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走近最美中学生│“大哥”李晓萌的环保情结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科教新报
“大哥”李晓萌的环保情结
本报记者 彭静 在岳阳市外国语学校,有这么一位“大哥”,与同桌约定相互出题,并互评解题思路,在1个月内帮助同桌的数学成绩提高20多分;在班集体活动中,主动挑起出点子、合理分工的重担。这位“大哥”是该校高三年级女孩李晓萌,因行事稳重干练,被同学称为“大哥”。 初见李晓萌,纯纯的微笑中隐藏着一股坚毅。出身于书香家庭的李晓萌,不间断地阅读是她的必修课,热心公益、志愿环保是她的兴趣,也是她选择的一种成长磨砺方式。 李晓萌的环保意识很早就已树立。小时候的她就跟在奶奶身后捡拾矿泉水瓶;奶奶出门购物都会携带编织袋,方便又环保。现今,李晓萌还保持着使用编织袋或环保袋的习惯。 初中时,李晓萌去福利院做义工的同时,会抽时间观察和记录福利院废旧物品回收分类的情况。进入高中后,李晓萌利用寒暑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播环保理念。 2014年寒假,李晓萌积极参与所居小区的环卫工作,并倡议成立了小区捐献机构,在小区内设置捐献箱,呼吁居民为贫困地区儿童捐献物品。“直到现在,每天经过捐献箱时,都能看到许多衣物、学习用品等,有时候捐献箱都放不下了。”李晓萌未曾想到自己的一个建议能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在她看来,物品捐献不仅能帮助有需要的人,也能使物品价值得到最大化利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为环保效力。 关注环保,李晓萌不仅有行动,在出国交流期间,她还写了一篇引人注目的小论文。 2015年6月,李晓萌获选参加全国中学生赴日交流访问。在此之前,李晓萌对于日本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一直都有耳闻,亲眼所见之后,她发现,在日本,丢垃圾并不能任性为之,而且挺复杂:类别分得细、垃圾处理要求多、扔垃圾的时间有规定。李晓萌注意到,日本的废弃物品都要认真洗干净,进行正确包装之后才能丢弃。她将这些差别之处一一记录,并认真听取日本环保人士的演讲,向日本学生请教生活中的环保举措。回国后,李晓萌和小伙伴结合身边的环境现状,将搜集到的材料进行认真对比、分析和总结,执笔撰写了几千字的环保研究小论文《对日本垃圾分类及回收的考察调查报告》。
李晓萌(前排右二)赴日交流 现在是高三最紧张的时刻,但李晓萌还是会抽时间看新闻,重点关注水资源保护以及垃圾回收利用等相关动态,完善自己已有的环保知识体系。李晓萌说,只有丰富自己,才能更好地服务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