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88|回复: 2

    随州发现之旅 ——探秘草店镇车云山村

    [复制链接]

    2005

    主题

    2万

    回帖

    89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898454
    发表于 2018-6-1 14: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随州发现之旅
    ——探秘草店镇车云山村
    车云山春景.jpg
        只要一提起车云山,大家一定就会想到车云山的茶,因为车云山的茶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据唐《地理志》记载:“义阳(即信阳)土贡品有茶”。据传武则天称帝后移都洛阳,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日夜辛劳患上肠胃疾病,久治不愈,饮了车云山供奉的毛尖茶后疾病顿消,女皇凤颜大悦,于是赐银在车云山顶修建千佛塔,以彰茶功。饮茶很快从皇亲国戚中传播开来,一时引为国饮。车云山村因此被列入《中原贡品“保护名录”》。
    QQ截图20180521165504_conew1.png
        其实,车云山除了茶叶,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和传说,这些传说在当地乃至周边广为传说,但却鲜为人知。
        五月中旬,随州文明网、领秀随州《发现》栏目组走进随县草店镇车云山村,探访这里的故事,搜寻这里的传说。
    千佛塔.jpg
    千佛塔
    千佛塔的传说
        千佛塔,车云山标志性建筑,关于千佛塔的传说,目前有多个版本,究竟哪个版本可信度高,现在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第一种传说。相传在唐代的时候,信阳(当年车云山属于信阳管辖)茶已被列为朝廷的贡品,当时全国的贡茶地区共有16个郡,其中义阳郡(现信阳)西部车云山的茶叶品质极优。据说,武则天饮过此茶后,久冶不愈的肠胃疾病顿消,精神大畅,遂称赞不已,赐银在车云山头修建了一座千佛塔。千佛塔所用的白石是从洛阳运来的,历经一千多年后,千佛塔虽已破落,但仍屹立在山头之上,成为信阳茶历史的一个独特标志。
    QQ截图20180521165444_conew1.png
        第二种传说。这种传说也与武则天有关。相传当年武则天敕建千佛塔的时候,要求当地地方官员在车云山周边每一座山峰上都要建一座塔,共计一千座塔,因为官银下拨后,遭到各级官员层层盘剥与克扣,到最后所剩银两仅能建一座塔,为了敷衍武则天,当地地方官员在车云山村建了一座石塔,取名“千佛塔,”然后上报天庭。因为皇帝武则天不可能为了这一座塔亲临巡视,得到地方官员汇报之后,便以为地方官员真的修了一千座佛塔。就这样,当地官员蒙混过关,该塔也就被当地老百姓叫做“千佛塔”并流传至今。
        第三种传说。相传在一千多年前,山下有一位美丽的村姑与山上茶园的一位俊郎青年相爱,他们经常在桥上相会,终于喜结良缘。就在他们刚开始甜蜜的生活时,新娘的丈夫却受命进京,将精采制的茶叶贡献给朝廷。这一去就是半年,听说丈夫采制的茶叶治好了皇帝的肠胃病,并在京城做大官。美丽的新娘天天拜佛烧香昐望着丈夫的归来,尽管山间野兽出没,可她每天傍晩都如约地来到村外的山坡上等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娘变成了村妇,村妇化成了石像“望夫石”。这事感动了上苍、他便指派世间百兽来呵护石像,有南方来的大象、有北极来的白熊、有家中孵窝的母鸡、还有山涧成群的野猪,经年累月他们也都化成了石像,呵护在“望夫石”身旁。当朝皇帝得知后,为彰显新娘的坚贞和车云山茶的功效,特赐在车云山修建“千佛塔”一座,以供后人瞻仰。
    鄂豫峰寨的额房子.jpg
