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苔花小小 于 2014-12-25 10:51 编辑
寻找“黾厄” 包毅国 湖北省政协原主席、全国政协提案委副主任王生铁同志来随州,参加全国政协提案“大遗址片区保护”协商会。早晨,他问我:“随州有没有一个叫‘黾厄'的地方?”我想起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对随州地理位置的描述第一句就是“随州北接黾厄”。 “我不能马上回答您,我需要查一查,才能给您答案。” “随北接黾厄,东蔽汉沔,介襄、郢、申、安之间,实为要地。义阳南阳之锁钥,随实司之;其山溪四周,关隘旁列,几于鸟道羊肠之险,洵用武者所必资也。”随州政府网站对外发布随州的地理位置就用的这段话,也知道这段话出自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王生铁主席昨天晚上大约读过这段话。我很敬重老领导,就是因为他的爱学习,只要有一点时间,他就会在秘书的帮助下,查找资料。他跟我说过,弄清楚一个问题,心里头的舒坦难以言说。 中午,我再读原文,翻开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七十七卷》原文中的“实为要地”应是“实为重地”。显然,“重”比“要”更准确。我知道政府网站引用的这段话不能说错,《读史方舆纪要》是史地名著,有很多的版本,我手中的《读史方舆纪要》是中华书局2005版本。但我感觉到随州市政府网站对外发布的这段话不应该删节性选用,应该原文照录。 这一节原文是:“州北接黾厄,东蔽汉沔,介襄、郢、申、安之间,实为重地。《左传》曰:‘汉东之国随为大。'楚武王经略中原,先服随、唐,而汉阳诸姬尽灭之矣。盖楚服随、唐而蔡、郑始惧焉。自是南北多故,往往置戍于此。说者谓出义阳可以兼顾颖、汝,出南阳可以规伊、洛,而义阳南阳之锁钥,随实司之。又其山溪四周,关隘旁列,几于鸟道羊肠之险,洵用武者所必资也。宋失中原,长淮以外即为敌境,议战议守,未尝不切切于随州。马氏贵与(宋元时代著名学者、史学家。笔者注)曰:‘随州因山为郡,岩石隘狭,道路交错,自枣阳至厉山九十九岗,有括囊之势,易入难出'云。” 顾祖禹生于明崇祯四年,卒于清康熙年间,遭亡国之痛,却坚持志节,始终不仕清。甘心“贫贱忧戚”,醉心著述,难能可贵。他的目的就是保存故国文献,以便反清复明。故以沉痛的心情著述,经世致用思想贯穿始终。他痛心于明朝统治者不会利用山川形势的险要,不会汲取古今用兵成败的教训。所以这不是一部风光游览纪行的书,景物游览之胜多从略,然而对于山川险易、古今用兵,叙述最详。后世学者列入兵家必读之书。“实为极有别裁之军事地理学”,“其著述本意,盖将以为民族光复之用(梁启超语)。”市政府网站发布的随州地理位置经过删节,没有春秋那段楚国争锋的历史、缺少宋代中国战乱分裂的描述,随州在中国大一统的重要地位,显然轻了许多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