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39|回复: 7

    随州发现之旅——走进府河镇拱桥河村(上)

    [复制链接]

    2005

    主题

    2万

    回帖

    89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898454
    发表于 2019-3-22 09: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随州发现之旅——走进府河镇拱桥河村(上)
    0.jpg
    惟我独俊原创图文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3月13日,春意初现,天上漂浮着朵朵白云,太阳在云层的上方如同躲迷藏一般忽隐忽现的。这天气绝对是一个户外旅游的大好时光。我们领秀随州《发现》栏目组按照计划,驱车前往随州市曾都区府河镇拱桥村采访。
        车过府河镇区不久,便按照导航顺着蜿蜒曲折的乡村公路前行,虽然春天的脚步刚刚踏进我们的生活,但沿途我们看见,一些等不及开放的油菜花已经献出嫩黄花蕾来,虽然在田野里这些花儿还略显孤独,但我们却窥探出了它积极向上的追求。
        九时许,我们到达村委会,村干部们热情接待了我们,经过简单的交流后,我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直奔这次探访的第一站——大瓦寨。
    大瓦寨之谜
        大瓦寨(又名大华寨),位于拱桥河村以西,离村委会直线距离约2.5公里,是该村最高的山峰。我们走过一段乡村公路后,在离大瓦寨不远的地方开始沿着栽种油茶的时候修建的机耕路前行,从半山腰穿过油茶林后,不一会就来到大瓦寨山脚。大家弃车步行,鱼贯而上,来到大瓦寨。
    6.jpg
        我们从山寨的北门进入寨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间建设不久的小房子,同行的村干部告诉我们,这两件小房子是大约十年前当地农民修建的两座简易庙堂,两座庙堂坐北朝南,西边一座庙堂用石头垒建而成,里面供奉的有诸位菩萨神像,东边观音堂则显得“豪华”一些,里面供奉的是观音像,大门的两边写有一副对联: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整个寨子除了庙堂周围,其他地方全部被杂草和杂树覆盖,寨子方圆约4亩见方,寨子顶部稍为平坦,这在我们见过的众多的寨子里是不多见的。通过航拍图片可以发现,寨子呈圆形,除了北边连着另一座山外,其它三方均山势陡峭。站在寨顶,整个拱桥河村可以一览无余。
        顺着庙前的小路向下走约二十米左右,就是大瓦寨的南门了,这座南门与北门最大的不同在于,北门已经被夷为平地,南门则清晰可辨。还没有完全倒塌的南寨门高约1.5米、宽约2米。寨门两边便是就地取材的青色石头所建的寨墙了,现存寨墙最高处约3米,最矮的地方已经消失在岁月里了,这些寨墙大多掩映在杂树和杂草里面。
        寨墙的下面,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我新四军将士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沿寨墙外围修建的深和宽约2米左右的堑壕,这些堑壕因为一直隐藏在树林杂草中,所以保存的相对完好。如同寨墙一样,除北边以外,其它三方均有留存。
        透过树林和杂草,当年在寨子里修建、后来垮塌的房子依稀可辨。而位于寨子西南边的水塘风采依旧,只是因为年代久远缺乏修缮,这口当年维系着到山寨躲难村民生命的水塘已经接近淤平,水塘里长满了杂草。
        据当地老人介绍,因为这座山顶有一口常年不枯竭的水塘的缘故,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当年为了躲避战乱,由当地邹姓大户人家出资修建了这座山寨,在修建寨墙的同时,还在寨内建造了十余间石墙步瓦房子,便于遮风挡雨。因为房子为瓦房的缘故,当地人便习惯地称之为“大瓦寨”,后来口口相传,又有人把它叫做“大华寨”。

