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等风来 于 2014-12-19 11:22 编辑
巾帼共筑幸福梦 和谐平等促发展——随州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纪实 留守 职责,为我市儿童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成效。 领导 部门重视联动
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大格局初步形成
党委政府推动关爱。建立了市委牵头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市委农办、市人大内司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等十四个相关部门和单位为成员。建立了工作联动机制,领导小组相继举行了关爱行动启动仪式和暑期行动现场会,不定期开展调研、协调会,务求工作取得实效。
各级部门协同关爱。教育部门将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考核内容;公安部门严厉打击侵害留守女童的犯罪行为取得一系列成果;市妇联通过《随州日报》向全市发出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倡议书;团市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向留守儿童赠送爱心书刊;民政、卫计、市委农办、关工委等部门对留守儿童工作进行了扎实调研。
社会各界参与关爱。全市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服务站建设得到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许多爱心企业家慷慨解囊,为学校捐建爱心书屋、儿童之家。
强化机制 夯实基础留守儿童关爱成效日益显现
建阵地强配置。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各地均拿出专项资金,利用现有的“党群之家”、“妇女之家”或党员群众活动中心,为留守儿童开辟关爱阵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配齐留守儿童活动所需的设施设备,精心布置好活动内容。
抓队伍促教育。各中小学校均选配了有责任心、有爱心、懂心理疏导和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学骨干兼任留守儿童阵地教师,广泛开展具体的教育管护、关爱指导和服务管理工作。
设机制管长远。各级各部门设立关爱责任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各地均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交流工作进展,研究解决问题。
探索创新 打造品牌
我市留守儿童工作社会影响力逐步提高
唤醒保护意识,进村入户转观念。妇联组织联合联合国妇女署采取进村入户的方法,面对面与儿童监护人沟通、交流,向他们普及生理健康知识、保健知识及法律知识,解除传统思想的禁锢,转变封闭、怕丑的落后观念,唤醒他们保护儿童的风险意识。
普及知识技能,上好开学第一课。教育局将儿童性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安全教育考核内容,并开展学校性安全教育大比武活动。“女童防性侵·开学第一课”,在我市已形成制度化全面铺开,为预防儿童受伤害奠定了良好工作基础。
净化社会环境,营造关爱大氛围。加强与各类媒体及社会公益组织的联系协调,为儿童成长提供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强化对公益组织、家长、学校、卫生、公安等部门的培训,使其掌握专业的法律知识、心理知识、社工知识及工作技巧,帮助受害女童摆脱困境,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次伤害。
2013年底,随州留守儿童防性侵项目组在北京召开了结项会暨留守儿童研讨会,国内外10多家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全国妇联、民进中央先后踏访了随州,对我市留守儿童工作模式给予一致赞誉。(摘自随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