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养老金肯定还会上涨,不涨才不正常。从2005年起,截至2017年我国养老金已实现十三连涨。一般来说,养老金随着物价上涨、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经济增长而增加。按照目前我国经济仍然持续增长,养老金无疑会继续上涨,这也是被国家法律明确规定。

1、养老金涨幅或比去年低不过,增长的幅度可能会进一步放慢。2005年至2015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幅多数保持在10%左右,2016年涨幅下滑到6.5%,2017年5.5%的涨幅更是创下了近年来的新低。受经济增速放缓、老龄化加速等多重因素影响,养老金涨幅或略低于2017年,约为5%。
当然,这是符合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因为前些年,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高速增长,而且基础养老金比较低,所以才会出现养老金每年以10%的速度上涨。
2、各地区养老金发放差距大尽管我国养老金总体保持上涨态势,但是由于现有养老保险是由地方统筹、制定的标准差异较大,就会存在各地区养老金水平分化、部分地区资金缺口大的问题。
去年调整后,北京、广西和青海三地的平均养老金水平,分别达到月均3770元、2305元和3353元;而养老金排在全国垫底的四川,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均未超过2000元。

一名退休于北京水利局职工证实了这点,他表示今年养老金的涨幅接近8%,是近年来涨幅最小的一年,但是依然高于国家总体上调5.5%的平均值。
3、部分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从养老金的运行情况来看,有实力的省份,能够保证高达50个月的支付,特别困难的省份,当期收不抵支,累计结余也基本上用完,总体差距比较大。以2016年为例,基本养老金结余最高的广东与结余最低的黑龙江,养老金结余已相差数十倍。
4、国家出台政策避免养老金出现缺口为了避免有些地方养老金发不出来、上涨幅度过低,国家已经出台方案,将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股权的10%划拨充实到社保基金中,确保养老金充裕,去年已经对部分中央企业和省份进行试点,预计今年会分批开展。
5、城乡养老金差距悬殊
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同样值得关注,要知道,一直以来农民的养老金都非常低,贫困地区的老人每个月甚至只能领几十元,无异于杯水车薪,根本就难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因此很多农民依旧停留在以地养老、养儿防老的时代。
城乡养老差距如此之大国家也看得到,也在想办法减少城乡养老差距,例如取消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实行分批次缴费的政策、上调农村地区的养老金标准等等,毕竟中国拥有广大的农村人口,要短时间解决还是困难的。
但愿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的老人,都能够公平享有养老的福利,真正地实现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