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南风过境 于 2018-12-14 22:01 编辑
[color=rgba(0, 0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多年来,我市就在城区安装了环保垃圾箱,以此来引导市民进行垃圾分类。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对部分市民来说,垃圾分类似乎只是个传说。真正做到垃圾分类,难吗? 走在随州的大街小巷,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垃圾箱。垃圾的投放也就多种多样。
垃圾箱里各种垃圾混成一堆
分类垃圾箱形同虚设
街头观察:
在烈山大道军翔百货门前,有这么一排带有分类标志的垃圾桶。20分钟内,前后共见到有7人来到此处,他们根本不注意垃圾箱的区别,将塑料瓶、包装纸随意丢进垃圾箱,无一人对垃圾进行分类,而是哪边顺手就丢进哪边。甚至有部分行人直接把垃圾扔在垃圾箱外,有的在距离垃圾箱一两米远时就远远地将垃圾抛过去,对于没丢准而落到地上的垃圾,不予理睬。 笔者询问一位将包装纸或塑料瓶扔进了“不可回收”垃圾箱的市民,他说知道垃圾分类,但是已经养成了习惯。一般都是随手丢进垃圾箱,没有注意分辨过到底要丢到哪个垃圾箱。
环卫工人:
据了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垃圾箱在街头随处可见。然而,一位环卫工人介绍,现在每天清理垃圾时会发现,垃圾箱里的垃圾差不多都是混在一起的。一些市民嫌垃圾分类麻烦,在扔垃圾的时候根本不会进行分类,一般是哪里方便就扔哪。如果附近没有垃圾箱,甚至有人就随地乱扔。笔者注意到,很多垃圾箱中都是塑料、纸片、树枝、砖土和剩饭混成一堆。
市民声音: 垃圾分类是件大好事。它不仅节约垃圾无害化的处理费用,还有利于进行资源再利用。她个人认为,像中国国情要实现垃圾分类,还是应该加强宣传,尤其是从学生抓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
还有市民说,都知道垃圾分类处理有好处,但有谁真正清楚到底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垃圾分类宣传不到位,市民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是垃圾分类难以推广的主要原因。
有关部门:
“要实现垃圾分类,应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据市环卫部门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垃圾分类是一项投资巨大的系统工程,源头的分类只是其中的第一步,之后还有回收利用和资源再生,政府部门对此也是投入了相当的经费。居民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比较淡薄,而且现在垃圾袋装化还没有完全实现,加上到处流窜的拾荒者,将大街上的垃圾桶、小区的垃圾翻得底朝天,即使是一些分好类的垃圾也被他们搞混了。所以,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引导市民养成良好习惯,知道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什么是有害垃圾,从而让广大市民将垃圾分类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实现垃圾分类既是净化环境、美化家园的文明体现,又是高效利用资源的善举。作为市民,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管好身边的垃圾,把它投放到正确的地方。只有这样,我们的文明创建就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