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红菱 于 2020-3-3 18:51 编辑
本网讯(通讯员 胡明翠) 2020年的春节,本是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刻,却让一场病毒肺炎按下了暂停键。有些人回不了家,有些人出不了家门,一时间,战斗的号角在四面八方响起来,人人都成为英勇的战士,坚守着,奔跑着,奋斗着…… 长岭中心卫生院的全体工作人员自动放弃春节假期,整装待发!一声令下,纷纷进入战壕,与病毒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汪国庆,安保科主任,在战斗打响之时,主动请战,宣称“我是军人,又是党员,该我冲锋上阵的时候!”他用一位军人应该有的姿态站在了最前列。每天出车,接送病人,转运病人,拉物资,送资料,为前线同胞配送物品……没有时间点,没有饭点,没有休息日,随叫随到。哪怕是空着肚子,哪怕是半夜出车,只要有需要,绝不含糊。当别人在家共度除夕之夜,吃着瓜子,看着春晚,他却与战友奔波在转运病人的路上,直到凌晨两点;当别人吃着热乎乎的饭菜,谈论着当前的严峻形势,他正和战友奔跑在筹备防护物资的战线上,任凭肚子发出咕噜噜的叫声。他是司机,是运输员,是服务员,但更多的是一位战士!从大年三十开始他就一直没有回过家,尽管家就在1km之外,但他还是选择了值守。妻子黄明菊是长岭中心卫生院的副院长,和他一样无怨无悔的参与战斗。每天忙着科室的整合改造,各种防控数据的统计上报,全院人员的调配,整合一切资源,动用一切力量,积极沟通、协调物资筹备工作,在争取各级支持的同时,还发动民间、社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为抗疫战斗争取一切可争取的物资保障。在她的努力下,广州一老乡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第一个伸出援手,及时缓解了院方物资紧缺的压力。其后,该老乡一直持续关注家乡疫情,先后共四次捐款捐物,是长岭中心卫生院的最大支持者。为了不让丈夫分心,她默默地承担起家务,每天五点钟就起床,做好儿子一天的饭菜,晚上回到家还要接听电话,通过各种渠道联系爱心人士,处理各种事宜,经常12点才睡。他们夫妇俩虽然同在一个阵营,却彼此说不上几句话,各自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携手共进,并肩作战,舍小家顾大家,将一腔热血奉献给了党和人民。 张咏梅,公卫科副主任,疫情来临时庄重的写下请战书,要求上一线。她说:“我是护士出身,又是多年的公卫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应对经验!”但领导没有批准她的请求,认为她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公卫科,作为整个防疫战的大前方,无疑是一个重要关卡。张咏梅坚决服从领导安排,把一片忠心奉献给了公卫战场。走街串巷,下乡摸排,配送防护物资给村医,整理资料,收集信息,填报数据,核对信息等等一系列工作,都在她的细致、耐心、认真负责的状态下精准完成,及时给前方战士提供了数据支持。疫情期间,她还在精神病院为95位患者代购了5次药,在市一医院为14名结核病患者代购了3次药,并亲自送到每个人手中,自己共垫付了8347元。丈夫李海平也是医院内科住院部医生,平时少言寡语,但关键时刻,不容分说,挺身而出。在发热门诊留观病区建立时,他写下请战书,按下红红的手印,自此一直坚守在发热病区。夫妻俩从大年初一就没有回过家,留下儿子一个人艰难度日,每天靠方便面充饥。一次,张咏梅随车队路过家门口,赶紧回家看看十多天没见的儿子。一推门,满屋子的方便面味道,呛的她赶紧捂住了口鼻。再一看,儿子瘦的不成样子,眼睛都陷进去了。张咏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漫不经心的说:“你这是瘦了多少啊,看着有点单薄。”儿子说:“也没多少,十天少了八斤,就当减肥了。”张咏梅默默地在心里说“对不起,儿子!等疫情过后,我再给你补回来!”因为不能耽搁的太久,张咏梅简单的收拾了一下,用半个小时的时间给儿子炒了两个菜就匆匆离去。他们夫妻俩虽然不在同一个战壕,但为了共同的胜利目标,他们抛家舍子,只愿以一己之力换来更多人的平安。 相爱不只是彼此凝望,更是一起眺望远方,同去一个方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长岭中心卫生院有很多对夫妻并肩作战,他们是夫妻,是战友,是同事,是朋友,他们为爱逆行,为平安而战!
|