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75|回复: 0

    随州大洪山珍珠泉村秘闻

    [复制链接]

    2005

    主题

    2万

    回帖

    89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898454
    发表于 2019-9-30 11: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url=]
    随州大洪山珍珠泉村秘闻
    惟我独俊原创图文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珍珠泉村,位于随州大洪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西北部,与长岗镇镇区融为一体,是该镇离景区最近之一的村。
        珍珠泉村,以村里拥有数个天然山泉而名,除此之外,珍珠泉村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传说与故事。9月中旬,随州文明网《发现》栏目组冒着毛毛细雨,探访了这个掩映在大洪山风景区腹地的地方。
    泉水叮咚珠连串
        既然这里以天然山泉闻名于世,我们首先就来说这里的泉水。
        珍珠泉村到底有多少山泉?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这主要是因为这里的山泉不像其他地方一样泉水喷涌,它们结伙成群或散落在河水之中、或集中在一个方圆数米的地方,那些纷繁细密的小泉眼时不时冒出一串串如同珍珠般的水泡来,此起彼伏,让人目不暇接。这些水泡带着深藏在地表以下的清水挤出地面,然后形成一股清流汩汩而出。
        珍珠泉村的山泉主要集中在长岗镇长岗桥以南方圆百米的地方,尤为长岗桥东南角约五十米的珍珠泉和牡丹泉最为直观,泉水清澈见底,那些从泉水底部冒出来的气泡,毫无规律地这边刚落那边又起,犹如一串串珍珠从水底跳着芭蕾涌出水面,随即是一串串不易察觉的涟漪,稍纵即逝。而离珍珠泉不远处,形同猪槽的“猪槽泉”已经消失,另一个山泉群因为地处离珍珠泉不远处的河床底部,很难见到这些泉水的真面目。
        在人们的记忆里,离长岗桥约三百米的涢水河西岸一座小山下,曾经有一个名叫“南泉”的泉眼,这个泉眼目前已经名不副实,只有一个小山洞孤零零地隐藏在竹林中,看不见有滴水涌出。
        当地老人吴从山介绍,这口山泉当年是大洪山地区最大的山泉,没有之一。“当时从这个泉眼冒出来的水差不多有水桶粗,浇灌着周边近两百亩农田,可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慢慢枯竭了。”至于枯竭的原因,没有人说的清楚。
        关于这口“南泉”,还有一个传说,据说洞里面住着一条龙,这条龙能预报天气,会根据天气的变化调节水流量的大小,因而这口山泉的水流会时大时小,尤其是下雨之前,泉水会变得非常小,遇到连续多天无雨的时候,水流就会变大,水大的时候,洞里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我们小时候进去玩,突然听到洞里面的响声后,会吓得拼命跑出洞口,不然就会被水淹。”吴从山说。
        可能有不少人知道大洪山风景区长岗镇有许多山泉,却不知道这些山泉在什么地方,也没有亲眼一睹这些泉水的风采。好在当地政府为了让更多的人参观了解这一自然奇观,已经把这些山泉保护起来,供游人游览观赏。
    奇异传说唤狗山
        唤狗山,又名换口山,位于珍珠泉村和绿水村交界处,是大洪山风景区第二高峰。
        大洪山第一高峰名叫宝珠峰,第二高峰却叫做“唤狗山”, 为何这两座山的名字一文雅一粗俗,差异如此之大?原来,这与流传在当地的一个民间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传山顶曾经有一口直径3米,高1.2米,厚达4厘米的大铁锅,这口大铁锅是祖师爷置放在此的。当年,祖师爷带着三口大铁锅到大洪山宝珠峰登基,当时他嘴里含着一口、两只手各拎着一口大铁锅,快步如飞地向宝珠峰走去。
        在祖师爷的后面跟着一只大黄狗,这只大黄狗亦步亦趋地紧跟着祖师爷,就在祖师爷登上现在的唤狗山顶的时候,回头发现那只一直跟着他的大黄狗不见了踪影。
        等了一会,仍不见大黄狗的身影,祖师爷不由得张嘴呼唤,不料想他这一张嘴,含在口中的那口大铁锅顺势掉落,一直滚落到山脚,后来,人们把这口大铁锅从山脚拖到山顶,安放在峰顶之上,那座拖拉大铁锅的山岭从那以后就叫“拖锅岭(现京山地界)。”
        却说祖师爷为了呼唤那只大黄狗,不慎把含在口中的大铁锅掉落,因为登基时间非常紧迫,错过了时辰,祖师爷可能就再也不能登基成为大家熟知的那个祖师爷了。这个时候他顾不上滚落在山下的那口大铁锅了,直奔宝珠峰登基而去。
        因为祖师爷在山顶之上唤狗而导致他含在口中的大铁锅掉落,因此人们便把这座山峰叫做“唤狗山”,之所以又叫做“换口山”,也是因为祖师爷口里喊着一口大铁锅感觉累了,便把含在口里的大铁锅放下来准备歇息一会,没想到大铁锅没放稳,一下就滚落到山下去了。
