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46|回复: 5

    止戈的贵族

    [复制链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发表于 2014-12-25 10: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止戈的贵族
    包毅国
         随州叶家山曾侯家族墓葬被票选为中国2011年十大考古发现,普通的土丘始终吸引着人们的关注。随着发掘的深入,一个真正的贵族越来越清晰地走近我们。
         说叶家山曾侯是真正的贵族,是因为这个贵族深得农耕文化精髓,也领悟出礼乐文化的精妙,一个贵族群体把生命的深刻埋进不起眼的土丘。揭开这个土丘,我们发现今天原来是历史的延续,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早在3000年前定型。历史是一种记忆,一个伟大的民族,突然从叶家山曾侯家族墓葬中找到了自己荒芜已久的记忆。
         叶家山与随州城区的直线距离也就几公里,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考古发掘,顿时吸引了许多好奇的目光。其中诸多墓葬中均有兵器陪葬,显示出曾侯贵族对军事思想的深刻理解。墓中既能用于进攻、也可用来防御的兵器就是戈。这多数戈的戈尖都进行了折弯或折断,这一折,折出了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爱与善良,也折出了对和睦、和谐、和平的深刻理解和虔诚的躬行实践。

         过去我们从文献上知道,古人对“武”的解释,是“止戈为武”。叶家山曾侯贵族却用自己的行为来我们解说着“武”字的真正含义。“武”是典型的会意字。会意字是由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新的字形内容和含义与独体字有内在联系。“止戈为武”包含着两个独立的字,“止”与“戈”。“止”的篆写是脚趾的象形,从而引申出停止的意思。“戈”是中国商周时期的主要兵器,青铜制作,尖锐锋利,安装在长柄之上,可以横击和钩援,能够用于进攻和防御,是战争的重要标志。“止”和“戈”和在一起的时候,就是停止战争的意思,这就是“武”。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10: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叶家山读这个“武”字,折断与折弯就是真正的“止”,停止使用“戈”就是尚武,尚武实际上也就是尚和,“武”的真正内涵,是一种争取和平的能力。这就是说:“武”的核心就是“止戈”,“武”的最高境界就是具备“止戈”的能力。曾侯家族大量折断折弯“戈”,就是用自己的行动解说真正的“武”,是不能够轻易使用兵器“戈”。后世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兵本与不杀,武在于止戈。”都是在用各自的智慧阐述自己对“武”字的理解。历史上,能把“武”字阐述得很精妙的人,就能站立在历史的高处。
         曾侯贵族折断折弯戈尖的这个动作,其实就是引领我们走进武的最高境界。进入武的最高境界,需要两种力量。首先需要具备追求和睦和谐和平的思想精神能量,再就是必须握有停止战争的巨大能量。叶家山曾侯是西周早期的重要贵族,贵族最重要的体现不是权力和财富,真正的贵族是精神的富有、智慧的充足。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周王请他参加过西周早期最重要的一次盟会。考古专家根据墓中的文物铭文认定盟会时间在公元前1042年2月。显然,能参与如此重要的盟会,绝不仅仅酒瓤饭袋的庸庸之辈。周王召集天下诸侯盟会岐山,周王必然要赋予其统一天下的重任。
    接受周王重任的曾侯当然知道,统一天下不仅仅是武力的开疆拓土,武装占领可以一时,不能一世,重要的是人心的认同和接受,唯有人心的认同和接受,才可以让姬周的天下千秋万代。这就是:“凡伐国之道,攻心为上,务先服其心。”按《诗经》中所说,西周来岐山之前,就是“西戎”游牧民族,身上不乏充满野性的杀伐之气。走进中原,才感觉到农耕生活是一种符合天道的生活。天地生养了人类,也生养了天下万物。要想永续发展,就要爱惜天下万物。