        千佛塔最早建于唐代,明朝时期又重建此塔,当时所用建筑材料大都是不到一米到3-4米长的石条垒砌而成,塔为八方形,高不足2米,经过几百年的历史,随着时间的迁移,塔慢慢损坏,加上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炮弹轰炸,导致塔顶损坏漏水。2009年,信阳市一家地产商出资三百多万第三次重建千佛塔,历经三年,于2011年修建而成。现在大家所见的塔就是2011年修建的。
    鄂豫峰全貌.jpg
    鄂豫峰全貌
    鄂豫峰寨的故事
        鄂豫峰寨,不用解释就知道它地处湖北(鄂)河南(豫)交界处,事实上这座山峰原名叫仰天窝寨,之所以叫鄂豫峰寨,是因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原来属于河南省信阳市的车云山村被一分为二,而分界线正好从仰天窝寨的正中间穿过,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后人便把仰天窝称作为鄂豫峰。
        关于仰天窝名称的来历,是因为这座山峰的东边(现属河南信阳管辖)有一块巨石如同鹰嘴,名为鹰嘴石。既然有鹰,必然有巢,而鹰建巢的地方必定是建在高处,仰天窝所在地正好符合鹰的建巢要求,如是这里便成为鹰建巢(窝)最理想的地方。再就是站在车云山东区(河南车云山)青龙寺之处需将头向后仰天,才可望山顶峰,故名仰天窝(鄂豫峰)。
    千佛塔、鄂豫峰寨和老茶局.jpg
        鄂豫峰寨是在车云山跑马岭的正中间突起一峰, 是车云山第二高峰,海拔约700米,山顶有2000余平方米平地,可容千余人,清朝同治年间,当地富户陈友兰为防土匪,在仰天窝修石寨让车云山的百姓白天劳作,夜晚到山寨居住躲避土匪,后陈相廷、陈幼轩捐款,重修加固寨墙,有南门北门,站在寨上,东可看到信阳城,西看看到草店小林,北可看到淮河,南可看到四望山等。
        仰天窝寨以前是东西各建有房子,中间为一条贯穿南北门的过道,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分界时就是以这条过道为界,后来因为属于两地共管变成无人管理,导致寨子毁坏,再后来河南车云山村在原址修建房子,这栋房子横跨两省,就是现在的样子了。
    千佛塔与双龙寨.jpg
    千佛塔与双龙寨
    双龙寨的来历
        在唐高宗年间,朝廷设下考棚,请四方文武举子上京考取功名。位于车云山北的吴家店有一个吴员外,膝下有两女一儿,分别叫吴月英、吴凤英、吴玉童。姐妹俩自幼习武艺,读孔孟,每日昼读诗书夜练武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俩姐妹虽爱习武,但从来不欺负乡民,如果同村有姐妹被人欺凌,她们就会打抱不平。
        距离吴家店不远处有个李家营,有位李员外有两个儿子,李怀珠,李怀玉,吴员外把她姐妹两许配到李家营,李怀珠武艺高强,骑马拉弓,李怀玉爱读诗书,但家运不顺遭天火把房子家产全部烧了,父母二人也烧死,家道沦落苦坏了二弟兄,到大考年,皇官开科万人轰动,他弟兄俩虽有学问有武功,欲赶考身无分文,万般无奈,李怀玉只好硬着头皮到吴家店向准岳父吴员外借钱,可吴员外嫌贫爱富翻脸不认人,还起歹心暗害李怀玉,用酒灌醉,再用麻绳梱紧,唤来佣人吴兵,把钢刀磨得铮亮,夜半三更要杀死李怀玉。
    车云山蛤蟆石.jpg
        他们的密谋惊动了吴凤英的丫环春红,春红急忙上楼禀报了吴凤英,吴凤英和春红下楼行至东花庭外,正碰上佣人吴兵持刀行凶,说时迟那时快,吴凤英一个箭步夺下钢刀,救下李怀玉,趁着夜色放走李怀玉。
        话说李怀珠见弟怀玉一夜未归,心里很着急,连夜赶到吴家店,又听说李怀玉已被吴员外杀死,他悲愤交加、提起钢刀杀死了吴员外夫妻俩,然后一把火把他们庄园也烧了。要不是俩姐妹有武艺在身,差点也惨死在烈火之中。
        姐妹俩刚出火海,又遭遇土匪拦路,土匪头子看她们长的漂亮,顿时起了邪心,当时吴凤英一怒,杀死了匪头和匪兵,她们姐妹走投无路、只好往南走,当到车云山千佛塔下面看到双乳峰地地势险要,四周是悬崖壁,易守难攻,于是她们就在双乳峰建寨聚义兵,杀富济贫保护百姓,后改双龙寨她们在此收女将,聚男兵,军风整齐,军纪严明。据说从千佛塔到马鬃岭长达6公里的长岭是她们训练军队场地,所以后来这个大长岭也就叫跑马岭,听老年人讲:“有时半夜三更还能听见马蹄声。”
