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大小不等的盆地很多。盆地的形成、发展和分布受构造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地质作用的发生多是在地球的板块的交接地带,这个地带一般在北纬28°-34°之间。这是因为地球旋转的原因造成,地球自转时,地球整体上发生变形,加快的时候是两极就会压扁,赤道的地方会发生膨胀,反过来,两极的方向略微伸展,赤道的方向是压扁,膨胀和压扁交替出现,就造成地球北纬28°-34°之间的一些地质作用。这种地质作用是地球内部结构调整,地球内部的各种微量元素,通过地球的运动被挤压到地球表面。地球板块碰撞发生岩层的错位,不同岩层相互接触,岩层间的物质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这样就产生原子的重新排列组合,构成新分子。地球表面富含微量元素的土壤,就在这种地质作用中出现。地球的自转,引起内部不同的纬度有不同的力作用。其微量元素矿、磁场、电场、重力场对人与环境都有影响。 随州的许多农产品被注上“富锌”或“富硒”的字样,这是上苍厚爱随州。“锌”和“硒”是微量元素,人身体中的微量元素微不足道,总重量在万分之一以下,但生命对微量元素的需求是不可或缺的。如:“锌”是直接参与免疫功能的重要生命相关元素,因为锌有免疫功能,故白血球中的锌含量比红血球高25倍。“硒”是免疫系统里抗癌的主要元素,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锰”能刺激免疫器官的细胞增值,大大提高具有吞噬、杀菌、抑癌、溶瘤作用的巨噬细胞的生存率。“锶”、“铬”可预防高血压,防治糖尿病、高血脂胆石,“碘”能治甲状腺肿、动脉硬化,提高智力和性功能。 北纬28°-34°中间值是31°,随州地处北纬31°19′-32°26′。“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的运动,地壳发生些微的变化。板块交接处发生塌陷和隆起。秦岭以南的南襄盆地和江汉盆地就是塌陷产生,褶皱断块山地大洪山就是隆起出现。大洪山主峰海拔1055米,和它相峙的就是桐柏山,主峰1140米。两大山脉之间形成一块谷地,就是有名的随枣走廊。老子在《道德经》第六章中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不存,用之不勤。”谷地是万物生长的地方,是玄妙的生养之门,为天地生成的地方。玄牝的本质就是化生万物,它绵绵不绝地存在着,它的使用价值无穷无尽。“随枣走廊”是中国的“玄牝”,这里是万物生长的地方,生生不息就是大德,这里是大德之地。 地球的构造作用不仅赋予了随州富含各种微量元素的土壤,还造就了随州奇特的地势和复杂的地形,地貌形态有山地、丘陵、冲积平原。地壳运动造成的褶皱和断层,细细分辨,可以看到山脉的脉络和走向,虽然没有非常明显的脉络,但板块运动让地壳发生些微的变化,出现柔和浑圆的线条,让人感觉到山地的形成是大自然的造化,是岁月雕琢出的地貌。丘陵没有险峻与巍峨,然而给我们的却是错综复杂、扑朔迷离、博大精深、回肠荡气的景色。随南大洪山和随北桐柏山,具有明显的地质构造形态,两山以下大部分地区只是这种地质构造的延伸,山峰的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较缓,是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
低山丘陵,高度海拔在200-800米。却是永远也看不尽的风景,登上这个山顶远眺,魅力又在远处的那个浑圆的高峰,微微隆起的温柔线条就好像又在召唤。丘陵是丰富的调色板,天地在运行中,用每年的春夏秋冬把丰富的色彩,尽情涂抹在这丘壑之中。丘陵地貌在中华文明发生时,生产力最为丰厚,具有巨大推动力。既能种植五谷粮食,也能生长经济植物,还能放牧牲口。按照规则反复进行开发,这里就是肥沃的土地。这就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永远也不能移动的财富,是人类社会进步永恒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