         这种爱与善良的情怀引申出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身与心的和谐。唯有这种思想的滋润濡养,才能够培育英雄身上巨大的能量,一个王朝才具备至高无上的品质。周公姬旦完成了东征和分封,还亲自制礼作乐,成为圣人孔子最为尊崇的打天下和治天下的一代伟人。在曾侯参加的这次盟会上,周公姬旦把自己“敬德保民”的德治思想,对曾侯作了特别交代,曾侯深刻领会了周公的思想精髓。止武事,兴文教。让人感受文化的爱与善良,唯有爱与善良乃天地宇宙之道,能引导人类走向高贵。唯有高贵,才能完成心灵的征服。攻城略地不能叫征服,只有让人内心深处产生一种真正的仰望,才称得上人类世界最伟大的征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10: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苔花小小 于 2014-12-25 10:21 编辑

         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农耕文化发展积淀深厚。为曾侯实践周公的德治提供了最好的人文环境,让一代代的曾侯具备巨大的思想能量成为可能。很多人以为农耕文化玄而又玄,说不清道不明。文化就是道,天地运行的大道。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越说越复杂。随州的一句俗话“人多好种田”就说出了农耕文化的精妙。一大家子的人在一起,有个规矩,规定怎样做老人怎样做子女,一家人都按这个规矩做人,一家人就和和睦睦。对老人的尊重需要有形式和载体。早晨起来,做子女的要跟老人去问安;吃饭的时候,老人没上桌子,子女们不要先顾自己埋头吃自己的;冷天的晚上要跟老人们去用烘炉暖暖被窝。这就是“礼”,它可以保持一个家庭的稳定秩序,可以保证一个家庭兴旺发达。有很多人觉得个人权利是神圣的,不能用整体的利益侵犯个人权利。看上去似乎有点子道理,然而仔细想想,一家人各强调各的权利,这个家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散。可以肯定地说:这不是家庭兴旺的搞法。周的礼乐制度就是用礼的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用乐的功能来调节人的情感精神。
         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而彼不能群。”“群”是人类得以发展壮大的根本。人懂得“群”,就告别动物,走进人猿相揖别的文明。中国农耕社会的聚集性,就是从炎帝神农开始的。炎帝神农在两汉之前是分述的,炎帝是个人,神农是部落。司马迁觉得两者的内涵基本重叠,就合称为炎帝神农。从字面上可以看出,炎帝神农就是从个体走向群体的过程。炎帝为帝就是一个能量特别大的人,大到能温暖一个群体。男耕女织的农耕最少也要两个人,有炎帝温暖的群体应该就是很会种田的群体,所以叫做炎帝神农。炎帝神农不仅仅是血缘的联系,更是一种生存方式。炎帝神农创立的农耕文化就是聚集成“群”,成“群”的过程,首先是从家开始的,到家族、再到部落、部落联盟、最后是国家。
         中国文化起源于家,家的和睦,才有家族的和睦,就能够带来兴旺发达,家族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权威是父母或德高望重的年长者,具有相对的公正性。血缘联系能牵动人性中最柔软的情感,引发出亲密无间、真诚关爱与无私奉献精神,这是任何人际关系都不能相比的,能化解家庭中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家是“群”的初始,国是“群”的终点。家、国、民族、天下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就是一个意义,可以经常用来互换。
         “群”需要能量,好比太阳,太阳系的所有行星围绕太阳,就是能够享受到太阳的巨大能量;又好比树木,能从根部吸收到营养,所有的年轮都围绕着中间的核心展开。“群”的过程,就是人心凝聚的过程。首先是道德能量,就是愿意用自己的能量温暖别人。一个人家财万贯,能量够大,但没有道德能量,万贯的家财只晓得自己独享,不会与人分享,就不可能让人感觉到温暖。愿意让人享受自己的温暖,必须具备一种道德境界,具备这境界的人能温暖别人就会觉得很幸福。其次,就是有温暖别人的能量,还有让人感受温暖的最为适当的方法,方法不当别人就会觉得假,有不安好意的感觉,就产生本能地拒绝。
