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上了旅游不文明黑名单 丢了谁的脸? 6月9日,国家旅游局通报称,又有四名不文明游客被列入“黑名单”。据了解,自从2015年4月施行《游客不文明记录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已经有29名游客因为自己在旅游过程中的不文明言行而“榜上有名。” 在这些被列入旅游不文明黑名单人的人中,最长的非第四位的陕西人李某莫属。2015年五一假期前夕,在吴起县胜利山景区内,这位李某擅自攀爬到红军雕塑照相,他的这种不文明行为被其他游客拍照记录后在网上传出,引起公众广泛谴责,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国家旅游局将这名游客列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自2015年5月4日至2025年5月3日。 时隔两年的今年五月,游客张某在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潜龙洞景区游玩时,连踢三脚,竟然将洞内一根生长上万年、长三十公分的石钟乳断裂损毁。该事件经过新闻报道后,社会影响恶劣,社会公众强烈不满。国家旅游局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将该游客列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记录年限为三年六个月(2017年6月9日至2020年12月8日)。 众所周知,不文明旅游表现是多样化的,那么,旅游中常见的不文明行为有哪些?如不讲卫生,垃圾随处丢弃;随地吐痰;践踏草坪、损坏花草树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景点排队不遵守秩序,随意插队;不遵守法规,擅自闯入旅游景点核心区;在景点随意涂画、刻字;人多拥挤时,缺乏礼让;随意攀援、拍照;因为天气等不可抗力而造成航班延误,非要跟机长理论不可、吵闹等等,这些都属于不文明行为。 旅游不仅是游山玩水,也是一次凝重庄严的道德之游、文化之游、精神之游,通过旅游,净化身心,美化思想,纯化文明素养,让人格发展,道德涵养,像青山秀水、善美山水一样,让人陶醉,建立在厚德载物、温文而雅的精神格调上,旅游者才能和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文化,完成亲密和谐的精神共振和对接,才能成为“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成为推行现代旅游伦理的一个契机。
个人的不文明的行为,看似小事,却会对公共道德和公共环境,造成污染,形成破窗效应,让更多人加入到“不和谐的噪音”中。但有些人总是把自己在生活总的一些陋习带到旅游过程中,那些所谓的、善意的文明提醒似乎离他们是那样的遥远,他们习惯于在文明的范畴外无拘无束,殊不知,正是他们这种“无拘无束”才导致一些不文明现象到处蔓延。而这些不文明现象正越来越被大家所唾弃,这得益于国人对文明认知程度的提升。因此,不管是从目前来看还是从长远来看,做个文明人是现代社会的必须,不文明的言行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多自警一下好。 这29名上了旅游不文明黑名单的游客,我不知道,他门除了受到了相应处罚之外,他们以后是否有所收敛,又是否会影响到自己身边的人和孩子呢,他们这种不文明行为究竟打了谁的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