        据说,祖师爷掉落的那口大铁锅后来被人们拖上去后,便安放在峰顶,天长日久,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唤狗山作为抵御日寇的战场之一,这口大铁锅被毁,目前还有部分残片散落在山顶。
    三步两桥今何在
        在大洪山风景区长岗镇,只要一提起三步两座桥,年纪稍大一点的人几乎都见过。但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这两座始建于明朝年间的石桥随着城镇建设的步伐而湮没在现代化建筑之中,成为长岗镇百姓难以忘怀的记忆。
        据当地老人吴从山回忆,这两座桥始建于明朝年间,两座桥分别长不足一米和四米左右,桥与桥之间相隔只有一步之遥,跨过这两座桥只需要三步就能完成,故名三步两座桥。
        明朝的时候,大量人口迁徙到长岗镇定居,由于人口突然增加,导致当地人多地少,严重影响着百姓的生计,为此,百姓们便在当时的镇区周边开荒造田,以此来扩大耕种面积和满足百姓口粮的需求。
        当时,自西向东有一条小溪在三步两座桥这里汇入涢水河,通过开荒造田以后,这条小溪便横亘在与涢水河交汇处,阻断涢水河上游百姓到镇上赶集的通道,为了方便行人,附近百姓便在山上找来两块石板,分别搭建在河道之上,算作是两座“桥”。
        这两座桥历经数百年,虽经过人们的踩踏和大水的冲刷,但它们却岿然不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的大潮涌进这个偏僻的小山镇,镇区开始了大面的的改造和建设,这两座桥不得不给镇区建设让路,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了。
    私钱藏在银钱沟
        银钱沟,一座山洞的名字,相传这座山洞位于长岗镇长岗桥上游约1公里、涢水河西岸一座小山的半山腰,与熊氏祠村新农村隔河相望。
    而据当地老人吴从山回忆,这座山洞的洞口应该在山脚靠近涢水河岸,已经被新修的通村公路掩埋。
        众所周知,大洪山以溶洞多而闻名于世,除了两王洞、筱泉洞、仙人洞、双门洞、黄岩洞等知名的大溶洞以外,还有数不清的不知名的小溶洞,这些洞穴散落在大洪山的角角落落,银钱沟就是其中之一。
        据传,与其他的山洞洞口在半山腰或山脚不同,银钱沟的洞口就在地面,与地面相平,是一座典型的和《西游记》描述的无底洞一般无二的、洞口朝上的“倒洞,”洞口并不是很大,直径不足一米,进入洞内则又是一番景象,不仅宽敞而且极深,里面的景观也叹为观止。
        过去的时候,因为银钱沟洞口隐秘,这里就成为那些不法分子铸造私钱的地方,他们把各种铸造钱币的原材料和设备偷运进洞,在洞里面大量铸造私钱,并以此来满足他们的利禄之心。后来,因为改朝换代,这个铸造私钱的地方便被朝廷查封。
        虽然被查封了,但并不代表这座山洞被人遗忘了,以后只要发生战乱,这里就成为人们藏匿金银财宝最理想的“地下金库,”他们把大量的金银财宝藏进银钱沟,以备不时之需。大约到解放前夕,银钱沟洞口毁于战火,至此,银钱沟洞口便消失,人们再也找不到洞口的所在地了。
        洞口被封后,洞里面藏匿的各种金银珠宝尚存,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当地百姓在半山腰的山坳里寻找洞口所在地,计划掘开洞口,找到山洞里面藏匿的金银财宝,但是挖了三天三夜,除了刨出来一些人骨以外,别无所获。“主要是因为他们找错了地方,误以为银钱沟的洞口在半山腰,其实就在山脚,被掩埋在公路下面了。”吴从山老人说。
    战火纷飞南岳庙
        “南有四眼泉,北有五爪田。”说的就是位于珍珠泉村“南泉”所在地小山上的南岳庙。
        南岳庙始建于明朝年间,坐西朝东,共有三间房子,房子结构为青砖立柱混合而建,建庙初期,当地人在庙前栽植桂花树一棵。
        这座庙虽然不及宝珠峰规模大,香火盛,但在当地也小有名气,一年四季香火不断,成为当地信众就近烧香许愿的好去处。这里的香火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抗日战争时期。
        歌谣“南有四眼泉,北有五爪田。”中的南有四眼泉,说的就是珍珠泉村有名的南泉、珍珠泉、牡丹泉和猪槽泉。而北有五爪田,是因为当年开荒造田的时候,按照当时的地势地貌,人们在这里共开挖出了五块狭长的耕地,然后在这五块耕地集中的地方修建了一座稻场,站在南岳庙山顶俯瞰,这五块田和稻场融合在一起,正好形同人的手掌,因此当地人便称之为“五爪田。”这“五爪田”后来毁于城镇建设中。
        回头再说南岳庙。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抗日战争的战火烧遍大江南北,到1938年,位于大洪山的长岗成为周边中国军队抗战指挥中心之一,当年11月17日,第五战区鄂豫边区抗敌工作委员会政治部进驻南岳庙,指挥周边的抗日战争。后来,在南岳庙创办了《大洪报》,主编为陶铸。
        1945年八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在南岳庙的驻军撤出,他们撤出后的1948年,庙前已经有一人合抱的桂花树被人砍伐,后来,南岳庙因为无人管理和修缮,渐渐破败直至垮塌完全消失。
    [/url]


    [url=][/url]


    [url=][/url]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