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85|回复: 5

    走向深度的随州地域文化研究

    [复制链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发表于 2014-12-25 11: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苔花小小 于 2014-12-25 11:48 编辑

            走向深度的随州地域文化研究
                   包毅国
          随州的“圣地车都”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湖北省“中部崛起”一元多层次发展一个重要层面,只要办好每年的“炎帝神农故里寻根节”,随州就能成为“世界华人谒祖圣地”,随州的地域文化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相反,随州地域文化研究不能够为实现炎帝神农的国家祭祀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圣地”建设就缺乏坚实的基础。“世界华人谒祖圣地”绝不仅仅是为随州的文化产业发展建设一个景区,而是为民族凝聚提供一个载体和平台。炎黄融合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典范,炎帝神农文化是关乎文化起源,文化发展,文化未来的重大课题,蕴含着巨大的精神价值。民族的复兴,不仅是经济振兴,更是民族文化道德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面复兴。正因为如此,随州的地域文化研究将面临着更为繁重的任务、担负更加神圣的历史使命。
           寻找国家祭祀炎帝神农的理论依据、价值依托和意义支撑。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有一个民族全体成员理解和接受的思想共源,民心有一种家园之感。中华民族的绝大多数成员认同自己是炎黄子孙,就是因为中国文明说到底是农耕文明。唯有农耕文明的发源地,有宽广的思想共源。这个思想源泉就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神农创立的炎帝神农文化。中华民族尊祖敬宗的信仰崇拜,必须在威严而神圣的场所、庄重和崇高的礼仪体现。这个场所就是中国的国家民族宗庙,这种礼仪必须让全体民族成员分享,从中获得精神营养。
          尊祖敬宗的精神从宏观上造成了中华民族永不衰竭的凝聚力、向心力。炎帝神农故里举办国家祭祀具有难以替代,不能复制的区位优势。随州炎帝神农文化其实就是随州地域文化的代名词,随州地域文化中蕴含深厚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文化元素。今天的人类世界是民族国家构成的。任何民族的裂土分疆,就丧失生存的根本。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民族国家的最高利益。随州地处胡焕庸线以东的中心,南襄、江汉两个盆地的交接处,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就必然赋予随州具备善于吸纳、崇尚包容、海纳百川的文化基因。国家命名钓鱼岛山峰为“神农峰”,国台办授牌“炎帝神农景区”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说明国家决策层面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炎帝神农文化的宝贵价值在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随州地域文化研究必须组织力量深度发掘。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农耕文化,儒、道、佛只是从学理层面对炎帝神农开创的农耕文化进行了系统、全面阐述。文化最简洁的表述,就是“生活样式”。中国文化的根脉就是农耕生活,农耕生活可以发生在中国的东南西北,但农耕生活的发展必须经过融合,东南西北的一隅是不能进行融合的,融合只能在中国的中部中心进行。研究就是重新“发现”,随州在历史上的客观存在,似乎不需要“发现”。“发现”是探索和重新解释,是拂去遮蔽历史的尘埃,恢复历史的真实。所谓“鉴古知今”,就是从历史中吸取营养,纵看是历史,横看就是社会。离开历史,今天的社会就迷茫;离开“今天”,就不会有未来。“现在”本身就是历史的结果。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史要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历史。明智的人既要不忘过去、重视将来,更要全力把握现在、创造将来。因而,读史既需要解读往事,又要放眼将来,这样才能具有更深入、更持久的历史洞察力。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11: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苔花小小 于 2014-12-25 12:00 编辑

