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随州花鼓表演唱《魅力随州我的家》 参加第三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 图为随州花鼓艺术剧院代表(中)在领奖台上
12月3日晚,“新时代·新气象——第三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在武汉洪山礼堂精彩落幕,省政协副主席王振有宣布艺术节闭幕,省老领导王生铁、李春明等与千名观众观看演出。 自11月18日湖北戏曲剧种图片展开幕以来,本届艺术节历经16天精彩,剧种展示、剧目展演、戏曲剧种图片展和“一剧一评”4项活动在全省同时展开,京剧、汉剧、楚剧、荆州花鼓戏、黄梅戏等32个戏曲种类前所未有地全方位集中展示。其中,36台大戏54出小戏折子戏深入剧院、社区、学校、军营等演出,吸引观众1.6万余人次;湖北戏曲剧种图片展展示我省戏曲剧种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成果,吸引观众3.2万余人次;“一剧一评”组织了17场剧目评论会,引领推动我省戏曲艺术创作。12月1日晚,随州花鼓艺术剧院的花鼓表演唱《魅力随州我的家》在武汉楚剧院参加展演。
本届艺术节期间,全省17个市州通过新创现实题材剧目和经典传统剧目展演活动,全面展示全省32个戏曲剧种传承发展的成果,引导创作,提高审美,引领风尚。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艳玲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她说:“湖北是中国戏曲的重要发源地,也是戏曲的重要流变地。现有京剧、汉剧、楚剧、荆州花鼓戏、黄梅戏等32个戏曲种类,被戏曲界称为‘大码头’。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好发展好地方戏曲就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就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她希望全省戏曲工作者通过同台展示,同步展演,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造就一批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不断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精品,共同推动湖北戏曲艺术的繁荣兴盛。
(供稿:何泽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