    吴月英、吴凤英当年用的马槽.jpg
        吴月英、吴凤英在双龙寨占山为王,既不图官,也不为钱,只为保车云山一方百姓平安,因此,深受当地老百姓爱戴。姐妹俩去世后,当地老百姓将他们埋在山下并立碑纪念,因此,位于河南的车云山村有一地名曰“双碑。”
    马鬃岭全景.jpg
    马鬃岭的由来
        说起马鬃岭,与双龙寨密切相关。马鬃岭位于千佛塔西南,与千佛塔相聚4公里,海拔高度约500米左右。
    马鬃岭主峰山势雄伟,形似马头,加上山峰拖延长达约1公里左右,状如马颈,所以人称马鬃岭。其山峰右侧有一巨石长数丈,状似马耳,称马耳石,马耳石下有耳蜗,深丈余,可容数十人。
        每次吴月英、吴凤英训练军队马匹的时候都是从千佛塔到马鬃岭,然后在马鬃岭歇息。当时士兵们在马鬃岭峰顶歇息,吴月英、吴凤英俩姊妹就来到山峰中间的“耳蜗”里面休息。
        因为牧童和采药人常在此避雨休息,因此又称石屋,石屋内有小石块,形如耳环,传说是吴凤英、吴月英跑马练兵到马鬃岭累了就在小石屋休息遗失的耳环,因此后来又称为美人屋。
    老房子.jpg
    消失的百庙
        在车云山村一组王家大湾王氏家族是清乾隆年间南信阳柳林的十八里庙迁入车云山王家大湾,当时主要是樊性居住,叫樊家大湾,后来因樊姓破落把这个湾卖给王家,遂改为王家大湾,王姓在此居住后,人丁兴旺,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由于他们重视教育,教子有方,在清嘉庆年间出了一个举人,叫王大鳖,王大鳖为人正派,乐善好施,他身体强壮力大无穷,又会武功,因此匪盗不敢到车云山侵扰,车云山茶农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乾隆皇帝为了表彰他对当的社会治安有功,赐匾一块,上书《节龄凤遐》四字,意指这大的年龄不求功名、坚守操节为当地百姓做好事实事,愿他长命百岁。该匾长2米、宽1米,匾用柏树制作,朱红漆,中间四字的雕刻的金黄色,王姓以此为荣,把匾挂在正房的大堂上,逢年过节他还全家老小烧香跪拜。为进一步振兴家业,世代旺盛,他修桥补路做善事,建祠堂修庙宇。
    旧木箱.jpg
        王家大湾对面有一长岭,风水先生说那是风凰地,要想凤凰飞不走必须建一座庙,王大鳖想车云山是种茶的好地方,如果修一百座庙,山的面积占完了,哪还有地方种茶?为了节省土地,王大鳖决定也修一座庙、供一百位神仙,起名叫百百庙。
        传说百庙开始选址在风凰岭的中间,夜晚风凰欲起飞,扇动翅膀把周围的房子门窗都震动了,于是把庙建在西北最高的山顶上,也就是风凰头上,以后再也没有啥动静了,从此王家世代兴兴旺发达。
        清末有位诗人到车云山春游,站在鄂豫峰山顶上看到千佛塔和百庙,赋诗曰:“千佛座镇西岩顶,百庙并势右阳关”。百庙直到文革破四旧才被拆掉,百庙遗址尚存。
    茶场及茶局.jpg
    车云山茶局的变迁
        车云山最早的茶局在跑马岭中间, 始建于唐代,距千佛塔有300米,位于鄂豫峰西北角,当年修建正房八间,两头厢房各两间,均为茅草房,后毁于战乱。
        清宣统2年(1910年)甘以敬邀陈义坦、陈玉轩、王选青、陈相廷等50人依次入股(共二千多股,万余串钱)在此兴办宏济茶社于主峰千佛塔一带扩茶园园4万余窝(40余亩),大家推举陈玉轩为社长,王选青为会计,陈相廷为经理,他们又在鄂豫峰寨西侧100米处重建茶局,正房6间两层,第一层炒茶房,打茶锅16个,第二层炒茶居住,北厢房2间(厨房、账房),南厢房2间(烘房、库房)。为了安全,正房后边建炮楼座三层,房屋均是青砖黑瓦。
    老茶局遗址.jpg
    1    953年,因区域划分山东(河南车云山),茶局搬到青龙寺,山西(湖北车云山)仍在此处,直到1967年,大家将老茶局拆掉,拆掉茶局的砖瓦和材料,又在现在茶场(随州市车云山茶业有限公司)东院建砖瓦结构20余间,做茶叶加工厂(第三老茶局),目前,第三次修建的老茶局由当地茶农居住。
    御照泉和青龙泉_conew1.jpg
