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湖北省通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移交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问责情况
2016年11月26日至12月26日,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我省开展了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并于2017年4月14日将督察发现的18个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移交我省,要求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处理。 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的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案件查办组,抽调专业人员组成18个调查组,迅速组织开展调查问责工作。根据查明事实,依据有关规定,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对221名责任人进行问责。其中,厅级干部26人,处级干部113人,乡科级及以下干部82人;给予党纪处分97人次(其中撤职3人),政纪处分101人次(其中行政降级以上10人),组织处理36人次(其中免职9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8人。现将有关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一、违规新注册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问题。2013年9月至2016年10月,省质监系统违反《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违规新注册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554余台,部分市州环保局违规通过环评批复,加重了我省大气污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省质监局原巡视员黄国庆(时任省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省质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专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省质监局原副巡视员秦建英(时任黄冈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省质监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程辉(时任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处长)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免职;同时,还分别给予黄焱军、吴明益、陈乐一、何永斌、周秋英等9人党政纪处分。 二、湖泊围栏围网养殖和珍珠养殖取缔拆除工作滞后问题。省农业厅违反《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将斧头湖109个围网围栏养殖证延期;未按照《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积极开展清理整治珍珠养殖专项执法,造成全省湖泊围栏围网养殖和珍珠养殖取缔拆除工作严重滞后。鄂州市、黄石市阳新县等地相关部门未及时将珍珠养殖工作纳入渔政执法范围,珍珠养殖取缔不力。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省人大常委、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戴贵洲(时任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党内警告处分;给予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焦泰文(时任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行政警告处分;给予省水产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汉中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鄂州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彭正权(时任鄂州市水产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内警告处分;给予阳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德世党内严重警告、调整工作岗位处分处理(与问题十合并处理);对武穴市水产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鲁志等2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还分别给予李明辉、王先国等14人党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 三、武汉市水污染治理突出问题。武汉市未如期完成污水处理建设项目,未能实现主城区排放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导致生活污水直排问题突出;未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养殖污染、农业生产排污等问题;陈家冲等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改扩建项目建设滞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武汉市人大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左绍斌(时任武汉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与问题四合并处理);给予襄阳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詹德昊(时任武汉市水务局副局长兼市湖泊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行政记过处分(与问题四合并处理);给予时任武汉市城管委副主任米新桥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与问题五合并处理);给予武汉市城管委调研员李宏清(时任武汉市城管委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处处长)党内严重警告、行政降级处分(与问题五合并处理)。同时,还分别给予张斐、黄化、黄哲、刘长安、夏福志等13人党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 四、武汉市违规填湖占湖突出问题。武汉市违反《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放宽湖泊保护标准,在编制及批准实施湖泊“三线一路”规划时未严格落实蓝线保护范围,造成汤逊湖、官莲湖、硃山湖等应予保护的部分水域被划出保护范围,造成填湖占湖合法化。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时任武汉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张光清党内警告处分(与问题三、五合并处理);对武汉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李忠(时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予以诫勉;给予江夏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旭东(时任江夏区大桥新区办事处党委副书记、主任,大桥新区汤逊湖“湖长”)党内警告处分;给予洪山区园林局党委书记、局长施庆军(时任洪山区洪山街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洪山街汤逊湖“湖长”)党内警告处分。同时,还分别给予肖少华、雷寿文、赵扬、肖诗民等12人党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 五、武汉市大量建筑垃圾违规处置问题。