         农耕文化叫礼乐文化,就是用礼乐精神让一家人在一起和睦相处。“礼”的繁写为“禮”,“示”表示尊重,上面的“曲”指音乐,下面的“豆”就是一面“鼓”,也就是指音乐;“樂”字写法就是在木上附丝弦。古人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古人认为音乐是宇宙万物中最为和谐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不是单纯的娱乐,有着比娱乐更为重要的融洽和谐意义。“音”和“乐”有区别,“音”是声响,能发出声响的都是“音”,“音”不进行组合不能成为“乐”。单个的“音”不能成为“乐”,用节奏和旋律处理好众多的单音,就能成为好听的乐曲。好比一个人无论有多么大的才气,不会融入整体就是不会做人,知道怎样融入整体,在整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才算会做人。对于那些难以融入整体的有一些技巧的人,最多会被称作有才无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10: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家山曾侯贵族具备巨大的物质能量,其中一座马坑的随葬马匹多达10匹,可见其保持着“西戎”游牧民族对马的钟爱,这种钟爱其实是内心深处对豪爽、彪悍的眷念,也说明具备强悍的实际能力。然而,曾侯贵族把这种能力妥善安放在自己的陵寝之外,认为这些东西皆是身外之物。放在自己的陵寝之内的,是折断和折弯的铜戈,还有那铜戈融化之后铸成的青铜编钟。墓中编钟一组,能发9个音,能完整地演奏乐曲。曾侯贵族到南方来,不是为征服而来,希望能用道德的力量来教化南蛮之地,是君子怀德,是心灵的交融感染,是真正的人类文明。钟铸造艰难,声音沉着清脆、厚实绵长的音色,富有穿透人心的音响效果,出音从容不迫、张弛有度,具有悠闲雍容、矜持华贵的贵族气度,具备一种摄人魂魄的节奏感和穿透力。是一种男子的阳刚壮美,是一种君子之德。
          中国音乐有金、石、土、木、丝、竹、革、匏,谓之八音。八音之中,金居首位。钟是重器,不仅居于演奏中心,还象征着王权,对荆楚之地影响极为深刻。因为钟的高贵,南方有人以钟为姓,更有以音乐为职的钟仪、钟建和钟子期。著名音乐家、楚人伯牙,弹奏乐曲,志在高山流水,意境深幽,唯钟子期知音懂意。钟子期死,伯牙绝弦破琴,不再操琴,成千古美谈。铜戈无论多么尖锐锋利,只能夺人性命,心随性命而去,但没有被征服。唯有沉着、悠扬的钟声,才让人倾耳聆听,继而,产生了仰望,用这种高贵作为家族的姓氏,要进行世世代代的传递。
          “止戈”是真正的高贵,曾侯贵族从参加周王的盟会公元前1040年算起,折断折弯铜戈,为曾侯贵族带来了700多年的稳定发展。擂鼓墩曾侯乙墓葬准确年代是公元前433年,这时的曾侯应该还是很兴旺的,曾侯所在的随国从历史文献上消失大约在公元前290年前后。一个贵族稳定发展700年,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贵族,就贵在精神的强大无比。精神的强大,才具备折断折弯手中铜戈的勇气和信心;唯有精神的强健,就不会失去制止战争的能力和智慧,确保生活中的的那种和平。中国文化传统并不认同“止戈”是一种高贵,喜欢以成败论英雄,在角斗中寻找英雄,只要斗过,哪怕失败也是英雄。这种“止戈”行为,找不到英雄的本色,自然被人们遗忘。
         一个创造了700年和平的贵族,没能走进历史。贵族和历史,该谁遗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9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259221
    发表于 2014-12-25 10: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包老师的文章也“武”起来了!挑动起历史潮流的释放,中华大地的精骨,民族的梦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5

    主题

    2万

    回帖

    89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898454
    发表于 2014-12-26 11: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随州的贵族还是不少而且有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