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25|回复: 1

    黄仙洞石公著书

    [复制链接]

    250

    主题

    5057

    回帖

    6万

    积分

    黄钻队员

    Rank: 6Rank: 6

    积分
    69603
    发表于 2014-12-21 21: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大常今 于 2014-12-21 21:07 编辑

                         黄仙洞石公著书                     

    文/龚凤鸣

      
        黄仙洞位于大洪山脉南麓,是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之一。此洞全长2500多米,又名黄金洞,有亚洲第一之美誉,是国内外溶洞景观中极为罕见的。该洞集地下暗河、沉积景观和岩溶地貌等地质奇观于一体。有2万多平方米的云盆“瑶池”,堪称世界之最。专家认为,洞内至少拥有四个世界级景观,十多个国家级景观。洞中钟乳石比比皆是,形态各异。石针、石矛、石笋、石柱、石塔、石幔、石瀑,分别呈红、黄、白、褐等色,如玉似翠,色彩绚丽;溪流、瀑布、暗河、钟乳石、石灰岩、喀斯特地貌,交相辉映,扑朔迷离。洞内冠名景点有:洞口雄风、济公仰天、屈子行呤、蝶戏熊猫、木榕迎客、仙鹤顶月、龙潭飞瀑、金本天书、黄仙长廊、海豚跃江、水晶琼壁、黄仙华盖、延水宝塔、双象戏水、大鹏展翅、鳄鱼戏水、仙人指路、罪蟾鸣冤、公关壁、文峰塔、晚霞漫天、金龟探海、雄狮回首、双龙腾天、金鸡报晓、哪咤出世、双狮守关、仙女舞台、大圣读经、定海神针、银河坠天、海兽强食、黄山飞瀑、仙女霓裳、南天双塔、擎天玉柱、云盆奇观……等等,参天功之造化。
        古往今来,黄仙洞曾吸引无数佛门大德、道家高士前往,文人骚客亦多云集。洞中留下了众多摩崖壁画,碑碣石刻是为见证。此洞比较著名的传说是,战国末年军事家黄石公曾以此洞为居,著书立说。
        《大洪山志》载:“洞之山为黄仙山,相传黄石公憩此,故名。”民间野史传:黄石公即汉留侯张良之师。姓魏名黄,又名辙,山东平阴县东阿镇人。生于战国末年周赧王、齐惽王年间,卒于西楚霸王三年。其父魏华、母马青为书香世家。黄石公之母怀孕期间行于官道,不慎脚落于车辙,摔倒生下黄石公。是时晚霞夕照,天地金黄,父母便给儿子起名为“黄”,小名“辙”字。其父与祖皆在学堂教授学子,黄石公少小好学,6岁会诗,18岁便精通诸子百家经书,尤善兵学、易学。但他生性淡泊,犹恶官场之习,无意仕途。成年即轻装布屣,游历天下。数十载后,差不多已走过域内所有江河平原和山脉丘陵。这一路行来,除探察地理物像,还和许多方外隐士、博学巨儒交流,思想日趋深刻。及至壮年,每想寻一佳处静思著书。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5057

    回帖

    6万

    积分

    黄钻队员

    Rank: 6Rank: 6

    积分
    69603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1 21: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一日,黄石公朔汉水而北,至大洪山南麓,随一牧童进入黄金洞。遍观洞中地形,包罗万象,复杂多变,犹如平生所历山河丘川之浓缩,据一寓而得观天下,喜不自胜,乐而忘返。遂在洞中以木结居,请山民与购日用书写寝食之物。由是居而经年,总结平生所学,切山川河络之象,在洞中推演兵学战道和布阵之术,穷十年之功,著成兵法《三略》、《素书》。
        当时正置强秦暴政日重,天下义兵此起彼伏,大乱将起。黄石公想,兵书即成,应使其匡济天下。自己不愿亲履杀场,当寻找一德才兼具之人付之。由是下山寻找。
        黄石公终于在江苏下邳遇到一人。
        这人就是刺杀秦皇未遂而逃匿的张良。
        黄石公几番探试,对张良的人品和天资甚为满意,于是将所著兵书相授。
        张良当时刺杀秦皇未果,是朝庭通缉的要犯,纵有推翻强秦暴政的雄心,可惜势孤力单,苦无良计,正所谓穷途末路。此时与黄石公一席长谈,茅塞顿开,决战暴秦之志愈坚。又蒙黄石公赐以兵书,不由感激啼零。看着将一生心血化为手中著作的这位苍冉老者,张良生出追随恩师,侍俸天年之心。石公说,为师一生所系惟此兵书,你如能虔心研读,将之用以实战,则是对为师最大的报答。况时下暴政日甚,民怨载道,你若能以此兵书,为解救天下百姓之倒悬,则是天下生民之幸。你虽不在为师身边,为师亦以你是为大孝之人。
        张良甚体恩师之心,决定寻一静处研读兵书。当下师徒二人洒泪而别。
        是时黄石公已过花甲之年。石公推定十三年后,汉鼎已定,张良必至,但那时,自己或已不在人世了,不由得老泪不止。张良走了好远,又转来再看老师一眼。黄石公叹道:“十三年后,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言罢背过身去,直到张良消失在远方。
        黄石公与张良别后,又回大洪洞居,度过数年,自知天寿将尽,遂辞别山中众邻,回归故里。
        楚霸王三年,黄石公辞世,临终嘱其子将自己葬于东阿县谷城之山,立一黄石。后张良至,见此黄石,知道恩师已经辞世,痛哭不已。聊以欣慰的是,十三年来,张良遵乃师所嘱,将石公兵法活学活用,决胜于疆场,辅助刘邦推翻强秦暴政,平定了天下。
        后世大洪山人,为纪念这一代兵学大师,将黄金洞改名为黄仙洞,还说洞中石笋上的老人像即是黄石公的化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