    神奇的三泉
        在车云山鄂豫峰半山腰和脚下,分别有三口清泉,这三口清泉各有故事。
        御照泉:传说武则天喝车云山茶治好肠胃病,就是用御照泉的泉水泡的千佛塔顶的茶,敕建千佛塔,塔建好后武则天来车云山视访,走到老茶局见一泉水溢流,水质清澈似明镜,她走近一照,其容貌更艳,因为是皇帝照过的清泉,后人便名曰“御照泉”,此后,车云山打茶姑娘和来车云山旅游的女士都到御照泉去照一照,经过这一招,他们会变得更加美丽漂亮。
    老茶局遗留下来的墙体材料.jpg
        青龙泉:青龙泉位于老茶局前面,据说有一条长达数丈的青蛇就居住在泉旁的石洞里,累了,就在洞里歇息,渴了,就喝这口清泉里的水,所有的这些,住在附近的人只是听说,从没有见过。有一次,一位茶农起了个大早,到山上去采茶,经过这口泉的时候,正好遇见那条青蛇在泉里饮水,没想到他的脚步声惊动了这条青蛇,那条青蛇发觉自己被人发现了,滋溜一下冲出洞外,钻进茶林中,从此以后就再没有人看见这条青蛇了。
        灵泉:在鄂豫峰半山腰有一泉,泉水清澈甘甜,天旱不断流,下雨不增流,始终保持着同样的流量,不大不小。因为只要人们喝了这里的泉水,就会变得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特别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来到这里喝一口泉水,对要做的事情马上就有灵感,因此当地人取名“灵泉。”
    梅家小寨全景.jpg
    梅家小寨的兴衰
        在车云山南部,离千佛塔约4公里的半山腰上,有一个叫“梅家小寨”的地方,面积不足五亩。这里除东南方向有一条通道通往寨子之外,其它方向均为陡坡悬崖。
    梅家小寨寨墙.jpg
        民国时期,各地军阀混战,土匪占山为王,民不聊生。当时,住在山脚的梅姓人家因为没有地方逃难,便经常到另外一座寨子里躲避战乱,但总是受到对方的欺负和排挤,梅姓人家照样不能得到保护。梅姓人为了寻求保护,大家集资修建了这座寨子,并在寨子的大门前方建瞭望楼一座,后来这座寨子寨墙所用石材被拆做他用,寨子和瞭望楼均被毁。现在所存寨墙是后来建造的。
    车云山采茶图.jpg
    求雨的故事
        50年代末,车云山周边遭遇罕见的大天旱,吴家店、董家河等周围百姓纷纷到车云山千佛塔求雨,前来求雨的人非常多,排队求雨的人从从千佛塔一直排到鄂豫峰(大约一公里左右),因为山路险峻的,走到山腰处的时候,因为山高路陡,求雨的人为了表示心中的虔诚,前来求雨的人就开始跪着上山,从早上开始跪着走一直到太阳下山才能到千佛塔跟前,当人们开始下山的时候,天上就开始乌云滚滚,人们就淋着雨回家了。其中一名叫罗广德的村民从上午跪倒下雨,裤子跪破了,膝盖鲜血直流。
    车云山茶叶.jpg
    车云山闷罐肉
        解放前的时候,当地的村民杀年猪之后,为了能把肉存放的时间更久,到第二年青黄不接的时候食用,他们把腌制好的新鲜肉切成一块块的放在猪肚子里进行密封,然后在用稻草将猪肚包裹,再用黄泥巴裹起来,之后就放在避嫌的地方,(据说为了防止被土匪抢有些村民甚至会放到房梁上),此肉一直放到第二年再吃。这就是闷罐肉的初期。
        据当地村民介绍,闷罐肉必须要用两年以上的土猪肉来制作,在冬至那天杀猪,先用热盐来腌制热肉,需要放在缸里腌制六至七天,再拿出来晾干,之后用淘米水清洗干净,然后切成块状,放入土灶里翻炒至七成熟,最后将肉连同炸出来的猪油一起放在瓦罐里,因为熟猪肉有猪油浮在表层,形成一层密封层,猪肉不会坏掉,放置第二年拿出来食用的时候如同新鲜肉一般,如今已经成为车云山的一道特色菜。
    微信图片_20180529112056_conew1.jpg
    车云山贡茶
        车云山是信阳毛尖的发源地,车云山毛尖是唐代武则天时期的茶之一,1915年,车云山毛尖“雀舌”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20年吴彦远炒茶师在车云山首创炒茶小把改大把、一锅改两锅(生锅、熟锅)、抓条、用条技术。
