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7|回复: 0

    “四有”新人的培养与素质教育

    [复制链接]

    1964

    主题

    3万

    回帖

    37万

    积分

    执行干事

    Rank: 8Rank: 8

    积分
    379732
    发表于 2015-2-23 23: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四有”新人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82年。当时,邓小平同志指出:
    “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
    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1985年,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教育全国人
    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此后,培养“四有”新人被
    明确写入了我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和有关决议之中。在我党的十五大
    报告中,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
    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有”是社会主义新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包括思想道德素质
    和科学文化素质两个方面的统一整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
    务。其中,思想道德素质的建设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问题,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
    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我们的教育不但要担负起科学文化建设的重任,还
    要担负起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任。教育不仅限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同时
    还应该把坚持对人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任务。
         当前教育界都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柳斌同志曾指出:“素质教育是
    与‘应试教育’相对的。它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
    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相对于‘
    应试教育’来讲,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
    质量的教育。”广义地讲,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道德教育、
    科学文化教育、劳动技能教育、身体心理教育。概括地说,素质教育也就
    是要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如何思维,这三方面是紧密联系在
    一起的。
                                       二
        从培养“四有”新人的提出到教育界素质教育的提出并实施,我们看
    到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的一部分,其任务和目的与社会的建设、发展
    的任务和目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首先,培养“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而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主要组成部分。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以物质文明所提供的条件作为基础,同时对物质文
    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教育发达,科学昌明,文化繁荣,既
    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
    件。而素质教育的提出,在中小学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在大学,素
    质教育是针对片面的、过窄的和过分功利的专业教育而提出来的,但它不
    是排斥专业教育,而是说专业的发展应建立在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上。
    从对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说,素质教育培养的人就是“四有”新人,素质
    型人才就是“四有”新人在教育中的具体化;“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是
    素质教育指导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其次,从“四有”新人与素质教育的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的内容是“
    四有”新人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而“四有”新人则是素质教育内容从政
    治角度的概括和总结。“四有”之一是“有理想”,正如邓小平同志多次强
    调指出的那样,“‘四有’中我们最强调的是理想”。理想包括共产主义远
    大理想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理想。“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
    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
    纲领。”“有道德”,就是要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邓
    小平同志多次告诫我们,在新时期一定要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道
    德教育。“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我们党的教育
    事业历来有这样的优良传统。”“要恢复和发扬我们党和人民的革命传统,
    培养和树立优良的道德风尚”。 “有纪律”,就是要加强法纪教育,增强
    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这四条里面,
    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
    要有理想。” “有了理想,还要有纪律才能实现。纪律和自由是对立统一的
    关系,两者是不可分的,缺一不可”。?
        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这“三有”,落实到学校的素质教育中就是
    道德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中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就包含了信仰、公民意识、
    人品、修养、美育等方面。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主要从思想品德课、
    政治理论课的落实中得以实施。而人文素质的培养指的是“做人的基本品
    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
    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品德教育的极其
    重要的一方面。“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
    是一致的。如果有矛盾,个人的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国家
    和集体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
    益。我们要向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努力宣传这种高尚的道德”
        “四有”中的“有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强调了
    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指出“智力开发是很重要的”。“只
    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真才实学,还是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无论在
    什么岗位上,都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这里讲的就是公民素
    质中的文化素质问题。而素质教育中的科学文化素质又正是各级各类学校
    培养目标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由上看出,邓小平教育理论中“四有”新人的培养正具体落实在科学
    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教育上。而素质教育中的劳动技能素质与身体心理
    素质又在邓小平同志的“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以及“教育必
    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中得以体现。
        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
    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
    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
    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这里,邓小平指出了增强学生体质
    同品德培养、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
        劳动技能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另一重要方面,邓小平教育理论中“教育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体现了这一内容。1978年,邓小平同
    志明确提出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繁荣和发展的
    方针,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
    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以后,邓小平同志又强调指出,要做到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上不断有新
    的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参加什么样的劳动,怎样下厂下乡,花多
    少时间,怎样同教学密切结合,都要有恰当的安排。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
    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
    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岂不是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的方针?那又怎么可能调动学生学习和劳动的积极性,怎么可能满
    足新的历史时期向教育工作提出的巨大要求?”
        总之,邓小平同志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他的教育理论,
    而这一理论正具体贯彻实施在我们的素质教育中。可以说,邓小平同志的
    教育理论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素质教育又是新时期教育的指导
    思想和发展模式。实施素质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培养“四有”新人这一
    指导方针的进一步落实。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