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服务和保障“创新驱动发展” 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___随州市检察院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
在昨日的公众开放日活动中,该院在服务和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总体安排下,突出了“关爱祖国未来、擦亮未检品牌”的主题。参会代表参观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展板,观看了湖北未检工作宣传片,在先后听取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魏从平通报了全市检察机关1-5月检察职能履行情况、政治部负责人介绍司法体制改革工作做法及成效、侦查监督部介绍“服务和保障创新驱动发展”专项法律监督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后,由未成年人检察部负责人邹勇同志介绍未成年人检察部工作职能、未检工作的主要作法及成效。
邹勇说,为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挽救涉罪未成年人,最大限度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随州市人民检察院秉承“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工作理念,坚持“捕、诉、监、防”一体化工作机制,积极与基层院加强联系沟通,强化对下工作监督指导,组织各院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我市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对每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从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出庭公诉、诉讼监督、犯罪预防、教育挽救工作,实现专人审查、全程办理,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全面高效、协调一致的检察保护。2017年至今,全市受理审查逮捕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34件44人,受理审查起诉29件42人,针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的发案、办案情况,向有关单位发出书面检察建议7份、纠正违法通知书3份,提起抗诉案件3起,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司法救助3起。共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20余次。 邹勇介绍,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过程中,亲情会见、刑事和解和附条件不起诉等三项工作得到普遍开展。1、亲情会见。办案实践中,积极落实未成年人亲情会见制度,让涉罪未成年人在高墙内仍感受到亲情的关爱,而因此真心悔罪,让法定代理人对修复亲子关系和挽救失足子女抱有希望。2017年至今,全市共对未成年被告人开展亲情会见23人次;2、刑事和解。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过程中,注重化解矛盾,修复社会关系,鼓励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通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积极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2017年至今,全市共有19名未成年被告人与被害方在检察机关的组织调解下达成刑事和解,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起到积极作用;3、附条件不起诉。对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未成年被告人,在认真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等多方意见,并经检委会讨论后,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他说, 进一步将法治宣传和校园安全工作做细做实,切实保护校园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17年,全市检察机关到学校开展法治宣传近20次,提在进一步加大“法治进校园”工作力度,加强合作,联合普法办、团委、妇联、公安等部门,助力教育行政部门大力开展校园法治宣传,两级未检干警已经先后到市开发区淅河中心学校、随县第二中学、万和镇中心学校、曾都区五眼桥中学、季梁学校等校讲授法治课,用法律理论和身边案例提醒在校青少年学法、懂法、用法,远离校园欺凌和毒品威胁,在法治校园中健康成长。
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人民监督员、市妇联、共青团、教育部门代表、师生代表、新闻媒体及群众代表80余人应邀参加。各类代表就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推进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建设,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我市目前存在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有哪些?检察机关将如何做?”“如何充分利用好2小时的法治课堂时间?”“执法部门如何加强对未成年人教育力度?”等问题分别进行提问和提出建议。主持会议的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黄焕举分别安排了答复和解释,他们表示,将进一步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断加强和改进全市检察工作。 市文明网、十二名网民和群众代表也参加了开放日活动并作建议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