武汉市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迟缓,导致2013年至2016年该市5510万立方米的建筑垃圾未严格按有关规定处置,导致城市防洪防涝能力下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秦军(时任武汉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予以诫勉;给予武汉市政协副主席干小明(时任武汉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内警告处分;给予江岸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万必良(时任江岸区谌家矶街党工委书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同时,还分别给予陈典学等10人党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 六、违规大量上马磷化工项目问题。省经信委及荆门市经信委在审核新瑞丰公司产能置换方案时使用虚假的产能指标,未督促该公司真正淘汰替代的生产线。宜昌市经信委超越权限,采取变通形式,分别为兴发公司和大江公司项目出具情况说明,违规认定两个项目符合产业政策,致使环保部门批准通过环评验收,发改部门违规备案,导致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省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欧阳万坤(时任省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党内警告处分(与问题十八合并处理);给予省经信委党组成员、省无委办主任王化平(时任省经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行政记大过处分(与问题十八合并处理);给予荆门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宁官松(时任荆门市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党内警告处分;给予宜化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大真(时任宜昌市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党内警告处分。同时,还分别给予邓忠明、黄启华等7人政纪处分。 七、宜昌市宜化集团5家分公司环境违法多发问题。宜昌市对国有控股的宜化集团公司危害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处置不坚决,措施不得力。猇亭区未按要求按期完成辖区内污水管网接入主管网配套工程建设,导致辖区内宜化股份公司等企业工业废水不能及时接入污水处理厂,部分工业废水排入长江。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宜昌市委常委、秘书长刘建新(时任宜昌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党内警告处分;给予宜昌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仁俊(时任宜昌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内警告处分;给予宜昌市夷陵区委书记王玺玮(时任宜昌市猇亭区委副书记、区长)党内警告处分;给予宜化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蒋远华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同时,还分别给予刘彦才等9人党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 八、洪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养殖突出问题。荆州市未采取有力措施督促洪湖市、监利县拆除洪湖非法围网,未及时制止、纠正洪湖保护区管理局以收费代替执法行为。洪湖市、监利县对拆除洪湖非法围网工作部署不力,进度缓慢。洪湖保护区管理局对拆除洪湖非法围网工作落实不力,执法不力;违规收取非法围网养殖费330万元;洪湖市渔政局、监利县水产局违规办理保护区内养殖证制止不力。荆州市对上述问题督促整改不力,致使非法围网长期存在,严重影响洪湖水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荆州市沙市区委副书记、区长黄勇(时任洪湖市委副书记、市长)行政记过处分(与问题十三合并处理);给予荆州市文明办副主任冯锦刚(时任洪湖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免职;对监利县水产局原党委书记、局长王道先等5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对徐炎宏、毛向云、唐忠红等7人党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 九、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违法开发建设突出问题。黄冈市、黄梅县及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未做好龙感湖自然保护区相关工作,导致保护区内围网养殖、大唐风电项目、医药小区等违法开发建设问题突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孙璜清(时任黄冈市委副书记)党内警告处分;给予黄冈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厅级干部王浩鸣(时任黄冈市副市长)行政记过处分;对黄梅县委书记马艳舟(时任黄梅县县长兼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予以诫勉;给予黄梅县政协主席张鹏程(时任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党内警告处分。同时,还分别给予喻长友、朱建国、叶国庆、许正清等11人党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 十、黄石市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水质恶化严重问题。阳新县对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未开展取缔投肥养殖整治工作,对网湖湿地生态补偿资金未落实到位,违规两次延长网湖承包过渡期;相关职能部门互相推诿、履职不力、监管缺位,导致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13个主要湖泊均被外包用于投肥养殖,水质逐渐恶化。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黄石市交通运输局正县级干部童金波(时任阳新县委书记、县长)党内警告处分;给予黄石市西塞山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宏伟(时任阳新县县长)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阳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石教法(时任阳新县林业局局长、网湖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党内严重警告、行政降级处分。同时,还分别给予王建华、罗应中、郑治发等15人党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 十一、长湖沙洋县片区污染突出问题。沙洋县未按期完成长湖围网围栏养殖拆除工作;未按期完成1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对后港镇工业集聚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不力,企业废水长期直排长湖,导致长湖水体污染严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沙洋县委书记揭建平进行问责;给予荆门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谢继先(时任沙洋县委副书记、县长)行政记过处分;给予沙洋县长湖湿地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张良洪行政记过处分。同时,还分别给予吴建国、杨宏银等5人党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