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5-2-23 23: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余枚罕见玉质海贝
截至目前,郭家庙墓地曹门湾墓区一号墓已出土了20多枚玉质海贝。考古专家胡刚博士说,通过仔细观察,可发现这些小巧玲珑的玉质海贝上还有精美的雕纹。同时,在海贝中心线上多见小孔,推测可能是作为佩戴所用,目前发现20余枚。
据介绍,玉质海贝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夏、商、周三代,就作为珍宝出现在各地遗址、墓葬里。海贝由于其形体较小,便于携带,所以在当时也常被当作等价的媒介物,穿系成“朋”用于商品的交换之中,因而具有货币的功能,以后又逐渐成为财富的象征。
考古专家表示,一号墓中出土的玉质海贝制作水平较高,不仅充分表现出了春秋早期玉工的精湛制作水平,同时也彰显出曾国国君的地位与财富。
年代最久远的古瑟
枣阳市吴店镇郭家庙曾国古墓群考古现场,一号大墓中的大型乐舞遗迹在考工人员细心清理下,慢慢揭开面纱。最大的一号墓已经见底,考古人员沿着梯子,下到8米深的墓底,将积水清干净,小心翼翼地清理每一件文物。
当日上午11时许,一块木器露头,考古专家顿时兴奋起来,仔细甄别发现,它的一侧有可以固定弦的芮,综合其它构件,确定它居然是罕见的瑟。
记者看到,瑟的弦已经不见踪影,木头也腐烂成多块,只有一个轮廓。考古人员将一块块木头取出,轻轻地放在木板上,经测量,这把瑟有1.3米长。吊车将一个巨大的铁框缓缓放进墓坑,几个人慢慢将瑟抬上去,将这件宝物提升到地面上来。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器乐考古专家张翔介绍,瑟是中国古代的拨弦乐器。此前,宜昌当阳赵岗4号墓也曾出土过瑟,是当时发现史上最早的,但此次出土的瑟比它还要早百余年,比曾侯乙墓中的瑟早数百年,可以说是目前出土的我国最早的瑟。弦乐器的制造、调试都很困难,说明当时曾国的音乐水准很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