          随州的地域特点就是农耕生活的“原生性”和“融合性”,这“两性”就回答了随州作为世界华人谒祖圣地的唯一性,随州地域文化中“原生性”、“融合性”是其它地域难以替代、不可复制的。随州的炎黄文化研究不排除多地域发生农耕生活的可能,这种对多地“原生性”的承认,实际上就是认同历史文献记载“四省四地”炎帝神农创立农耕生活的现状。然而农耕生活“融合性”只能发生在中国中部的中心位置,这种“融合性”是解答随州才是“世界华人谒祖圣地”的唯一性的最合适着力点。对于炎帝神农故里唯一性问题,不能采取避谈的办法,最好不谈这个问题,是愚笨的“掩耳盗铃”。我们应该从农耕文化的原生性、地域文化的融合性。前者能从随州地域文化的发生中寻到炎帝神农文化产生的依据,后者可以寻找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文化元素,提升炎帝神农文化的品质质量,让炎帝神农故里寻根节从地方品牌上升为国家品牌。随州地域文化就具备的这种原生性、融合性特点,就是随州地域的唯一性,这就能够很好解决“世界华人谒祖圣地”的唯一性问题。
          这种“发现”就是从随州新石器时期丰富的出土文物中,寻找祖先们的农耕生活;从今天人们的生活习俗中,寻找历史的活体遗存;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寻找随州历史文化记载。“发现”不是文明的碎片,不是毫无准备、时髦拼凑、自卖自夸,必须有随州的风土人情依托,有随州的地下文物支撑,有随州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孕育,有对文献记载梳理。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开展大型祭祀活动,能够提升随州“世界华人谒祖圣地”地位,让这种地位达到不可撼动的境界,必须夯实理论的基础。宏伟的建筑没有自己坚固的基础,肯定垮塌,“世界华人谒祖圣地”建设,坚实的学理支撑是当务之急。
          随州文化建设正面临重要机遇。一是国家海洋局、民政部命名“神农峰”;二是国台办授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三是省第十次党代会确认“圣地车都”是“中部崛起”战略的组成部分。这三件事与随州的炎帝神农文化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随州地域文化研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炎帝神农风景区只有通过“发现”,才知道怎样建设得实实在在。“发现”的主体只能是本土的文化人,这是随州文化自信心的发现、随州文化特色的发现、随州未来文化发展的发现。随州地域文化研究完成了这种“发现”,才能成为随州决策层提供智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11: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苔花小小 于 2014-12-25 12:01 编辑

          “世界华人谒祖圣地”建设,炎帝神农风景区的硬件建设极为重要,但这些建筑的生命活力在人心。普通民众更关注眼下的生活、强调肉身安顿,感性多于理性,世俗多于超越。炎帝神农文化建设关注的是精神生活、宗教信仰、责任担当、理想未来,这种长远的建设不能短期内就能吹糠见米。眼下与长远的矛盾是客观存在,普通民众在眼下的生活境况中,稍稍遇到困难,就会责怪长远的建设投入。今天普通人受教育的程度,会以矛盾的历史文献记载责难决策者,决策者没有深厚的学养支持,不可能作出满意的答复,老百姓就会认为这种长远建设是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随州文化是否具备高品位,不在少数领导干部、也不在几个文化研究者弄清楚了就可以的。每一个普通随州人的一言一行实际上都代表着随州的文化品位、品质。之所以说炎帝神农文化普及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是因为普通民众的受教育程度已经很高,许多困惑和疑问得不到答复,他们就会质疑历史的真实。炎帝神农文化高峰失去普通民众的构建,无论多么宏伟的建筑都是沙中之塔。地域文化研究者的“发现”,一定要走进普通老百姓的心中。老百姓真正理解和接受了,再用自己的言行来传播炎帝神农文化,这种文化才有生命力。
          随州地域文化研究要组织力量,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展“随州文化大讲堂”百场大演讲,让炎帝神农文化走进工厂、农村、社区、学校。节日活在普通民众心里,才有生命力。目前最需要的是普通民众理解和接受炎帝神农文化的精神价值,到今天为止,随州的炎帝神农文化从来就没有进过县、市中心学习组,就更不要说进过校园和社区了。我们的干部在陪同客人的时候,就解释不清炎帝神农文化,几个问题一问,就被问倒,更不要说普通民众了。仅靠政治权威维系的文化,肯定没有生命力。
          在湖北省文化建设的投入上,随州无疑能够排在靠前的位置。据旅游局报告,国家级的旅游景区评委参访过随州文化公园之后,就说:就是这一个景区就能够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但到目前为止,公园没有深刻解说景点正规出版物。
          曾随文化大遗址片区保护,连续两年两次被列为全国政协提案,交国家相关部门办理。这是随州市文化建设事宜,有史以来第一次能进入国家的议事平台。大遗址片区所展示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文化发展定型时期的典范。随州丰富的文化资源,让文化资源为随州持续发展所用,是随州地域文化研究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也只有随州地域文化研究组织,才有能力把这些发现写成文章交给随州人民,转化为一座城市的文化自信,就是为随州的建设发展提供最重要的推力。
          “两地一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编钟音乐之都)”建设赋予随州城市的特色与个性,随州历史文化的独一无二特色、深厚而丰富的文化能为现实所用,也是不能复制和难以替代的个性,这些特色和个性将引领随州向有别于其他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极大提升随州城市的文化品位,把随州建设成为中国一座最具魅力的品牌城市,决不是一句空话。随州地域文化研究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舍我其谁的历史使命感,为随州的品牌城市建设、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提供强力的文化支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5

    主题

    2万

    回帖

    89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898454
    发表于 2014-12-26 11: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州的地域文化应该有其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3

    主题

    2万

    回帖

    33万

    积分

    观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30361
    发表于 2014-12-26 22: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文章发的好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zlsmt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