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市 “创文”常态化考评机制全面形成
城乡同创全国文明城市系统开始运转
根据《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和《湖北省县域文明指数测评体系》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为做好全国、省级文明城市和县域文明指数测评迎检工作,推动全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科学高效开展,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创建成效,形成创建合力,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办公室印发了《随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常态化考评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进行测评。
据了解,接受测评的对象单位和范围包括: 城区15条主要大街:白云大道、编钟大道、汉东路、季梁大道、解放路、擂鼓墩大道、烈山大道、明珠路、青年路、清河路、神农大道、舜井大道、沿河大道、迎宾大道、交通大道; 8个城区办事处(郊区、开发区、新区、镇区):曾都区东城办事处、西城办事处、南郊办事处、北郊办事处、城南新区、曾都开发区和随州高新区城东新区、淅河镇区; 41个城市社区:曾都区文峰塔社区、蒋家岗社区、舜井道社区、小东关社区、烈山社区、天后宫社区、龙门街社区、带涢阁社区、缫丝社区、双龙寺社区、草店子社区、汉东楼社区、飞来土社区、通津桥社区、九曲湾社区、玉波门社区、白云湖社区、铁树社区、乌龙巷社区、瓜园社区、柳树淌社区、擂鼓墩社区、马家榨社区、白云社区、齿轮社区、茶庵社区、八里岔社区、花溪社区、亚通社区、楚风社区、黄龙社区、孔坡社区、碾子巷社区、前进社区、涢水社区,随州高新区望城岗社区、十里铺社区、吴家老湾社区、寨塆社区、裕民社区、熊家社区;随县、广水市、曾都区、随州高新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 以上测评的对象单位和范围实行按类型定时考评。其中15条主要大街一月一考评。方法是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定期组织开展模拟测评,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排名情况,形成常态化考评管理机制。测评结果将纳入文明单位、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校园等各类精神文明建设考核评选之中,对每次考核排名靠后的单位进行约谈,连续两次考核排名靠后的予以警告,连续三次考核排名靠后的取消其文明荣誉称号。对41个城市社区每两月进行检查考评。对城区办事处(郊区、开发区、新区、镇区)每季度进行检查考评。每季度对各县、市、区、随州高新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的城乡进行文明指数测评,对照《湖北省县域文明指数测评体系》,发布测评报告。每半年对创建文明城市责任单位进行考评,对照《随州市2017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责任清单》文件要求,年底将考评结果纳入到各地各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之中。同时,对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不正确、不及时、不有效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单位和个人,实施严格问责,进行责任追究。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常态化考评机制形成后有力推动了城乡文明共建, 目前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契机,深入开展文明家庭、孝老爱亲、助人为乐、文明乡风、美化环境等活动也在逐步重新启动。新年度文明单位创建系统将在五月中旬前启动操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