        1956年春,车云山村(当时属河南信阳管辖)茶农怀着“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的真挚感情,由夏妇清、罗明安、周国成、席本荣、周继恩、刘忠成、曹德新以及当时信阳菜果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共计八名共产党员发起,采制了两斤车云山优质茶叶寄给毛主席,毛主席收到茶叶后,命当时的中央办公厅秘书处给当时的信阳县车云山高级茶叶生产合作社回信,全文如下:
       信阳县车云山高级茶叶生产合作社全体社员
        寄给毛主席的信和车云毛尖茶都收到了。谢谢你们,中央曾有规定,不收受群众的礼物,所以请你们以后不要再送了。此复。
    中央办公厅秘书处
    一九五六年八月二十三日
    微信图片_20180529112103_conew1.jpg
        1990年车云山产“龙潭牌信阳毛尖”参加全国绿茶评比,以高出“西湖龙井”茶2.01分的成绩荣登榜首;随州市车云山茶场1997年5月3日“车云山”牌毛尖荣获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主办的“97中国国际茶会金奖”2006年车云山茶农为庆祝给“毛主席献茶”50周年召开了座谈会,在座谈会上茶农为感谢党中央的改革开放政策好茶叶生产得到快速发展,茶农收入生活逐年提高,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想到这些,他们情不自禁地为总书记邮寄了2斤优质茶,让中央领导品尝车云山毛尖。
    手工选茶.jpg
    车云山口唇茶
        相传千佛塔建成之后,当时车云山的茶山面积很少,所谓的贡茶大约只分布在桥佛塔周边,仅有十几亩,都是当时的财主们所种,据说,清朝的时候,两广总督张之洞得知车云山贡茶品质好,口感独特,就突发奇想,要求车云山以独特的方式制作一种独特的茶叶供他享用,所茶叶必须是雨前(谷雨之前)长出来的嫩芽,采茶时必须是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而且都是未婚,早上起来采茶的时候既不能洗脸也不能洗手,背着竹筐去茶山用嘴唇采茶,而每片茶叶上都沾有这些少女的口水,据说这种茶制出来后别有一番风味,因此得名“口唇茶。”
    车云山手工制茶.jpg
    车云山手把茶
        车云山手把茶必须采摘鲜叶,用筛子分拣大小,摊开凉干除湿三到四小时,杀青十来分钟,通过理条五到八分钟,再上竹炕烘烤四到六分钟,24小时后再次上竹炕烘烤,出干茶,统一筛检茶沫,成品包装。
    在这一套流程中,采摘十分严格,鲜叶要求采摘匀、静、嫩,加工炒制分“生锅熟锅”,加工工艺要推其烘焙技术最为独特,烘焙在地灶烘笼上分三次进行,一二道干燥,温度掌握先高后低,要求薄摊、勤翻、轻放,烘至色翠绿、毫显露为度。第三道烘焙被视为关键性的工序,用低温长烘,经过一小时后,具有浓厚的熟板栗香味的车云山毛尖手把茶便产生了。
    随州文明网、领秀随州《发现》栏目组
           采访热线:0722_3306899  惟我独俊(胡坤明):13872894586 米粒儿(李鹏):15826760408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9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259219
    发表于 2018-6-1 15: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没喝到茶!暂时不说好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9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259219
    发表于 2018-6-1 15: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三年前去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