架真正拉开,中心城区城市道路净增70多公里,建成区面积增至80平方公里,比三次党(人、政协)代会时增加了1.2倍 。
城乡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惠及逾10万群众;房地产开发投资166.65亿元,实现房地产业税收入32亿元,房地产业税收入占地税总收入比重达到32%,带动了50多个相关产业发展,城乡居民人均住宅面积由40.2平方米增至42.6平方米,城市居民住房自有率达到90%以上,全市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到140多家,新建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100%。
城市品质真正提高,城市绿地面积净增456.23万平方米,是三次党(人、政协)代会时的1.35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73平方米,是三次党(人、政协)代会时的1.21倍。全市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随州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无障碍城市,顺利了通过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复查,7个镇入选全国重点镇,3个村被纳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49个村被命名为省级“宜居村庄”,5个镇荣获全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奖,村庄环境整治率达到85%。
建筑行业发展翻番增长,建筑业总产值由三次党(人、政协)代会时164亿元增至405亿元,年均增长19.84%,100多项工程获省级优质工程;全市新增节能建筑893万平方米,新增节能能力12.2万吨标煤,新增1个省级绿色生态城区,6个省级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15个绿色建筑项目,新型墙体材料、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得到广泛应用,毁田烧砖、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等破坏生态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得到根治。
住建作风建设成果丰硕,全系统有4个单位荣获省级文明单位、6个单位获市级文明单位,市住建委荣获全国住建系统先进集体、全省“五一”劳动奖状,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住建系统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获评全市目标考核优胜单位。
城市规模更宏大
坚持用项目引领城市发展方向,年均投入城建资金100多亿元,城市管控区从90平方公里扩展至23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从40平方公里跃升至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30万增长至65万,12层以上高楼从195栋增加到536栋,随州从县城实现了向中等城市的华丽转向。
住房保障更有力
建设公租房10829套、经济适用住房750套,3万多户城市“夹心层”乔迁新居;齿轮、亚通等城市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全面启动,先后完成29204户城市棚户区和2687户垦区棚户区改造任务,“筒子楼”、城中村居民住房条件得到全面改善。新增发放住房租赁补贴4681户,市本级先后3次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保障覆盖范围从家庭人均住房面积10平方米扩大到15平方米,保障人群从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基本实现了“住者有其居”的工作目标。
功能设施更完善
城市核心区供水、供气、污水、强弱电管网实现全覆盖;公交线路增至18条436.8公里;城市大型停车场增至16个,年均新建城市泊位1500个,总数超过1.2万个;老城区各类批发市场正有序向城郊转移,大型零售市场全面改造升级,城市建成区新建物业管理小区便民蔬菜店基本达到全覆盖;保障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各类设施逐步完善,健身会所达到17家,体育运动场、滨湖体育公园、滨湖健康公园、博物馆、规划展览馆等一大批基础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和服务能力得到全面加强。
城市道路更通畅
先后打通了青年路、清河路、解放路等城市“断途路”,改造拓宽了烈山大道、交通大道、舜井大道,消灭了老城区300多条“瞎子路”,新建了60多个交通安全岛和400多个便民公交站点,城市车辆通行速度从32公里提升至35公里。中心城区基本建成了以老城区为核心的6.7公里的一环线(沿河大道、汉东路、交通大道、青年路),以环白云湖为核心的15公里的二环线(白云大道、擂鼓墩大道、清河路、季梁大道、神农大道)、以城市管控区为核心的50公里的三环线(炎帝大道、绕城南路、新316国道),新老城区实现了互联互通互融,市民进出城通畅率达到9分钟,随州跃升至全省城市出行速度便捷率第一方阵。
生态环境更宜居
城市公园从4个增长至9个,随州文化公园跃升至全省最大的城市公园之一;城市绿地面积从1351.06万平方米增长至1772.29万平方米,城市绿道从无到有,基本形成3条绿廊;园林式小区从110个增长至133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8.02平方米增长至9.73平方米,鸟语花香的城市美景初具雏形。城市内河治理全面推进,西护城河、花溪河、东护城河等内河旧貌换新颜,内河水质全面改善,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展开,白云湖排污口全封堵,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基本实现了“滴污不漏”。
乡村环境更美丽
城镇发展异彩纷呈,7个镇入选全国重点镇,安居镇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长岗镇获批中国特色小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 5个镇荣获全省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奖。美丽乡村闻名遐迩,3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广水市桃源村获评全国美丽宜居村庄,随县吉祥寺村被纳入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示范名单,49个村获评省级宜居村庄,随南100个村“百里画廊”被纳入第三届全国村镇规划暨第二届田园建筑研讨会考察精品线路。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5亿元,完成20261户的农村危房改造;累计投入8.5亿元治理农村环境,《县域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规划》实现全覆盖,85%的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昂首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