        寨子修建完成后,邹姓大户除了自己家人遇到战乱到寨上左臂意外,他还允许周边百姓到山寨躲避,最多的时候,山寨里面曾经居住过200余人。
        太平天国运动平息后,大瓦寨便废弃,一直到民国初年,全国各地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各地土匪横行,大瓦寨便成为周边百姓躲避土匪的地方。
        1939年,日本鬼子入侵随州,府河镇成为日本鬼子进驻随州的必经之路,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我新四军第五师赶在侵略者之前,在大瓦寨修建工事,抗击日军,保护当地百姓。
        据当地老人介绍,当年日本鬼子一路西行来到大瓦寨之后,遇到新四军顽强的阻击,因为大瓦寨易守难攻,日本鬼子久攻不下,恼怒的日本人便用炮火对着大瓦寨猛烈轰击,导致大瓦寨里面的建筑全部被摧毁,而坚守在大瓦寨的新四军为保存实力,不得不在日本鬼子密集的炮火间隙从这里退却。
        新四军退走之后,日本鬼子占领了大瓦寨,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驻扎在这里的日本鬼子才灰溜溜地逃离了大瓦寨。
    据了解,目前,拱桥河村已经计划以大瓦寨为中心,以该村名胜古迹、历史传说和红色遗迹为依托,打造乡村旅游新景点。
    拱桥河上的古拱桥
       这是一座几乎与随州市曾都区府河镇紫石铺村的紫石桥同年代建造的古桥,这座古桥位于该镇拱桥河村委会西南方向约2公里的一座山脚下。
       在这座山的山脚,清澈的河水顺着山脚的那条蜿蜒的小河缓缓流淌着,当拥抱着这座小山的河水走到山的北边时候,突然拐了一道弯,奔向北方,而就在拐弯的这个地方,俯瞰了这条小河流水数百年的就是那座名叫“拱桥”的古桥。
    QQ截图20190322092822.png
        这座古桥的两端,是一条南北走向蜿蜒的小路,宽不足两米。据当地老人介绍,这条小路在明清时期,是周边最繁华的官道之一,数百年来,它承载的是成千上万南来北往从此经过的客商的希望和前途。
        这座拱桥为半圆形,桥长约三米,宽约2米,拱净高两米左右,从桥顶到河底高约2.5米,呈南北走向,南向为一个斜坡,北向较为平坦直通紫石铺村。目前,这条存续了数百年的驿道已经废弃,只有桥和桥的两端现在成为周边村子的简易通道。
        桥的材质为清一色的石条所建,外围为弧形、里面为方形,石条与石条之间为石灰、糯米、河沙等混合砂浆连接而成,其粘度大,稳定性强,虽经过数百年风雨侵蚀,但依然岿然不动,这就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桥的底座和与桥紧紧相连沿河道延伸的地方,均为就地取材的不规则青色石灰石垒建而成,当年的建设者们在河道的一边用青石垒建成墙,外面再用夯土压实,这样既保证了河堤不被冲垮,又有效节约了石材的用量,同时还让河堤坚固耐用,起到了保护桥梁的作用,这就是这座古桥历经数百年不垮塌的原因之一吧。
        其实,这座桥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在离这座桥不远处的西北方向,过去的时候还有一座驿站,这座驿站的年代与拱桥基本一致。据当地老人介绍,这座驿站当年建有十余间房子,所有的房子均为青砖挂肚,九檩十八柱建筑结构,基本上都是两层,中间为木质楼板。山墙建有防火墙。门头、廊檐、梁柱、窗棂等均有雕花,相当气派。当年这座驿站设有旅店、饭馆、杂货铺等十二家商铺,因为地处交通要道,来往客商多,因此这里相当繁华且远近闻名,来此住宿、消费的均为南来北往的客商,上至河南下至安陆,甚至汉口的客商都有。
        这座驿站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也经历了数不清战乱的洗礼,但一直保存完好,一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府河镇解放后,当地政府把这里的房子一部分用作当时的“五四管理区三大队(拱桥河村的前称)”做代销店使用,剩余的分给当地的老百姓居住。后来,原三大队修建办公室缺乏建筑材料,便将这里的老房子拆毁修建办公室,至此,这座驿站便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了。
        目前,已经看不到驿站当年的繁华了,只有路边还有一堵坍塌的只剩下约2平方米的古墙,这堵残垣与拱桥一道,共同见证着古桥和古驿站的沧桑和变迁。
    柏树湾传奇
        这是一个有着数百年传奇故事的自然村落,它位于拱桥河村委会西约两公里的地方的一个山嘴上,坐西朝东,村落的前面是一块面积数十亩的开阔地。在离村落约400米、开阔地的东边山脚下,有一个千年古柏,村落便以这棵柏树取名“柏树湾。”
    QQ截图20190317215301.png
        据当地老人介绍,柏树湾最早建成于明朝初年。“可能是这个地方风水好的原因,你看湾子后面是一条龙脉(山岗),这个湾子正好在‘龙头’上,湾子的前面有一条小河,这条小河一直滋润着柏树湾,尤其是那颗柏树,据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棵柏树与湾子后面的‘龙脉’遥相呼应,所以才导致这个湾子人才辈出,据说当年不仅仅出过状元,还出过不少武官,这在我们当地是少见的。”
        至于这个自然湾里出人才是否与所谓的“龙脉”有关,我们也不敢断言,但现在这个村落与其他村落相比而言比较富裕一些这倒是真的。
        除此之外,村子里还有两棵相生相灭的“怪树”,这两棵怪树怪就怪在一棵柏树抱着一棵檀树,两棵树拥抱在一起达数百年之久,当地人称“子抱团”,意为不管做任何事,只有抱成团才能取得成功。
