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2-1 12: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 (二)突出优化供给结构,奋力打造产业新城。全面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水平,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促进产业有品质的成长。 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助推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建设,制定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加快发展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化专汽产品,推动专用车底盘、关键零部件配套协作发展,力争汽车机械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支持齐星集团打造百亿企业,提升中国专汽之都竞争力。加快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应急产业发展规划,抓好创新驱动转型、产品丰富拓展、质量品牌培育、开放重组优化、配套体系构建、应急救援服务等六大工程,重点推进高端消防、高空作业、电力抢险、防洪排涝、融冰清障及军工等专汽项目建设,力争应急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扩大规模,加快开发即食型、功能型、保健型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力争产值增长7%以上。引导风机产业差异化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实施“百企百亿”技改工程,持续支持企业“机器换人”,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对接全省“万企上云”工程,加快部门应用系统迁移“神农云”信息平台,拓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集成运用,促进制造业改造升级。
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对接长江绿色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带建设,重点推动新能源、晶体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积极实施风力、生物质发电等项目,加快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推进燃气储存设施建设。发挥泰晶科技等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提高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能力。支持发展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输送设备等装备,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广泛应用。有序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加快开发中医药系列产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