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雷霆行动”初见成效 3月14日,随州市召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雷霆行动”动员大会,要求曾都区、高新区、市直各有关单位以雷霆之势迅速行动,开展违法建设、交通秩序、户外广告、绿化环境、渣土漏撒、占道经营、环境卫生、门前三包整治,以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迎接丁酉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成功举办。 为落实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随州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实行“挂图作战”,制定“进度表”、落实“销号制”,明确相关部门管理职责,督办各路长单位加强“门前三包”工作,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安排专人进行日常检查,落实考评通报制度。以倒逼机制加快推进创建5A景区工程项目,完成博物馆周边22户民房侧立面和121户民房的前后立面包装工程。加大对城区户外广告的整治力度,拆除违规设置的各类户外广告。加强对“牛皮癣”清理公司的督办检查,落实日检查、周汇总,月兑现奖惩制度。保持城市立面建筑物和“城市家具”的整洁。强化对背街小巷、垃圾站点、卫生死角、人行道冲洗等方面环境卫生的监管,对贵宾路线实行定人包保责任制,督促环卫作业市场化公司增加沿线洒水压尘次数,及时收集、清运垃圾,提高沿线及所有城区道路环境卫生质量;抓好城区非市场化区域的清扫保洁工作。做好城区非市场化区域主要街道临街餐饮门店、摊点、垃圾中转站点和瓜果、甘蔗摊位等处的落地垃圾随时有人清扫保洁。积极推行“机械化清扫、人工全天候保洁、实施垃圾不落地”的环卫工作模式,做到清扫保洁到位,垃圾日产日清,洒水压尘及时;取缔地坑式垃圾中转站。对居民小区的32座地坑式垃圾中转站,组织所属小区和单位自行出资改造。对主要街道两侧和无主小区内的19座地坑式垃圾中转站,积极争取资金,迅速启动改造工程,实现城区无地坑式垃圾中转站的目标。 建立健全与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联动执法管理机制,重点做好迎宾大道、季梁大道、编钟大道、神农大道等易漏撒路段的管理。加大对建筑工地的管理力度,确保各建筑工地设置车辆冲洗设备,建设建筑工地施工围挡,硬化进出入口道路,渣土车不超重超高超速行驶,无渣土漏撒现象.重点做好解放路中端、五眼桥市场、舜井大道南端、东兴市场、香江市场、青年东路等处占道经营的管理。科学调配人员,加强对聚玉街、花溪巷、东壕街、龙门街、文峰街等小街小巷的市容秩序管理,确保交通畅通,市容整洁;加强对各节庆活动沿线的市容管理,切实做到车辆停放整齐,商户经营规范,无占道经营现象。继续保持从严查处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坚持“逢违必拆”的方针,重点加强城中村改造、路网建设等区域的巡察监管,严控突击“种房”,对违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做到随建随拆。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的作用,畅通12319城管热线和12345市长热线,对寻根节期间环境整治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随州市市容环境卫生局按照“挂图作战”的部署落实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成立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整治行动,要求环卫局清扫处、清运处、垃圾处理场和龙吉顺、万城美、隧城三家环卫作业市场化公司发挥环境卫生整治主力军作用,全力以赴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环卫局考核科对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的垃圾死角进行摸底,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在城区主干道、人行道实行机械化大冲洗、大洗扫,增加果皮箱、垃圾桶,方便市民投放垃圾。全面检修环卫设施及环卫专用车辆,确保环卫设施正常运行。一级道路实行全天候保洁,延长繁华商业街夜间清扫时间和加大解放路、烈山大道、舜井大道夜间人行道冲洗频次。每天洒水压尘次数由三次增加到四次,二级道路机械化洗扫由1次增加到2次,对渣土运输车辆污染的路段及时冲洗。经过为期两周的环境卫生整治,清除水西门菜市场、车桥巷、文峰路等垃圾死角,清除垃圾120余吨。冲洗道路300余万平米,改造地坑式垃圾中转站6座。 在抓好环境卫生整治的同时,环卫局考核科实施全方位的环卫作业质量考核,以严格的考核标准落实各单位的管理责任,确保“百日整治、雷霆行动”圆满完成。 2017年3月29日 高压冲洗车冲洗道路 环卫工人清扫城市道路 环卫工人冲洗人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