        而这个村落里就有“子抱团”的典型事例。据当地老人介绍,在清朝初年的时候,住在这里的邹姓四弟兄最为出名,他们分别叫邹子特、邹子灼、邹子达和邹子念,这四弟兄当年团结和睦,共同发家致富,将整个家庭经营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富户。
        兄弟四人富后不忘本,他们一边抱团经营,一边广散家财,接济当地的贫困家庭,在当地传为一段佳话。
        改革开放后,不甘落后的柏树湾人踏着改革的浪潮,大胆走出柏树湾,部分人成为当地有名的弄潮儿,这些率先富起来的弄潮儿们并没有忘记“子抱团”的祖训,带着大家走出家门,然后将积攒下来的财富再回馈给家乡,支援家乡的建设。
    邹百万墓传说
        在拱桥河村,只要一提起“邹百万墓”,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都能讲述一些关于邹百万墓的传说和故事。
    QQ截图20190318200110.png
        邹百万墓,位于拱桥河村二组一家民房的后面,整座墓直径约20米左右,当年建造该墓的青砖保存完好。立于清光绪12年(1886年)的墓碑依稀可辨。
        据该地邹姓老人介绍,邹百万应该是生于明朝年间,现存墓碑为邹百万的第十世孙在清光绪十二年所立。
        关于邹百万,据说当年是当地享有盛名的大富豪,在他去世以后,其后人将他安葬在村子附近。但安葬邹百万的时候与当地墓葬风俗迥然不同,按照当地的风俗,老人去世安葬的时候,棺材应该落地才对,但邹百万在安葬的时候,他的棺材并没有按照常理落地,而是悬在墓坑里。
        当年安葬邹百万,其墓穴并没有完全封死,而是留了一道门方便进出——邹百万下葬后,他的后人在他悬在半空的棺材底下点燃一盏长明灯,并派专人轮值看守,当发现这盏长明灯油快燃尽的时候,便安排一名童男进入墓内给油灯添油,除此以外,任何人不得进入墓穴里面。后来,有几个外地人来盗掘邹百万墓,他们到来之后,直接闯进邹百万墓穴里面,不但没有盗到财宝,而且将邹百万棺材底下的长明灯扑灭。长明灯灭后,因为不再需要童男进入墓穴给长明灯加油,邹百万的后人只得将墓穴出口封闭。
        当地还流行着另外一种传说,说是邹百万死后,在安葬他的时候,除了金银珠宝以外,邹百万的后人用一对童男童女做陪葬。因为邹百万家财万贯,附近的土匪和强盗便一直把目光盯在这里,意欲盗掘墓中财宝,怎奈邹家后人防守严密,强盗们急切难以下手,知道有一次,邹家后人不知什么原因放松了警戒,导致强盗乘虚而入,将邹百万的坟墓挖开。后来听说这些强盗挖开邹百万墓的时候,既没有金银,也没有传说中陪葬的童男童女。
    目前,邹百万墓仍然保存完好。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45

    主题

    2万

    回帖

    179万

    积分

    执行干事

    Rank: 8Rank: 8

    积分
    1797431
    发表于 2019-3-22 10: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村寨都有故事 都让我们流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040

    回帖

    9728

    积分

    铁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728
    发表于 2019-3-22 10: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不到随州村镇里还隐藏着这么多故事传说,这些都等待我们去发现,挖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040

    回帖

    9728

    积分

    铁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728
    发表于 2019-3-22 10: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采编人员辛苦了,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9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259221
    发表于 2019-3-27 15: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让随州处处有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0

    回帖

    3951

    积分

    三级队员

    Rank: 2

    积分
    3951
    发表于 2019-3-27 16: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不到随州村镇里还隐藏着这么多故事传说,这些都等待我们去发现,挖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45

    主题

    2万

    回帖

    179万

    积分

    执行干事

    Rank: 8Rank: 8

    积分
    1797431
    发表于 2019-3-28 20: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乡随州 好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