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南风过境 于 2018-12-25 08:21 编辑
文明是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有文化的状态。随着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建设品质随州工作的深入,“文明”这个词频繁地进入大众视野。“一时不文明,时时受约束;一处不文明,处处受阻碍”,只有形成这样的鲜明导向,才能让文明的举止始于自发、成于自觉。既要靠市民提升素养自发实现,也要靠严明的法律法规“管”出来。
同一个人,步行过马路时,遇上急事可能会闯红灯,但若在车里握着方向盘,再着急往往也能遵规守矩;同一个人,在绿皮火车里会吞云吐雾,但一上了高铁就能全程禁烟。为何如此?违法成本不同,执法刚性也不同。这种对比也启示我们: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当不文明成本大大增高,不文明行为也就自然得到约束。由此可见,惟有严格机制,建立规则,明确量化不文明行为所带来的成本和后果,并将其建立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的基础上,才会在人们心中竖起不可碰触的“警戒线”,进而形成文明自觉。
有交警执法的路口,早晚高峰也不会特别拥堵,而没有交警的路口,车流量稍大,就会堵死。这身边常见的现象,恰恰反映出在文明行为上“管”的重要性。对于不文明行为,不仅要“管”,还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严格监督,确保文明监管常抓不懈、落到实处,才能敦促广大市民始终如一地保持文明自觉,形成文明习惯。日前随州市启动为期一个半月的客运市场秩序集中整治,也就是对社会文明管治的行动之一。
文明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折射。打造文明城市,就需要我们倾情引导、注重教育和沟通,使文明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广泛动员和宣传,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自觉践行文明公约的队伍中来,进而真正实现全民文明,共建品质随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